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受命總領漠南漢人軍務後,雖然將藩府建在了金蓮川,但他仍保持著蒙古人入帳居野處、冬夏遷徙的遊牧習慣,即通常夏天駐紮在金蓮川,有時駐紮在大盤山,冬天則臨時尋找避寒的地方,或是在桓州(今內蒙古正藍旗北),或是在離燕京不遠的奉聖州之北,或是在撫州(今河北張北),可以說是居無定所。
而金蓮川幕府的很多人來自於漢地,習慣於城居,並不適應草原的遊牧生活,囙此他們積極建議修建一座城池。長期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忽必烈也覺得應該有一處比較固定的場所,囙此,接受了漢人幕僚們的建議。
建開平城留傳說
遠征雲南後的1256年,忽必烈下令讓精通《易經》的釋子聰(劉秉忠)占卜,選擇合適的地點修建新城。釋子聰經過勘察,選擇了桓州以東、灤河以北、北依南屏山、南臨金蓮川的龍岡之地,認為這裡地勢平坦,適合建城。
忽必烈隨即親自到龍岡這裡查看,見其地理上位於蒙古草原南端,北連朔漠,南接中原,地處要衝,非常適合自己總領漠南和漢地的政治軍事需要,同時也方便與身在和林的蒙古汗庭聯系,即“會朝展親,奉貢述職,道裡宜均”。忽必烈很高興,就下令讓釋子聰選人建城。
釋子聰推薦了真定董文炳、賈居貞和豐州人謝仲溫打造新城。經過三年多的營建,按照漢人建築、科技和風格打造的新城於1260年落成,定名為開平府。
開平城的興建,是轟動當時的一件大事,民間留下了許多忽必烈向龍借地建城的故事。孔齊《上都避暑》、《至正直記》卷一中記載:“相傳劉太保遷都時,因地有龍池,不能固,乃奏世祖當借地於龍,帝從之。是夜三更雷震,龍已飛上天矣。明日以土築成基。”楊允孚《灤京雜咏》中亦說:“‘聖祖初臨建國城,風飛雷動蟄龍驚。月生滄海千山白,日出扶桑萬國明’,就是以這一傳說為題材作出的詩篇。詩人自注說:‘上京大山,舊傳有龍居之。’”
據說,開平城的地下有大量積水,水中有龍,深諳風水五行的釋子聰製作了高數十丈的鐵杆,鐵杆立起後,積水枯竭,臥龍飛上了天。
其實,史籍中關於龍的記載確有不少。比如《新唐書?五行志三》載:“貞元末(805年),資江得龍丈餘,西川節度使韋皋匣而獻之,老姓縱觀。三日,為烟所熏而死。”
《遼史?太祖本紀下》記:“神册五年(920年)夏五月庚辰,有龍見於拽剌山陽水上。上射獲之,藏其骨內府”,即宋代遼國皇宮藏有龍骨標本。北宋沈括《夢溪筆談?雜志一》也介紹過他多年前出使契丹時聽說了這件事;元好問《續夷堅志》對該事談得更詳細,說那是條五尺小龍。
《清史稿》談見龍現象共八十二次,民國時期,群眾也多次看到龍墜落之事。
所以,當年忽必烈向龍借地建城的故事或許並非虛傳。另據《史集》第二卷記載,當時人們把草地中間的水排幹,並用石頭、石灰、碎磚等資料填平,溶了很多錫加固。“在升起達一人高之後,再在上面鋪上石板……在那石板上面,建造了中國式的宮殿。”
開平城分為三個區域。外城為方形,由12英尺至18英尺高的土牆包圍,大部分居民居住在這個區域裏的土房和木房裏,外城還有幾座佛寺,是按照《易經》確定具體位置的。
第二個區域是內城,忽必烈和他的扈從住在其中,高10英尺至16英尺的磚牆包圍著內城。建築在土臺上的王宮大安閣是這個部分的最重要的中心。每面城牆上建有6個城樓或塔樓,用於瞭望。在宮殿內,“大殿、房屋和走廊全部貼金並且油漆得富麗堂皇。宮中的繪畫、肖像、鳥樹花草等等美妙精巧,使人愉快和驚奇。”內城中還分佈著許多其它殿堂和官衙。
開平城的最後一個區域是外城北面的獵場,由草地、樹林和河流組成。獵場中馴養著供忽必烈打獵的各式各樣的動物,主要是鹿。
開平城建好後,忽必烈在金蓮川的幕府成員都遷移至此,在這裡,他們繼續向忽必烈講授儒家要義和治國理政思想,為他出謀劃策。開平城逐漸成為忽必烈統領漠南漢地的中心,其後更成為忽必烈即位稱汗的所在。
獵場中馴養著供忽必烈打獵的各式各樣的動物,主要是鹿。示意圖,圖為北宋/金傳黃宗道舊傳李贊華獵鹿圖卷。現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遭嫉恨引猜忌斂鋒芒兄弟隔閡消
忽必烈遠征大理取得勝利,在軍事上掌握了部分大權,提高了自己的聲望。此外,他改革蒙古舊俗,接受儒家思想,在漠南漢地採用漢人之法治理,在發展經濟、為自己贏得了聲譽、得到了民心的同時,也引起了一些蒙古貴族的不滿和嫉恨,因為忽必烈推行的政策阻礙了他們的財路,《元史》上說“或讒王府得中土心”,就是說,有人在蒙哥汗面前進讒言,說忽必烈有圖謀汗比特之意,甚至說忽必烈截留了應該給大汗的稅賦、不利於朝廷等。
於是蒙哥汗派遣阿藍答兒等人在關中設鉤考局(注:相當於今天的審計局加紀檢委),查核京兆、河南財賦以及審查官員。
忽必烈一時想不到該如何應對。謀士姚樞為他分解時局,認為他長期居於漠南,遠離蒙古本土,與蒙古親人的見面時間少,關係難免疏遠。如此一來,一旦有人離間,就會引起大汗猜忌。囙此,他建議道:“帝,君也,兄也;大王為皇弟,臣也。事難與較,遠將受禍。莫若盡王邸妃主自歸朝廷,為久居謀,疑將自釋。”意思就是讓忽必烈將王妃等家人送回蒙古本土,然後再親自去向大汗請安,如此就可消除兄弟間的隔閡。
忽必烈茅塞頓開,於是帶著王妃和子女北上去見蒙哥汗。此時,正率軍準備伐宋的蒙哥汗已經來到河西之地。忽必烈前去覲見,蒙哥汗見忽必烈如此,猜疑頓消,兩人不免相擁而泣,蒙哥“竟不令有所白而止”,並下令停止了鉤考局的運作,將阿藍答兒召回。
忽必烈為錶赤誠之心,也交出了河南、陝西、邢州等地的全部權力,將自己的人馬撤回,還撤銷了邢州安撫司、河南經略司、京兆宣撫司及其附屬機构,相關事務全部交由蒙哥汗處置。
蒙哥汗接見外國使節。
蒙哥攻宋身死忽必烈受命再建功
蒙古與南宋在1234年聯合滅金後,雙方開始處於正面衝突狀態。窩闊台時期,蒙古主力主要放在西征方面。對南宋,雖也曾出兵攻打過襄陽和川北,但都被宋軍擊敗。
蒙古統治者認識到滅亡南宋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因為在人口眾多的南方,河流山脈縱橫交錯,都市地區人口密集,唯一可能進行的戰爭是圍攻戰。在圍攻戰中,尤其是水戰,來自草原的牧民們有些不知所措。如果要在中國南方取得勝利,必須有大批步兵團、水軍和一整套“火炮”設備。為此,蒙哥汗令忽必烈採取迂回包抄的戰畧,征服雲南的大理就是其重要的一步。
1256年夏天,以南宋扣押蒙古使者為理由,蒙哥汗正式宣佈了再次攻打南宋的命令,並說:“我父祖成大業而享盛名,我欲效之。”第二年秋,他命幼弟阿裡不哥留守和林,讓自己的兒子玉龍塔失和大臣阿藍答兒輔佐,自己率大軍在祭天後出征。前鋒諸王塔察兒率諸軍圍樊城,但趕上連夜陰雨,遂班師。
十二月,蒙哥汗經過漠南,在玉龍棧赤駐蹕,忽必烈等諸王來覲見。正是在此,蒙哥與忽必烈相擁泣下,消除了隔閡。兩人還談到了分道伐宋之事。
1258年三月,蒙哥汗再度率四萬大軍南下,兵分三路:西路主力怯薛軍由蒙哥率領,由隴州入散關,東路由諸王末哥由洋州入米倉關,還有一路由孛裏義萬戶帶領從漁關入沔州。另派遣兩軍入湖南、江南,其中塔察兒攻打荊山,而忽必烈暫時駐紮在濮州(今河南濮陽),整治軍隊準備攻打鄂州。此外,令兀良合台率兵從交趾攻打,在湖北與大軍會合。這是蒙哥的作戰計畫。
1258年三月,蒙哥汗再度率四萬大軍南下。
當時金蓮川幕府成員郝經跟隨忽必烈在濮州。有人提出取宋七條建議,忽必烈交予諸將商議。郝經卻認為,現在宋朝並沒有敗亡的迹象,而蒙軍傾巢而出,恐怕會引起內亂,囙此他建議忽必烈“不如屯兵不動,頒行德政,施恩於民,招賢納士,籠絡各地守臣共同防禦,等待西軍進展。這樣上合天心、下從民望,時至而動,可輕易奪取宋國”。
忽必烈聽到如此高論,十分驚異。隨之郝經又進呈七條建議,共七千餘言。忽必烈十分欣賞。
當忽必烈聽說名士宋子貞、李昶(chǎng)也在濮州時,便將他們請來,詢問蒙古人征宋的得失。宋子貞坦言:“蒙古人威武有餘,但仁德不够。宋人之所以拼命抵抗,是懼怕被殺。如果投降者不殺、脅從者不被治罪,那宋朝的城池只需一紙文書,就可以降伏。”忽必烈聽了,認為言之有理,表示願意按照其所說的去做。在此次和後來的滅宋戰爭中,忽必烈的確做到了。
而李昶給出的建議也差不多,他說:“論治國,則以用賢、立法、賞罰、君道、務本、清源為對;論用兵,則以伐罪、救民、不嗜殺為對。”忽必烈聽後,同樣大加讚賞。
此時,率領主力軍的蒙哥汗從陝西打到了四川,一路所向披靡,攻克了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區。所到之處,蒙哥下令禁止抄掠。而諸王末哥、諸王塔察兒出兵皆戰敗,蒙哥遂命忽必烈統領諸路蒙古、漢軍伐宋。將東部作戰部隊交給忽必烈,說明蒙哥是信任忽必烈的。十一月,根據蒙哥的旨意,忽必烈在開平東北行祭旗禮,正式出兵南下攻宋。
出兵前,張文謙與釋子聰對忽必烈說:“王者之師,有征討但無戰爭,對南方臣民當一視同仁,不可濫殺。”忽必烈道:“希望與卿等共同遵守。”果然,忽必烈入宋境後嚴令諸將不准妄殺、騷擾居民和燒毀房屋,他還任命楊惟中為江淮荊湖南北等路宣撫史、郝經為副使,率領歸德軍先開至江上,宣佈恩信,招納宋人歸附,穩定人心。對於違反軍紀的阿兵哥,則綁縛送到有司治罪,“由是將士肅然,無敢違命者。”
1259年,蒙哥汗在合州釣魚城(今重慶合川區)下攻勢受阻,戰事胶著數月。而此時的忽必烈則率大軍渡過淮河,攻入南宋境內,所獲軍民一律釋放,深得人心。隨後大軍一路向南,進展十分順利,並很快進入湖北,開始進攻長江中游的鄂州。進軍神速的忽必烈令宋人驚恐不安。
然而,正在四川領兵攻打的蒙哥在釣魚城突然駕崩,終年五十一歲,在位八年零兩個月。關於其死因,並沒有確切說法,有說是受傷不治而亡,有說是死於痢疾。
蒙哥死後,蒙軍中止了進攻,北歸。後忽必烈追尊蒙哥廟號為憲宗。史書對蒙哥的評估是“聰明果毅,內修政事,外辟土地,親總六師,壁於堅城之下,雖天未厭宋,齎志而殂,抑亦不世之英主矣”。
從成吉思汗到窩闊台,再到蒙哥,他們為忽必烈留下了一個疆域廣闊、令世界矚目的大帝國,為忽必烈留下了一個龐大的基業,而如何最終一統天下、如何治理好包括中原漢地在內的廣大區域、如何調和蒙古族與漢族的統治模式,是即將走上歷史大舞臺的忽必烈即將面對的問題。
參考資料:
《新元史》
《元史》
《忽必烈傳》
《馬可?波羅遊記》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