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長沙保衛戰的時候,第九戰區所面對的對手,也就是日軍華中派遣軍吧。
整個華中派遣軍總部駐武漢,任務是保障長江航道南京到三峽這一段的暢通,以及這一線的主要佔領區的安全。整個華中派遣軍的總兵力大約二十來萬人,因為部隊調動比較頻繁,但華中派遣軍基本上保持在二十來萬的水准,還要分兵駐守各地,在沒有明確的戰畧進攻任務的時候,他抽調出來用於機動作戰的部隊數量不多,上限就是十來萬人。
而這時候華中派遣軍周邊面對的國軍包括第三戰區,第五戰區,第九戰區,以及後來劃設的第六戰區等等,各戰區的部隊總數大約都在三四十萬人,總計上百萬沒有什麼問題。當然,這其中真正的主力部隊不多,一流的部隊實際上只有74軍和18軍,第十軍在組建之後因為經過多次大戰,基本上只能算是二流部隊,和74軍、18軍還是有差距的。
第三戰區的防區在江浙一帶,第五戰區防區在安徽和湖北一帶,第九戰區的防區是湘贛一帶,後來從鄂西和湘西北地區另外劃出了第六戰區,是用來保衛重慶的。所以,從戰畧上看,日軍這時候是內線作戰,只有二十來萬人,要防禦長江沿線的佔領區,兵力其實是比較緊張的,而面對的國軍各戰區的部隊上百萬人。
如果從紙面看,兵力對比超過五比一,華中日軍其實是比較被動的。按照我們的想像,如果國軍各個戰區能够協同作戰,那麼日軍集中兵力進攻任何一個方向,都會導致其它方向空虛,當然會被其它戰區蠶食鯨吞。但現實的情况恰恰相反,不是國軍圍攻日軍,而是像狼入羊群一樣,華中日軍就這點人,一直在不斷地主動出擊,打擊幾個戰區的國軍,國軍也無可奈何。
所以我們從今天看,只看長沙保衛戰的話,確實日軍前三次進攻,都沒有徹底佔領長沙,一直到第四次才佔領,相比抗戰初期大面積的喪師失地而言,確實似乎有所長進,但如果考慮到日軍就這點人,不僅主動進攻長沙三次,而且還多次主動進攻第五戰區據守的鄂西北以及鄂西宜昌、沙市等地,進攻過常德和湘西,還進攻過上饒一帶。
這麼少的部隊,卻在持續不斷的主動出擊,當然就可以發現,前三次長沙保衛戰只是日軍的掃蕩式進攻,以消滅國軍有生力量為目標,而不是擴大佔領區。原因也很簡單,佔領區越擴大,日軍需要防禦的面積越大,兵力越分散,也就等於自己的包袱越重。而長沙又不在日軍重點防禦的長江沿線,自然沒有必要佔領,只要打擊第九戰區就可以了。
理解了這個宏觀局面之後再來看前三次長沙會戰,就容易理解多了。就能够看到,不是薛嶽指揮能力特別强,第九戰區的部隊戰鬥力特別高,而是日軍本來也不想真的給自己新增包袱,只是尋找打擊第九戰區機動作戰部隊的機會。所以,每次日軍進攻的時候都是風馳電掣,推進非常快,並不注重維護交通線,達成目標之後又迅速退回去,反正國軍只是追擊,也不能把日軍怎麼樣。
等到第四次長沙會戰,也就是長衡保衛戰的時候,日軍確立了打通大陸交通線的戰略目標,華中派遣軍的作戰目標也清晰了,馬上就不一樣了。戰法上從之前的只走東線變成了東西兩線齊頭並進,鉗擊長沙,西線不突破,東線不前進,穩紮穩打,壓迫國軍外線部隊逐步向南撤退,而不是直接把外線讓給國軍。最後不僅佔領了長沙,擊潰第四軍,在衡陽保衛戰中更是逼降了第十軍。
當然,這不是說國軍將士抗日不英勇,千千萬萬在這場戰爭中犧牲的將士都是為國犧牲,都是值得後人銘記的。但在這種犧牲背後,我們也需要看到,許多犧牲是本來可以避免的,是刮民黨的貪污和無能造成的結果,許多的犧牲都是國民政府高層鬥爭的犧牲品和炮灰,並沒有把這些忠勇將士的浴血奮戰的作用最大化。這也是今天我們紀念他們的時候,所應該吸取的教訓。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