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管理豈能以禁代管

海南 56℃ 0
摘要:節後上課第一天,一段關於貴州安順一學校沒收學生自帶食品的視頻引起社會關注。我國並無明文規定學生不能帶食品進校園。學校不分青紅皂白,將學生自帶食品拒之門外,是把學校利益置於學生正當需求之上。教育無小事。如果學校真為學生食品安全考慮,就應擔起責任,對學生自帶食品進行細分。

韓慧

節後上課第一天,一段關於貴州安順一學校沒收學生自帶食品的視頻引起社會關注。視頻裏,一些月餅、飲料、水果等食物散亂堆放在地上。校方回應稱,會對沒收的食物進行處置,在學生離校時歸還給學生。但這樣的回復顯然沒有多少說服力。適逢中秋,家人為返校學生準備月餅的心情很容易理解,反倒是學校沒收食物的做法顯得不近人情。有網友質疑:這麼多食物不加區分統統丟棄,不是浪費嗎?學校禁止學生攜帶食物進校園,真有必要嗎?

我國並無明文規定學生不能帶食品進校園。學校禁止學生自帶食物進校園,一般說法是防止學生食用變質食品引起身體不適,深究起來,其實是校方為了自己省事。禁令一下,既不用細分管理,也能避免可能出現的風險。這樣的做法並不少見。比如,不久前,四川一所學校的兩位學生因為沒法將牛奶帶進校園,蹲在校門口一口氣喝了11盒;又如內蒙古一所中學對學生物品進行搜查,將沒收的食物集中焚毀……雖然各個學校具體規定有所差异,但背後都是以禁代管的粗暴邏輯,於法無據、於理不合、於情不通。

學校不分青紅皂白,將學生自帶食品拒之門外,是把學校利益置於學生正當需求之上。學生都在長身體,學習任務重,日常活動量大,體能消耗快,一日三餐難以滿足身體所需。家長違背禁令,不惜浪費也要為孩子準備食物,其良苦用心也正在於此,校方不應視而不見、粗暴對待。

教育無小事。學校是育德樹人的地方,教育不僅體現在課堂上,更在課堂之外廣袤空間的潜移默化中。學校如果為了逃避責任,减少成本,而一味限制學生權利,漠視學生需求,會給學生帶來不良示範,又怎麼能涵養出學生的責任意識,激發出孩子積極向上的精氣神呢?粗暴處置學生自帶食品的報導一次次進入社會視野,恰好是對教育管理者的提醒。各校應學著站在學生的立場上,重新審視自身管理模式是否恰當,多一些人性化、精細化的管理,而不是用一紙禁令一味封堵。

如果學校真為學生食品安全考慮,就應擔起責任,對學生自帶食品進行細分。比如可以從食品生產商家、生產日期等方面細加分辨,或者列出白名單,讓家長學生參攷備用。同時,家長也要配合好學校,為自備食物承擔更多義務,不能縱容孩子任意選購一些不利於身體健康、容易變質的醃制零食等。只要家校聯手,共同努力,就能把校園打造成為孩子快樂成長的天地。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