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田文鏡,豐富基層經驗助其銳意改革,晚年浮誇害民又害己

山西 66℃ 0
摘要:今天向大家講述的是:清朝康熙、雍正時大臣田文鏡的故事。他憑藉其多年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針,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雍正帝最喜愛的大臣之一。但到了晚年,他為了保住其晚節,養成了浮誇作風,結果既坑害了群眾,又損壞了自己的後世名譽,真是得不償失啊。下麵就來說說田文鏡的改革成果;晚年浮誇表現所帶來的後果。

今天向大家講述的是:清朝康熙、雍正時大臣田文鏡的故事。他憑藉其多年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針,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雍正帝最喜愛的大臣之一。但到了晚年,他為了保住其晚節,養成了浮誇作風,結果既坑害了群眾,又損壞了自己的後世名譽,真是得不償失啊。

下麵就來說說田文鏡的改革成果;晚年浮誇表現所帶來的後果。

一。康熙朝一直在基層工作

田文鏡出生於1662年,在其22歲時以監生(取得入國子監讀書資格的人)的身份,當了個福建長樂縣縣丞。從此,他一直都在基層工作,直到進入中年,他總共當了20多年的州縣官,但囙此積累了豐富的地方行政工作經驗。

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當上了監察禦史的田文鏡,奉命去巡視長蘆的鹽政,他發現當地逃稅、欠稅嚴重,就向朝廷上疏:建議商人應該恢復原先的賦稅,增收到原來應該收的數量。並且來年就要在長清等縣運行。朝廷經討論後採納了他的建議,由此為國家新增了不少稅收。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田文鏡因功被提拔為內閣侍讀學士(從四品)。當康熙帝辭世的時候,田文鏡已經是61歲,他所當的官不過是州縣官、郎官而已。可見在康熙一朝,田文鏡並沒有受到多大的重用。

二。成為雍正改革的先鋒

雍正帝即位後,勵精圖治,為清除康熙後期的弊政,製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方針,迫切需要有實幹精神的大臣去實施,這給田文鏡帶來了契機。雍正元年(1723年)山西發生了灾害,但當雍正帝詢問山西巡撫德音山西受灾的情况時,德音卻回復山西沒有灾害。

當時,恰逢田文鏡奉皇帝命去祭告華山,他多了個心眼,沿途發現了山西的灾害情况非常嚴重。於是,回到京城之後,他就進宮覲見雍正帝,毫無保留地說出了山西受灾的情况。雍正帝嘉獎他直言無隱情,隨即任命他為山西布政使,並讓他前去山西負責賑災。

田文鏡升遷的機會來了,他運用自己熟練的基層工作技巧,到了山西之後,立即分清了長期積累下的公務,剔除了原有的痼疾,不僅出色完成了賑災工作,而且使得山西吏治為之一新。自此之後,田文鏡受到了雍正帝的賞識,且開始成為雍正帝的心腹重臣。

第二年,田文鏡被調任河南布政使,接著晋昇巡撫。他以凡事“悉秉至公,無人不可以共事”為準則,大刀闊斧,“清理積牘,剔除宿弊,”所謂積牘,即因常年積壓而得不到處理的檔案、檔案;所說宿弊,即官員多年的陋規、科派虧空、州縣的逃稅、隱匿土地等。

由於田文鏡這兩項工作幹得出色,所以在他治理下的河南,同樣出現了“吏治為之一新”的局面。但這些改革舉措,卻引起一些官員的不滿,使得田文鏡先後受到直隸總督李紱、監察禦史謝濟世的參劾。

然而,下定决心改革的雍正帝,認為田文鏡是在實心辦事,所以稱他為“模範疆吏”,仍然信任如故。雍正五年(1727年),田文鏡被任為河南總督,加兵部尚書銜;雍正六年(1728年),又任河南山東總督。雍正七年(1729年),再加太子太保。雍正八年(1730年),又兼北河總督。

成為雍正改革先鋒的田文鏡,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的同時,不知不覺已經接近古稀之年。

三。為保晚節,滋生浮誇風

雍正七年(1729年),山東發生水灾,河南也發生了水患,雍正帝下令赦免兩地的稅款。年逾古稀的田文鏡,也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晚節吧,竟然上奏虛報說:河南被水淹沒的州縣,糧食收成雖然不等,但是還沒有發展成灾害,其士民們還能踴躍繳納賦稅。

田文鏡還請求雍正帝,不要赦免受灾兩地的錢糧,要求仍然按照原來的數額完成收稅。朝廷商議之後,只能同意了田文鏡的請求,但雍正帝仍命田文鏡仔細盤查虧欠的稅銀。

自從田文鏡隱匿河南灾情不報後,他的下屬官吏竟然趁機剝削群眾,致使河南人民深受其害,造成百萬百姓流離失所。田文鏡這種浮誇風,不僅給百姓帶來了災難,也讓他自己的好名聲前功盡棄。

雍正十年(1732年),田文鏡因病上疏請求退休,雍正帝准許了他。不久田文鏡就逝世了,雍正帝賜他葬於泰陵附近,諡號端肅。還命河南省城為其設立專祠。又將其入祀河南賢良祠。這表明雍正帝最終對田文鏡還是充分肯定的。

乾隆帝即位,給了田文鏡一個客觀的評估:“河南自從田文鏡上任督撫以來,嚴格治理,他的下屬官吏竟然剝削群眾,致使河南人民深受其困。前年田文鏡隱匿河南灾情不報,百姓流離失所,幸虧先帝愛民,派遣官員前去賑撫,才保證河南的安定,這件事天下人盡皆知。”

更有甚者,到乾隆五年(1740年),河南巡撫雅爾圖上奏說:河南的群眾都怨恨田文鏡,不應當將其供入河南賢良祠。乾隆帝下詔說:“鄂爾泰、田文鏡、李衛都是先帝的重臣,其實田文鏡不及李衛,李衛又不及鄂爾泰,而他們三人素來不曾謀合。所以不能翻出前案。”將田文鏡撤出賢良祠的奏疏被退回。

由此看出,雖然乾隆帝因田文鏡前期的功績,還是諒解他了,並沒有將他撤出賢良祠,但是,田文鏡後期浮誇的做法,在老百姓當中已經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並且損壞了他的一世英名。

四。筆者感悟:

清朝康熙、雍正時大臣田文鏡,憑藉其多年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針,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雍正帝最喜愛的大臣之一。但到了晚年,他為了保住其晚節,養成了浮誇作風,結果既坑害了群眾,又毀壞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田文鏡堅持基層工作,積累豐富經驗後,趁機成為雍正帝的改革先鋒,為國家與群眾做出了突出貢獻。這種工作態度與做事風格,值得我們學習與讚揚;但他晚年為保所謂的“晚節”,而虛報灾害實情,造成百姓傷害嚴重的行為,應該遭到批判。

我們要自始至終為國家與人民做出應有的貢獻,决不能像田文鏡那樣,因圖一時私念,而半途而廢,導致前功盡棄,遺憾終身。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