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慶年間,山東即墨閣裡村有戶李家,這年冬月裏,出了人命關天的大事。
這家男主人李毓昌在外謀事不到一年,活蹦亂跳走的,回來時則是氣息全無的冰冷屍體。
原本這一年李家喜事不少,先是李毓昌當年中了進士,接著馬上就被朝廷派了官職,以候補知縣的身份到江蘇山陽縣(今淮安)查賑。
這是多少寒門書生夢寐以求喜事,金榜題名進而出仕做官。
誰知李毓昌到了山陽不到一年,李家就接到來信說他在山陽縣的住處自殺身亡。
李毓昌當時父母已去世,妻子是弱質女流還帶著個未成年的孩子,接到這如“房倒屋塌”般的炸天消息後,他的叔叔李泰清代表李家人到山陽縣迎喪。
到了山陽縣,李泰清看了淮安府仵作出具的李毓昌自縊死亡的報告,並到停屍的善緣寺親眼看了李毓昌屍體,只見他除面色慘白外,無其他異樣。
周圍的人都說李毓昌自從來了山陽縣後,整日裏長籲短歎、失魂落魄,誰承想幾個月後竟上吊死了,真是想不到呀。
李泰清見事已至此,只好認自家倒楣,含淚扶著李毓昌的棺椁回了山東。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李毓昌的棺材回到即墨後,本該及時下葬,但那年便奇了,經歷了幾十年不見的寒冬,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土地凍得僵硬刨不開,李家人暫且將李毓昌停在義莊,打算來年春天春暖花開再下葬。
這期間,一個驚動朝野的巨大秘密被李妻發現了。
李妻在整理李毓昌遺物時,發現他死時穿的一件衣服上,胸前及袖口都有乾涸了的斑斑血迹。並在他的書稿裏發現了一張紙上寫著:山陽冒賑,以利啖毓昌,毓昌不敢受……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山陽縣冒領賑災款,他們用錢來收買我,我堅決不接受……
李妻將這些發現的東西,拿給李毓昌叔叔李泰清看,李泰清是武生(通過武科舉選拔出來的武秀才,屬於將軍的後備人選)他有文化見過世面,知道這事非同小可,李毓昌可能是被人害死的。
李泰清為什麼會這麼想呢?
原來,李毓昌到山陽查賑是有緣由的。當年江蘇淮安發水灾,當地官員給嘉慶帝上摺子要支援,嘉慶帝先後批了近十萬兩白銀下去,地方官還是不停要錢說:灾害實在嚴重、餓殍遍地,皇帝您老人家再給批點錢吧。
嘉慶覺得裡面有猫膩,心想你們拿我當冤大頭呀,之前那些銀子發下去,每戶差不多都能撐幾個月,怎麼還跑來跟我要錢,這裡是不是有貪贓枉法的事?
於是,嘉慶就讓兩江總督鐵保派人下去查,賑災銀兩是否真到了灾民手中。
就這麼著,李毓昌就被兩江總督鐵保派到灾情最嚴重的縣——山陽縣查賑災款落實情況,顯然他留下的文稿顯示李毓昌發現了山陽縣冒領賑災款的事,然後他就死了。
李泰清看了血衣和文稿,知道李毓昌死得不明不白,氣得趕緊跟宗族商量,給李毓昌開棺驗屍。
棺材打開後,發現李毓昌渾身青黑,臉上被塗了一層石灰粉,讓臉看起來是白色的用來糊弄人,李家人這才恍然大悟,知道李毓昌是被人毒死的。
但作為當時山東農村的平頭百姓,遇到這種事,想告狀都不知道去哪告,去案發地江蘇告,還是在山東本地告?告誰呀?
正當李泰清兩眼一抹黑的時候,一個關鍵人物的出現,使事情迎來了轉機。
誰,李毓昌的老師——兵部侍郎初彭齡,他也是山東即墨人。初彭齡聽聞學生慘死,藉口回鄉探親,招來李泰清把事情來龍去脈問了個明白。
為官清正且心思縝密的初彭齡給李泰清指了兩條明路:1.去京師告禦狀,直接往皇帝佬那告!2.把李毓昌的屍體儲藏好,將來或許有大用。
李毓昌是兩江總督鐵保派到山陽的,鐵保是接了嘉慶帝的旨意這樣做的,等於李毓昌是嘉慶派到地方的工作人員,被人害死了,這還得了?這不等於謀害欽差大臣嗎?
李泰清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奧妙,便帶著李毓昌的血衣和文稿到京城督察院告狀。
李泰清向督察院禦史特克慎哭訴:毓昌父母雙亡,既無兄弟也無子嗣,只剩下遺孀和一個小女兒苦苦守寡。作為他的胞叔,理當為他冒死申訴,請禦史大人伸冤。
特克慎接到狀子和血衣等物,見此案涉及很多在職官員,且案情複雜,不敢輕易下結論,便將狀子擱置一邊。
而初彭齡此時也緊急回京,佯裝無事到督察院拜訪特克慎,特克慎忙跟他說剛接了個你同鄉的案子,不知您有何高見?
初彭齡裝作不認識李毓昌,閑閑地說道:“哦?這個李毓昌是萊州府人,我是登州府人,他不是我同鄉。不過我覺得這案子重大,你不如請示聖上批閱。”
禦史特克慎知道此時嘉慶帝正惱火淮陽當地賑災款去向不明之事,聽了初彭齡的建議,正好順水推舟將此案上書嘉慶帝。
嘉慶帝接到督察院的摺子和李泰清的狀子,及觸目驚心的血衣,立刻火冒三丈:好呀,我派下去的人居然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了,你們想造反是吧,給我查!
立刻下旨山東巡撫吉綸,派大員到即墨選取李毓昌屍體,徹查李毓昌自縊案。同時下旨兩江總督鐵保將此案原報案卷及涉案人犯火速捉拿,押京待審。
李毓昌的屍體被運到濟南城隍廟外搭棚驗屍,山東各地府縣官員在場親眼作證,驗屍的方法用的就是宋朝大名鼎鼎提刑官宋慈所寫的《洗冤錄》裏的方法,蒸骨驗屍!
結果,就有那不怕死的人在其中做手脚。
第一次仵作蒸骨後,李毓昌的骨駭顯示白色,在場官員議論紛紛,因為書中記錄被毒死的人骨頭應該呈黑色。
李泰清當場哭倒在地,連喊冤枉,不服驗屍結果要求再蒸一次。
李泰清為了給侄兒李毓昌伸冤,也是拼了命,他撲到蒸骨的鍋旁,喝蒸骨用的水,說水是鹹的,是仵作做了手脚!
在場的山東按察使朱錫爵(負責刑事案件方面的官員)便讓仵作換水再蒸一次。
在仵作準備好後剛想開始蒸時,朱錫爵突然走上前嘗了一下蒸骨用的水,果然還是鹹的。
朱錫爵勃然大怒立刻讓人將仵作拿下,當場審問,仵作供訴收了江蘇山陽縣令王伸漢的賄賂,在蒸骨前在水裏加了細鹽,黑骨就變白骨。
朱錫爵下令將作弊仵作當場用板子活活打死,換仵作重新蒸骨,在場之人各個噤若寒蟬,無人再敢動手脚,只見李毓昌的屍骨除胸骨外,其餘全部呈青黑色。
最終,李毓昌的驗屍結果是:生前中毒,毒未及心臟時,頸部被勒致窒息而亡。
至此,李毓昌被害案鐵證如山,驗屍報告呈到嘉慶面前後,他立即命軍機大臣儀親王坐鎮督查該案,此時江蘇那邊涉案人員也都押解到京,真相得已大白天下。
原來,李毓昌到達山陽縣後,親自下到各鄉核查戶口分發賑票,每至一村必親臨民戶造册,照顧老幼,勘驗受灾程度及有無漏賑和冒領現象。
他用了兩個多月查完兩個鄉,發現山陽縣令王伸漢借放賑災款之機貪贓枉法、克扣賑銀,近十萬的賑災銀,他貪了差不多四分之一,李毓昌將整理好的名册和證據資料準備上報到淮安知府。
此時縣令王伸漢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他找個藉口將李毓昌騙回衙門,設宴款待,並勸他說:“老弟剛剛當官,還不知這裡的門道,不用那麼認真,這天寒地凍的你天天在村裡勞苦,就圖清官的虛名得不到啥實惠,這可不是為官之道,望老弟三思呀。”
李毓昌冷笑著鐵骨錚錚地回道:“從灾民口中奪食,實在不是父母官所為。對你克扣賑銀之事我不會任你為所欲為,一定會向上呈報以救生民於水火!”
說完李毓昌拂袖而去。
王伸漢看李毓昌不為金錢所動,十分恐慌,怕貪贓枉法事情敗露,忙與僕人包祥密商計宜。
包祥為人兇狠奸詐,遇事腦子裏彎彎繞多,他眼珠子一轉給王伸漢進言說:“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除掉李毓昌以防後患。”
王問:“如何除法?”
包祥說:“李毓昌平時對手下管束甚嚴,他們跟著他撈不到半點外快,我經常聽他們抱怨連連,特別是那個李祥,最近正因為沒撈到油水對李毓昌十分厭惡,我們可以這樣……”
就這樣,見不得人的勾當徐徐展開,李毓昌的長隨李祥、顧祥、馬連昇三人,都是當年新雇傭的,跟他沒什麼深厚感情,被包祥一蠱惑,說事成之後每人發500兩白銀,他們立刻見利忘義,在李的茶水裏下了砒霜。
李毓昌絲毫沒察覺身邊的人被收買了,喝茶毒發後,口中吐血,他倒地用袖子擦拭嘴角,痛苦在地上翻滾,不知為何如此。
在一旁偷看的李祥,見他倒地未死,便用布腰帶將其勒死,並夥同顧祥、馬連昇兩人將李毓昌的屍體掛到房梁上。
第二日報山陽縣衙門說李毓昌自殺身亡,縣令王伸漢得知消息後大喜,到現場看了一眼說:李毓昌是自殺!迅速將李毓昌箱內準備向府署呈送的呈狀及戶口清册等資料取走銷毀罪證。
上面派下來的官員自殺了,必須要向上呈報,王伸漢便將案情報知淮安府,並暗中送淮安府尹王轂白銀2000兩,後又資助2000兩白銀幫他家修房子。
淮安府尹王轂就在這4000兩銀子的拉攏下,也跟著下了水,他帶仵作到山陽縣驗屍,見李毓昌面色青紫,口鼻出血,明顯系中毒症狀,王轂明知這是中毒身亡,但他還是訓示仵作李標將李毓昌嘴邊的血迹擦掉,並在報驗結果時將中毒實情隱瞞,以李毓昌懸樑自盡而草草結案。
這個案子就從山陽縣走到了淮安府,再往上呈送就是江寧布政使、江寧按察使、江蘇巡撫汪日章、兩江總督鐵保,可惜這些官員對這一案件全都沒認真複查,一路綠燈,都按自縊身亡結案。
清朝四大奇案之一李毓昌命案就這樣形成了。
事後,殺李毓昌的三個兇手李祥、顧祥、馬連昇三人找王伸漢要賞錢,在中間拉線的包祥說:你們為了錢害自己的主人,本該治罪叫你們身首分家!還敢來要錢?”
縣令王伸漢忙裝作好人,將這三人推薦到別的縣衙做跟班,算是補償。
可笑李祥、顧祥、馬連昇三人為錢下手殺人,最後一分錢沒得著,還被人威脅得一聲不敢吭。
案情清楚後,嘉慶帝震怒,要求嚴懲所有涉案一干人等,以上這些人,上至兩江總督,下至奴僕家人,共二十人,無論官職大小,都受到了嚴厲的懲處!
勒死李毓昌的李祥被判帶到李毓昌的墳前,先杖責再淩遲處死;
同夥顧祥、馬連昇重責四十板再行淩遲處死;
王伸漢親隨包祥,獻計殺人被判刑斬首;
山陽縣令王伸漢,冒領賑銀二萬三千餘兩、謀毒李毓昌斃命,被判立即處斬、抄沒全部家產、兒子收監(當年14歲),等成年後流放烏魯木齊。
淮安知府王轂:明知王伸漢貪污賑災銀而不管且收受王伸漢賄銀4000兩,還幫其隱瞞殺害朝廷命官一事,被判“絞立决”。
江蘇巡撫汪日章年老無能,令革職回家養老。
兩江總督鐵保,革職發配到烏魯木齊戍邊贖罪。
有賞有罰,嘉慶帝下令重賞此次破案有功官員,山東巡撫吉綸及朱錫爵等人被升職加薪。
而為賑災獻出生命的李毓昌,追封他為知府銜,按知府給家屬發撫恤金,加賞李公叔叔李泰清為武舉人;恩准將李毓昌的侄子李希佐繼承為嗣,賞為舉人;嘉慶皇帝親賜《憫忠詩》,並捐款一千餘兩令地方官員於李毓昌墓前修碑樓以褒節。
另有地方府道捐一千兩銀子,給李毓昌遺孀林氏作為以後生活費用及其女兒成婚嫁妝。
這件血淋淋的謀殺案,實際上是一件典型的肅貪案,幾乎赤手空拳、手無寸鐵的李毓昌,憑藉對灾民的同情和對職責的敬畏,以自己滿腔熱血孤立無援地與腐朽的清朝地方貪官污吏作鬥爭,最終慘遭不幸。
他身上那種孤勇、正義、臨危不懼、為民請命的精神,穿越百年時間長河,至今熠熠生輝。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