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好處多,但這1個部位有毒!千萬別吃,快告訴家裡人

養生健康 74℃ 0
摘要:真的有這麼大“功效”嗎?“魚頭補腦”是一個“以形補形”的謠言。但這些成分魚肉裡面也都含有,不論是蛋白質還是優質脂肪酸,拿魚頭和魚肉比,都沒有太大的優勢。所以,魚頭也好魚肉也罷,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愛吃什麼吃什麼。魚籽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鉀等,還有豐富的卵磷脂,的確對神經系統發育有一定作用。魚膽有毒千萬不能吃!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都說吃魚的好處非常多

爸媽說吃魚頭補腦

老人說吃魚膽能明目

還有人說:

魚鰾(俗稱“花膠”)能養容美顏

魚身上的這些部位

真的有這麼大“功效”嗎?

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魚的各個部位

到底能不能吃、值不值得吃

真相揭秘:

“魚頭補腦”是一個“以形補形”的謠言。

魚頭中含有的EPA(二十碳五稀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確實對嬰幼兒的視力、大腦發育有益[1]。但這些成分魚肉裡面也都含有,不論是蛋白質還是優質脂肪酸,拿魚頭和魚肉比,都沒有太大的優勢。

所以,魚頭也好魚肉也罷,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愛吃什麼吃什麼。

真相揭秘:

魚鱗中確實有膠原蛋白,以鯉魚、草魚和鯽魚為例,魚鱗中膠原蛋白含量在11%~38%[2]。

但是膠原蛋白是“劣質”蛋白質,其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種類不全,利用率極低,也就談不上養容美顏了。

如果實在想吃,把魚鱗做成魚鱗凍,味道也還不錯。

真相揭秘:

魚籽的口感可以說很美妙了,咬起來又脆又彈還會爆漿!

可是,如果因為魚籽是魚的卵,就覺得吃了它能促進生長發育,那又掉進了“以形補形”的坑!

魚籽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鉀等,還有豐富的卵磷脂,的確對神經系統發育有一定作用。

(圖源:soogif)

可凡事過猶不及,魚籽中的膽固醇含量也不低哦!

而且有些魚籽脂肪含量也很高,以史氏鱘魚籽為例,其中的脂肪含量大約為14%[3],如果你大吃特吃,腦子發不發育不知道,但胖是沒得跑了。

真相揭秘:

事實要讓大家失望了。

花膠(魚鰾的幹製品)80%左右的成分是蛋白質[4],但其中60%左右是膠原蛋白(以草魚魚鰾為例)[5],然而就像上文說的,膠原蛋白屬“劣質”蛋白質,體吸收利用率很有限

花膠其他的營養(維他命、礦物質)非常少,真沒太多功效。

魚鰾(或者說花膠)這個東西,真沒必要吃。

真相揭秘:

表弟說得對啊!!多數魚膽是有毒的!非但不能明目,反倒可能瞑目。

魚膽的毒多為膽酸、組胺、氫氰酸、鯉醇硫酸酯鈉等有毒化合物,毒性非常强,吃了會讓人噁心、嘔吐、肚子疼,嚴重的會引發多器官損害,甚至死亡[6-7]。

而且魚膽的毒不易被高溫和乙醇破壞,不管是生吃還是煮熟吃,都有可能中毒。

在我國最常見的膽毒魚類是鯉形目魚,包括:草魚、青魚、鰱魚、鱅魚、鯉魚、鯽魚、鯪魚、翹嘴、團頭魴、圓口銅魚、似刺鯿、赤眼鱒[8]。

所以在殺魚時,一定要把魚膽清理乾淨了!!!

如果不小心把魚膽弄破,記得用大量清水沖洗乾淨膽汁再進行烹飪。

(圖源:soogif)

總的來說,魚是一種非常好的肉類食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議:每週吃魚280~525克[9]。

但不必把魚神化。

劃個重點放心吃魚:

魚頭魚肉營養差不多;

魚鱗沒有養容美顏的功效;

魚籽營養豐富但膽固醇含量高,有些脂肪也較高,不要多吃;

魚鰾沒有特別功效,不值得花大價錢吃;

魚膽有毒千萬不能吃!

最後,建議優先選擇低汞魚,比如羅非魚、鯰魚和鱈魚等[10]。

另外,魚的做法很多,出於健康考慮,建議少吃烤魚和油炸魚,最好是清蒸,也可以魚肉紅燒、魚頭剁椒、魚骨煮湯換著來……

不說了,饞了,這就去吃魚。

(圖源:soogif)

審稿專家:李園園|注册營養師

參考文獻

[1]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8.

[2]劉慶慧,劉從力,王采理.魚鱗營養成分的分析及對高脂飼料大鼠血脂水准的影響[J].中國水產科學,2000,7(4):56-59.

[3]饒秋華等.史氏鱘魚魚籽營養成分分析及評估.農學學報,2011.

[4]張志軍,王李平,方軍,等.花膠營養成分分析及其品質評估[J].食品工業,2018,v.39;No.262(07):304-307.

[5]詹永獻.草魚魚鰾膠原蛋白理化性質及結構特點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2012.

[6]毛曉燕等.兒童急性魚膽中毒的臨床特徵及治療.中國全科醫學,2014.

[7]胡祥仁,陸林,王雲生.急性魚膽中毒86例臨床分析[J].中華內科雜誌,2000,039(004):273.

[8]伍漢霖,陳永豪,莊棣華,牟陽.中國膽毒魚類的研究[J].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102-108.

[9]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10]https://www.fda.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fda-he-epabanfayuleixiaofeizuizhongjianyi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蒐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