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一極危物種在珠海成功繁育

广东 83℃ 0
摘要:9月19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獲悉,魚類研究中心科研團隊近日成功繁育一尾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的及達尖犁頭鰩雄性寶寶,現時幼鰩已經滿月,身體狀況良好,這也是世界上首例人工繁育並存活的及達尖犁頭鰩。為了科普海洋與鰩魚知識,抵制買賣野生動物,呼籲大家愛護海洋環境,一堂生動的鰩魚科普課在珠海長隆海洋王國開講了。

9月19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獲悉,魚類研究中心科研團隊近日成功繁育一尾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的及達尖犁頭鰩雄性寶寶,現時幼鰩已經滿月,身體狀況良好,這也是世界上首例人工繁育並存活的及達尖犁頭鰩。

極危物種及達尖犁頭鰩

這頭雄性尖犁頭鰩魚於今年8月6日出生,出生時體長約45釐米,體重約450克,經過科研人員40多天的精心照料,現在幼鰩已經長到53釐米,體重720克,並可自行采食。

據長隆魚類研究中心科研人員介紹,人工繁育及達尖犁頭鰩,前期需要格外注重親本的營養供給,如新增餌料量、補充魚類專用的維他命和微量元素、葉酸等。及達尖犁頭鰩之所以繁育難度高,原因是整個孕期任何一點外界干擾都會使孕鰩產生應激反應,繼而導致流產或早產。囙此,科研團隊除了需要24小時嚴格監測水質和週邊環境外,還要對孕鰩進行特別的照顧和定期體檢。特別是在懷孕中後期,科研人員還會把孕鰩轉移到了繁殖飼養區內單獨飼養,在維持原有水質、溫度、酸鹼度等條件下,最大程度减少其它魚類對孕鰩的干擾,為孕鰩提供適宜“安心養胎”的生活環境。得益於多年積累的繁育科技和科研人員的照顧陪伴,經過8個月孕育的尖犁頭鰩寶寶才得以順利降生。

及達尖犁頭鰩作為鯊魚的近親,外形酷似鯊魚,只是體型更為扁平,頭部尖似犁頭。據科普專家介紹,及達尖犁頭鰩在一億年的進化中,為了更好地適應生存環境、方便鑽入泥土才變成現在的樣子,或許正因為是“鯊魚”的近親,它們同樣難以避免魚鰭被“燉”為“魚翅湯”的厄運。

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統計,及達尖犁頭鰩已成為世界上滅絕風險最高的海洋物種,被列為“極危”,因過度捕撈在過去30-40年間數量下降超過80%,距離滅絕只有一步之遙。而其他的鰩魚處境也不樂觀,圓犁頭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ver 3.1)——極危(CR),常見的中華團扇鰩也處境堪憂。

為了科普海洋與鰩魚知識,抵制買賣野生動物,呼籲大家愛護海洋環境,一堂生動的鰩魚科普課在珠海長隆海洋王國開講了。在科普課堂上,小朋友們在科普老師帶領下逐一認識各種鰩魚和鯊魚,紛紛表示以後要保護這些可愛的海洋動物。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金羊網

文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錢瑜

圖片|受訪者供

編輯|艾心

校對|黃小慧

審簽|岑傑昌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