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糟鹵咖啡

上海 126℃ 0
摘要:糟鹵如何與咖啡相融合一?今天,我和研究中國文化某中東友人一起光顧了新近開門營業的“邵萬生·津久”咖啡屋。當然,至於店方主推的“糟鹵咖啡”到底是如何調配的,味道究竟如何,還是有必要親自品嘗一下;加之要向深諳中國文化的外籍友人解釋“糟鹵”,以及糟鹵是如何與咖啡相融而合一的,也殊非易事。現在的上海街頭到處是各式各樣的咖啡廳,更有各地朋友因為上海灘國內第一的咖啡店分佈密度而選擇常住上海發展。

糟鹵如何與咖啡相融合一?味道究竟如何?還是有必要親自品嘗一下。

今天,我和研究中國文化某中東友人一起光顧了新近開門營業的“邵萬生·津久”咖啡屋。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對於老字型大小“邵萬生”自然是耳熟能詳,而說到咖啡屋剛推出的四款咖啡的起名也覺得別有上海味道:“津久裏”“屋裡廂”“老克勒”“上海姑娘”。

當然,至於店方主推的“糟鹵咖啡”到底是如何調配的,味道究竟如何,還是有必要親自品嘗一下;加之要向深諳中國文化的外籍友人解釋“糟鹵”,以及糟鹵是如何與咖啡相融而合一的,也殊非易事。在食客們一聲聲的“不可思議”中,店員的演示解開了我們的疑惑,原來他是用小的噴槍在咖啡上噴射出糟鹵的噴霧,使得咖啡既不會因過度混合糟鹵而太過改變原來的味道,同時又新增了幾分糟鹵特有的馨香,別具芬馥。

不僅如此,邵萬生售賣的咖啡也並非使用西式咖啡杯裝杯,而是小時候我們用過的小塊狀琉璃式樣的玻璃杯,再配以邵萬生的糖果和果脯,在品嘗咖啡淡淡的苦酸意的同時,又多了一份甜蜜。另外一種老克勒咖啡則是添加了邵萬生的肉脯,同時又在肉脯上噴上伏特加,讓其燃燒,在品味咖啡之餘又添了一份別樣的“重口”味趣。

比起歷史悠久的阿拉伯咖啡,友人說,他們通常會在咖啡裏加入小豆蔻、小茴香、丁香等,同時配上一盤新鮮的椰棗佐飲。至於後來在迪拜7星皇宮飯店出現的“黃金咖啡”,他說那都是為了吸引遊客而搞的噱頭,“騙騙洋寧頭”而已!友人對今天品嘗到的咖啡配糟鹵的管道嘖嘖稱讚,覺得我們能開發出如此奇思妙想的搭配,定與中國是酒文化起源地不無關係。

我告訴友人,咖啡雖然曾作為舶來品進入中國,但上海的咖啡文化早在20世紀20至40年代就已流行,一些文藝界人士乃至各界潮人騷客不僅以咖啡館作為聚會地點,還以此為題材創作了很多艺文作品。遙想1989年,雀巢咖啡隨著“味道好極了”這一經典廣告語登入中國市場,令多少國人充滿好奇和期待,一時間逢年過節走親訪友手提雀巢三合一咖啡成為當時社會禮尚往來的一種首選。但是,上海人追求最時髦和最優雅生活方式的習慣使得即溶咖啡很快又變得不那麼盡如人意,隨之而來的是到花園飯店玫瑰咖啡廳或者國際飯店點上一杯價格不菲的由進口高檔咖啡豆現磨的咖啡,配以餅乾若干。因為小資的上海人覺得只有在那種環境氛圍裏才能真正品出咖啡的豐醇悠香,以及由喝咖啡的那種情調而衍生出的海派文化。

現在的上海街頭到處是各式各樣的咖啡廳,更有各地朋友因為上海灘國內第一的咖啡店分佈密度而選擇常住上海發展。一杯咖啡背後,不僅有烘焙適度的咖啡豆、恰當的沖泡管道,還有與之匹配的牛奶、咖啡杯、咖啡壺和咖啡機;不僅有不同的口感,還要有相當的顏值;不僅有地段、有文化、有腔調、有氛圍,最好還要有故事,昨天是殘障人士的熊掌咖啡成為網紅,今天又是老字型大小食品與咖啡廳的跨界融合,明天定會有更多的不僅限於咖啡的創新創意在我們身邊出現。上海從來就是這樣一座揚舊融新、傳承出奇的大都市。(殷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