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刺卡在喉嚨裏,別再喝醋吞米飯了!教你2招,讓魚刺安全“跑出來”!

養生健康 110℃ 0
摘要:畢竟,魚刺剛從朋友喉嚨出來,怪熱乎的!每吞咽一下,那滋味叫一個酸爽!如果魚刺卡在這裡會引起吞咽困難,卡在扁桃體內側的魚骨張嘴比較容易發現,如果是扁桃體下極、梨狀窩這些地方,就要靠醫生來找了。很多人喜歡用這類土辦法急救,像喝醋、吞菜、大量喝水等,試圖用“吞”的動作,把魚刺逼下去。其實,“吞”這個動作非常危險!在家研習廚藝、品嘗美味“大餐”時,安全是第一位,千萬別狼吞虎嚥!

溫馨提示:這是一篇新鮮的推送

畢竟,魚刺剛從朋友喉嚨出來,怪熱乎的!

他說打算用它來做個吊墜,紀念一下

來源:自己拍的

(為方便講述,此處用第一人稱)

故事是這樣的

疫情期間,我在家宅了一個月

爸媽每天換著花樣研究新菜式

把我喂成了一隻快樂的肥宅

那天,老媽剛把奶白色的魚湯端上桌

我就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

濃香四溢,咕咚咕咚,一口湯下了肚

不對啊!這喉嚨好像被什麼卡住了

我下意識地又吞咽了一下,刺痛感强烈

OMG

一顆魚刺,光榮地躺進了舒服的溫床

——我的喉嚨!

每吞咽一下,那滋味叫一個酸爽!

小場面,莫慌!我告訴自己

眼前還有一碗米飯

拿起筷子就扒上幾大口米飯,但——沒用!

憋著鼻子,大口喝醋,也沒用

讓老爸用內力推背,還是沒啥用

疼痛感卻越來越强!

就這樣,被一根魚刺急得上躥下跳

帥氣的我,沒有任何體面可言

還能怎樣,折騰了大半小時之後

我戴上口罩出門打車

去了最近的一個沒有發熱門診的醫院

掛了耳鼻喉科

醫生先是用冰冷的舌壓板

檢查魚刺是不是在扁桃體周圍

這引起我劇烈的噁心

體面又沒了

醫生倒是輕描淡寫:這是正常的咽反射

接下來,要做喉鏡了

在局部麻醉和喉鏡的輔助下

終於發現了魚刺

慶倖的是,魚刺沒有卡在食道

卡在了扁桃體隱窩的地方

情况還算好

就是比較隱蔽,難以發現

就這樣,一根魚刺

終結了我連續31天閉門不出的個人紀錄

魚刺的事

咱認真說說~

魚刺一般會卡在哪裡?

人體食管有三處很狹窄:第一處是食道入口處;第二處在食道入口後7釐米左右,這裡的食管外貼著主動脈弓;第三處則是食管與胃連接的地方。

(食管“三狹”示意圖)

事故多發地段:第一處,肉眼可見的喉嚨處,扁桃體、舌根這些地方。如果魚刺卡在這裡會引起吞咽困難(朋友的魚刺就是卡在這裡了),卡在扁桃體內側的魚骨張嘴比較容易發現,如果是扁桃體下極、梨狀窩這些地方,就要靠醫生來找了。

重大事故多發地段:第二處,是最危險的地方,如果魚刺刺穿主動脈,可能造成大出血。

事故較少地段:進入胃內的情况非常罕見,能通過重重關卡卡到這麼深,也是非常危險的。

魚刺卡住了,第一時間如何自救?

先更正一下,在開篇朋友的故事中,吞飯、喝醋的事:

很多人喜歡用這類土辦法急救,像喝醋、吞菜、大量喝水等,試圖用“吞”的動作,把魚刺逼下去。

其實,“吞”這個動作非常危險!可能導致魚刺插得更深,醫生也就越難找,還要靠胃鏡或食道鏡來取。而喝醋更是不能溶解魚刺,還有可能刺激脆弱的咽喉和食道黏膜。

有效又安全的方法:

用咳嗽動作,使魚刺脫落

如果魚刺小,可以試著用力咳嗽,細小的魚刺會跟著氣流脫落下來。

看得到的魚刺,可以用鑷子取

若是卡在肉眼能見到的較淺的位置,可以找個手不抖的朋友用筷子或鑷子幫你夾出來,不過最好還是去醫院取,畢竟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好辦。

最重要的一點:刺痛還請及時就診

如果魚刺很大很硬,感覺頸部、胸部刺痛感强烈,建議即刻就醫。

有些魚刺10秒能搞定,有些複雜的病例甚至需要開胸處理!(哎,這樣的人也是天選之子啊)

所以,吃飯細嚼慢嚥最好,切莫心急!當然,如果想吃魚又怕刺多,可以選擇鱈魚、鱸魚、鱔魚、龍利魚這些只有脊背刺,沒有小的雜刺的魚,吃起來更省事。

來源:網絡

吃東西被噎到了,這樣做能救命!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種情况同樣是“有東西卡在喉嚨裏”,很容易和魚刺卡喉混淆,急救方法卻完全不同,那就是——氣道异物。

“因噎致死”是一件在很短的時間裏就會讓人喪命的事情:人沒有呼吸,心臟緊接著就會停止跳動。一般來說,心跳呼吸停止時間超過4~6分鐘,就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如果被卡住的人,喉嚨裏還能發出聲音,可以嘗試咳嗽把東西咳出來;

如果病人完全發不出任何聲音,說明氣道已經完全被卡住,有窒息危險,必須採取下麵的海姆立克急救法,這樣才能第一時間挽救生命。

一個沒有任何醫學背景的人,要學會這個方法並不難,1分鐘就可以了。

而對於1歲以下嬰幼兒則可以使用拍背壓胸法:

總之,小心照顧自己,沒有什麼比自己的健康更重要了!

在家研習廚藝、品嘗美味“大餐”時,安全是第一位,千萬別狼吞虎嚥!

審稿專家:劉昶|北京友誼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蒐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