掩藏於深山老林的中央紅色秘密交通線粵東段古道。
南粵古驛道粵東區域的野外調研考古工作又有新發現!今年4月以來,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在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過程中,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為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聯合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地質局共同組織相關科技組織,在歷時四個月的深入史料研究和實地尋訪調查中,基本摸清和找到了中央紅色秘密交通線(南方線粵東段)的真實地理空間走向,形成了階段性成果。據悉,這條已塵封九十年的紅色秘密交通線,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首次精准還原了全國唯一一條未被破壞的中央紅色秘密交通線。
歷時4個月時間尋訪
據梅州市大埔縣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4月底以來,在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地質局的組織指導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核工業地質局二九二大隊(下稱“二九二大隊”)和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分別派出青年骨幹組成聯合調研組,歷時4個月時間,先後查閱了國內外檔案館相關史料近千份,蒐集研讀相關圖書70餘種、各類老地圖92幅,採訪了知情人士和革命先輩後人18比特,實地踏勘山路里程1000多公里,到訪文物遺存和紀念館(展廳)67處,實地核實史料中涉及的具體地點50餘處,並採集紅色民歌等資料,採用“多方印證、孤證不立”等科學調查方法,對中央紅色交通線(南方線粵東段)特別是該線路在梅州市大埔縣茶陽鎮至省界伯公凹之間的具體地理走向和相關遺存進行了系統研究與實地考證,得出了初步調研結論。
中央紅色秘密交通線粵東段的必經之路——調和橋。
二九二大隊副科長、高級工程師陳洪仁告訴記者,中央紅色秘密交通線(南方線粵東段)的尋訪調查初步成果,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摸清了中央紅色秘密交通線(南方線粵東段)在大埔茶陽至省界伯公凹之間的歷史具體地理走向,還新發現了青溪官路、羊子崗古道等多處古道本體,這些新發現的線路多數掩藏在深山老林中,被“塵封”近百年仍基本保存完整。陳洪仁稱,其中中央紅色交通線(南方線粵東段)在大埔茶陽至省界伯公凹之間的主線長約33公里,空間上與青溪官路、青溪—花窗段古道重疊較多,且在多寶坑—高風亭、調和橋—坪上、青峰下—長豐、長豐—黃石段本體遺存較好;二是考證了中央紅色交通線(南方線粵東段)在大埔茶陽至省界伯公凹之間存在的多種線路組合。中央紅色交通線(南方線粵東段)在大埔茶陽至省界伯公凹之間存在一條由茶陽(水路)—青溪沙崗頭(山路)—多寶坑(兩條山路)—鐵坑—伯公凹的主線,同時存在多段支線,如茶陽沿青溪官路至沙崗頭、茶陽沿河排路至沙崗頭等,進一步豐富了線路組成,考證出了部分革命事件發生的地點;三是中央紅色秘密交通線(南方線粵東段)在大埔茶陽至省界伯公凹之間相關遺址和其他歷史資源大部分保存完好,具有活化利用價值。此次調查與中央紅色秘密交通線(南方線粵東段)在大埔茶陽至省界伯公凹之間有關的網站9處,交通員故居4處(其中孫世階故居等屬新發現),展館3處;調查了“父子進士”牌坊、鄒魯故居等27處文保組織和相關古道線路上25處古橋、古亭、碼頭等遺存遺址。
陳洪仁稱,聯合調研組經過多番走訪考證和全程實地勘查,提出了“安全性+便捷性+實地踏勘”的路線論證法,最終確定了“茶陽—沙崗頭—多寶坑—鐵坑—伯公凹”的1條主線和7條支線。據悉,這也是在史學界首次提出中央紅色秘密交通線(大埔茶陽—省界伯公凹段)存在的多種線路組合,改變了前人的單一畫法。
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線”鮮為人知
中央紅色秘密交通線(南方線粵東段)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機關與中央蘇區革命根據地聯絡的南方交通線。據大埔縣青溪鎮黨委副書記謝振新介紹,這條交通線為向中央蘇區安全護送重要領導幹部、輸送急需物資和傳送機密檔案等做出了重大貢獻,是廣東寶貴的紅色遺產資源。
謝振新告訴記者,根據黨史資料記載,1930年,上海臨時黨中央的一些組織遭到嚴重破壞,為了保存有生力量,在時任中央軍委書記周恩來等衕誌的領導下,開闢了從上海臨時黨中央到中央蘇區的秘密交通線,這條交通線被譽為“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線”。到1933年初第四次反“圍剿”戰爭前後,這裡成為通往中央蘇區的唯一交通線,被稱之為“中華蘇維埃的血脈”。
謝振新稱,這條交通線由上海—香港—汕頭—大埔(茶陽)—青溪—永定進入閩西、贛南(瑞金)中央蘇區,而大埔青溪交通站則是由白區進入蘇區的一個要衝。這裡的交通員依靠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冒著生命危險,堅持了為時五年的艱苦奮戰,完成了黨的中央機關由上海到中央蘇區的重大轉移,安全護送了周恩來、鄧小平、劉少奇、鄧穎超等200多名黨政軍骨幹,通過青溪紅色交通線到達中央蘇區,是全國唯一未被破壞的中央紅色秘密交通線。
由於使用時間短、路線多變、遺存極少,且屬於絕對機密,解密檔案少、知情人少、史料粗略,是現實版的“絕密使命”。謝振新說,現時有關中央紅色交通線真實地理走向研究甚少,歷史遺存考證欠乏,歷史故事挖掘不深,甚至存在個別研究結論彼此衝突的情况,特別是對中央紅色交通線在粵東地區的具體地理走向的研究更是基本空白,鮮為人知。
中央紅色交通線上的多寶坑小站革命遺址——鄒日祥舊居(又稱纘詒堂)。
將打造“紅色教育,綠色休閒”經典線路
近年來,為逐步還原青溪原中央紅色秘密交通線革命歷史事實,挖掘曾經在這條紅色交通線上秘密奮鬥過的英雄人物,發揚紅色文化,讓後人瞭解當年發生在這條交通線上的歷史故事,謝振新稱,青溪鎮黨委、政府按照大埔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結合自身實際,主動對接梅江韓江文化生態健康旅遊特色產業帶建設,充分綜合紅色資源與生態森林資源,以中央紅色交通線為主線,在開發利用中加强對革命遺址的保護和修復工作,完善了棣萼樓,鄒日祥舊居的修繕、布展,紀念園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和周邊環境提升等,逐步還原青溪鎮中央紅色秘密交通線革命歷史風貌。
此外,大埔縣作為廣東首個被確認的原中央蘇區縣,是重要的革命老區,當地政府近年還以生態資源為載體,發揮青溪自身綠色生態資源優勢,不斷綜合青電庫區的綠色生態資源和中央紅色秘密交通線的紅色資源,發展“紅色+綠色”深度融合的生態旅遊業,逐步將其打造成“紅色教育,綠色休閒”經典線路,變生態產品為旅遊產品,向廣大遊客展現紅色基因的歷史淵源與新時代傳承發展,同時助力革命老區鄉村振興,推動紅色基因傳承向縱深發展。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煥陽通訊員鄧麗萍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網站處理。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