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現波斯王子墓,碑文難以直視,專家稱幸好唐朝人看不懂波斯文

陕西 67℃ 0
摘要:長安城內,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之人混居,不同的文化之間相容,在整個的古代史上,怕也是極為少見的。對於很多外族人而言,當時的長安城是令人神往的,為此,後世在西安所發現的陵墓之中,也常可見外族人之身影,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當時的波斯王子。這座墓穴的主人名為蘇諒,最原始的身份是波斯皇室的王子,最後成為了大唐的左神策軍散兵馬使。

唐朝是一個經濟文化等都極為繁盛的朝代,而且也是一個包容度極高的朝代,用大國之姿態,贏得萬國朝拜。長安城內,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之人混居,不同的文化之間相容,在整個的古代史上,怕也是極為少見的。

對於很多外族人而言,當時的長安城是令人神往的,為此,後世在西安所發現的陵墓之中,也常可見外族人之身影,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當時的波斯王子。

波斯帝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不過,毗鄰波斯帝國的阿拉伯帝國在西元7世紀後,便一步步成長壯大起來,逐漸威脅到波斯帝國的統治。隨後,在阿拉伯帝國的擴張之下,最終,在西元634年,古老的波斯帝國便開始了和阿拉伯帝國的征戰,雖說這場戰役持續了20餘載,但是,波斯帝國依舊是沒能將阿拉伯帝國的軍隊趕出國土,最終敗落,逃亡大唐。

當時,卑路斯王子率領著自己的殘餘部隊向唐朝尋求援助,只是,當時的唐朝內部各方面現狀並不支持出兵,最終,卑路斯和自己的部下放弃抵抗,留在了長安生活。作為一個友好的王朝,卑路斯和自己的部下在唐王朝的生活並不差,有的人甚至還被朝堂所用,安居樂業,和當地的百姓相處甚好。

1955年,在西安出土了一座波斯人的陵墓,不過,這個陵墓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而大家所關注的點倒是有意思,那便是那陵墓的碑文(如圖所示)。

這座墓穴的主人名為蘇諒,最原始的身份是波斯皇室的王子,最後成為了大唐的左神策軍散兵馬使。此處所葬的正是蘇諒及其髮妻馬氏。在陵墓的碑文之上,是漢文結合著波斯文一同所刻寫的,且先不看波斯文,一旁的漢文顯示:“左神策軍散兵馬使蘇諒之妻馬氏,於鹹通十五年(西元874年)亡故,享年26歲。”

乍一看倒是未曾有不妥之處,但是,在相關的學者細細看過碑文上的波斯文之後,倒是心生疑慮了。原來,這墓碑上的波斯文所表述的意思,與一旁的漢文所描述的意思並不一樣,波斯文所表述的意思為:“此王族逝者、左神策軍騎兵之長蘇諒之女——馬昔師之墓,時年26歲,願你能回歸光明天使阿胡拉·馬茲達的懷抱,在天堂享受平靜與安寧。”

由此可見,這位馬氏的身份是雙重的,一方面,這位女子是蘇諒的妻子;但是,另一方面,這位女子馬氏卻又是蘇諒的女兒!

這又是為何?

在很多人眼中,這是極為難以接受的事情,且作為一個“禮儀之邦”,斷然是無法容忍這一行為的,倘若當時周圍的人知曉這一關係,那麼,這位波斯王子怕是千夫所指了,畢竟,這在我國是絕不可諒解的事情。

不過,在當時,這只是他們一族的風俗罷了。當時,波斯一族所信奉的乃是“拜火教”,他們所信奉的是“近親結婚”,且堅信著這會讓他們原有的“貴族”血統保持純正,這在相關的史籍上也是有所記載的,在《北史》中就曾提到過,波斯貴族,“多以姊妹為妻妾,自餘婚合。”由此可見一斑。為此,很多人表示,好在,當時的大唐無人識得這波斯文,不然,怕也是會生發出另一樁悲劇了!

當然,後世之學者中也有人提及,說不定是寫錯了呢?不過,細細一想,這碑文的刻寫並不是一件可以草率的事情,在寫的時候定是會仔細小心,像這種問題,斷然是不會出現的,所以,上面的說法還是更為可參攷的。

不過,不管如何,這也都是過往雲煙了,只是,不得不令人佩服的是,在唐朝之時,王朝竟然强大繁盛到可以令他國這般信賴,確實是我華夏之驕傲!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