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明朝以來一直實行銀本位制度。清末衝壓機的傳入,使得中國從1890年代開始也大規模製造銀元。由於銀元是機器製造的,成色固定,形狀大小也固定,民間非常樂於使用銀元交易。但清末一直存在應當實行“兩”制還是“元”制的爭論。因而清末民國長期“兩”“元”制度並存。國家財政大宗記帳管道還是“兩”,但民間市場交易大家還是喜歡用“元”。當時一元面額的銀元重七錢二分,於是很多貨幣標注了“七錢二分”、,是“兩”和“元”制相互妥協的產物,但這也的確是戴著兩制的帽子,實行元制。(《中國清朝機制銀元大賞》的北洋系銀元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標注為“庫平七錢二分”的光緒33年北洋造銀元,但實際上它與一元銀幣價值相等
1897年5月27日,中國人自己辦的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在上海外灘6號正式開業,不久即仿西方銀行制度,發行面值一兩、五兩、拾兩、廿伍兩、伍拾兩、壹佰兩;一元、伍元、拾元、廿伍元、伍拾元、壹佰元等紙鈔。之後,中國又有大清戶部銀行(中國銀行的前身)、浙興銀行、交通銀行、四明銀行、中南銀行等12家總行設在上海的銀行獲得發行紙鈔權。不過,這些紙鈔都是兌換券,不是法定貨幣,銀兩和銀元才是真正的通貨。但這也明顯看得出來,”元“制已經可以與”兩“制分庭抗禮了。
印有李鴻章頭像的五兩銀票
在近代,由於礦業勘探和開採科技迅猛發展,白銀產量是古代社會的上百倍,因而白銀價值遠遠不如古代了,也由此轉化為了一種商品,國際銀價也忽高忽低。而金的礦藏量本來就少,所以沒有因為近代開採能力的大幅提高而產量增幅過於誇張。其他國家要麼實行金本位,要麼實行金銀複合本位,起碼有金作為金融貨幣體系的托底,而只有中國在實行銀本位。我們今天的現代國家也基本上都是金本位制度,當然這裡存在金塊本位和金匯兌本位制,但都離不開金。你手中的紙幣價值也是由國家信譽托底的,你的錢可以到銀行兌換黃金,所以你手中的紙幣代表的是黃金。不過黃金價值穩定,白銀因為產量激增而價值不穩定,在當時中國實行銀本位,紙幣代表的是銀,去銀行兌的也是銀。(無論清政府還是袁世凱當總統時期也都想實行金本位制度,都沒改革成功,具體可看《袁大頭——中國曆史上影響最大的銀元》)
這是在當時中國使用率最高,使用量最大的袁世凱像銀元,這是袁大頭系列之一“九年精發”版
既然銀已經成為了商品,西方國家普遍實行了金本位制度,而金的組織價值又太大,所以只能用紙幣去替代黃金的價值。還有紙幣可以隨便印,所以很多西方國家覺得這東西真不錯,可以印錢換物資,一旦有戰爭或者其他開銷巨大的事情,直接印錢就完事了。因而紙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逐漸普及。1929年世界性經濟大危機爆發時的美國,紙幣已經普及了。
1933年羅斯福上臺,他為了拉攏占10%國會席位的白銀集團,就想了個損招大幅抬高銀價,於是他瞅准了實行銀本位制度的中國。
孫文像船洋,這也是1934年中國發行的最後一款大規模使用的船洋了。
羅斯福用明顯高於國際銀價的價格從中國大量收白銀,中國自明中期以來從世界市場上獲得的白銀,在清朝時賠款沒賠光,倒是讓美國給收光了。可中國實行的是銀本位,中國人需要白銀來進行交易,美國人大量收購白銀,讓中國市場上貨幣稀缺,因而白銀價格暴漲,遠遠超過了羅斯福收購白銀時的價格。
美國白銀集團是賺大了,羅斯福總統大位也穩了,但這是餓死千千萬萬中國人為代價的。
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原理
中國在當時陷入了嚴重的通貨緊縮的困局當中。圖片中說得有點繞,鐵鉤博主給大家講解一下。就是大家都沒有貨幣用了,因為中國實行銀本位,白銀都被美國收走了。
打個比方:
起初,市場上100斤肉,1斤肉1元。
可是本來中國市場有150元,但美國把銀元幾乎都收走了,只剩50元。
市場上100斤肉,賣不出一斤一元的價格了,因為大家手裡沒錢,只能降價出售。
再後來,當你看到肉價比之前明顯低了,期望能在將來以更低的價格買肉,這時候你還會想買很多肉嗎?你還會捨得用你手裡價值一天天增大的銀元嗎?所以你肯定會不捨得花錢了。
民國二十一年三鳥船洋,2018年北京嘉德拍賣會拍品。此船洋比較稀有,價值很高,能頂普通工薪階層一年的淨收入
所以,商品在市場上的流動性就降低了,商家也賺不到什麼錢了。工廠也不願意再生產東西了,也就發不出薪水給工人了,社會失業嚴重,物資緊缺,中國經濟一片蕭條,越是工商業發達的都市越是容易餓死人,比如在上海就有許多工人失業當街乞討。
不過面對這個局面,當時南京國民政府就完全沒有辦法應對,完全任美國人宰割嗎?其實並不完全如此,而這次災難又是何時結束的?這我們下篇文章來談。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