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豐饒與危機的轉換。長江在我國魚類資源儲備裏扮演有重要角色,其中的刀魚、河豚、鰣魚是長江所有魚種裏的明珠,因味道鮮美,被形象地稱為“長江三鮮”,但最有名的刀魚此時卻處在滅絕的邊緣。
歷史上的刀魚,早就聲名遠播,但並不是稀缺之物,六七十年代清明節前後,生活在長江兩岸的人們都有機會品嘗。漁民一網可捕獲5/6百斤,再拿到集市售賣,價格低廉,也不必“爭相購買”。據資料顯示當時的年捕撈量基本都在百噸、千噸以上,其中1973年更是達到驚人的3750噸,這一數值保持了40多年未曾打破。
刀魚供給充足,所以人們挑選刀魚專門挑選味道鮮美、純正的江刀。原來裡面大有講究,按照刀魚活動、棲息的水域,可把刀魚大致分為海刀、湖刀、江刀。海刀,顧名思義已經較長時間在海口附近活躍,而湖刀絕大部分時間棲息在湖裡,只有江刀完成了整個洄游過程,這時附著江刀身上的鹽分已經褪盡,正處在性發育的成熟期,所以時間要求極為苛刻,儘量選擇清明節前後吃食,江蘇當地有句形容江刀的俗語恰為貼切:“清明節前骨如酥,清明節後骨如鐵”。江刀尚且如此,海刀、湖刀的味道可想而知。
但這樣的“幸福”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1973年之後刀魚的捕撈量連年遞減,10年之後的1983年捕撈量已跌至370噸,但衰减的勢頭卻未停止,等到了2011年捕撈量已經降至12頓,這個產量不及60/70年代的一個零頭。年過六旬的老漁民忙活了一天,只收穫了兩條不足2兩的刀魚,又重新放入了江中。
物以稀為貴,加之人們對長江鮮味的追逐,刀魚價格猛漲。2012年江蘇張家港市村民曾捕獲一條長45公分、325克的“長江刀魚王”,拍出5.9萬的天價,相當於每克182元,而這恰是市場對刀魚價格的真實寫照。像二兩以上的普通刀魚,也能賣到1斤8000元的高價,當然這裡面有刀魚數量稀少的原因,商家的推波助潤、惡意炒作也起到不好的作用。
2、刀魚减少的原因。刀魚數量減少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單純把責任推給捕撈者,並不合適,雖然他們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上文提到到5/6兩的長江刀魚王,在60/70年代常見,刀魚的捕獲標準設定得也較高,需要達到二兩半以上才能賣出好價錢,囙此漁網的網眼普遍偏大。但現在刀魚數量少、價格高,現實利益的驅使下刀魚標準一降再降,如今滿足2兩就算一條合格的刀魚。為獲取更高的收益,許多捕魚人的網眼把半兩的刀魚也能輕鬆網住,別提一些電魚設備的使用。刀魚性情暴躁,柔嫩嬌貴,只要是經過網眼的束縛、電流的擊打,不多長時間便失去活性,所以執法人員多次組織打擊偷捕者。
偷捕者固然可恨,但若大的長江水面,他們的破壞度有限,真正把刀魚推向滅絕邊緣的,還是江水污染、產卵場所破壞、洄游路徑阻斷等因素。長江兩岸工廠林立,而我國法律建設恰處於完善階段,生產污水排放至長江似乎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另外長江支流眾多,各支流的污水最終又彙集到長江,污染程度進一步加深。
資料顯示,僅三四十年時間裏,長江納污總量佔據全國第一的位置,1999年是200億噸,2012年達到330億噸,相當於每年把一條黃河水注入長江,污染力可窺一般。單單2003年污染帶已延伸至600多公里,刀魚對水質的要求極高,意味著刀魚的洄游距離不斷縮減,生存區域一再壓縮。從長江口至洞庭湖區段,自古是刀魚主要的產區,超過6兩的長江刀王多出自這裡,但90年代初,湖北段、江西段先後不再發現刀魚活動的痕迹。
洄游受阻,意味著無法正常產卵、繁衍。研究人員追跡研究發現,刀魚的產卵地主要集中在洄游路線中的河流與江水的匯合處,但這些地帶逐年被水閘、水電站等設施代替,刀魚卵的附著水底的多被硬化。刀魚失去了產地,是導致刀魚數量大批量衰减的重要原因。
3、刀魚恢復正在進行。2015年之後,長江水資源、魚資源的恢復,提升至空前的高度。林立長江周圍的重工業污染源,逐步停產、關停,無疑為長江水質提升起到關鍵作用。2021年為期10年的全水域禁捕正式實施,意味著任何形式的捕捉管道都要被禁止,包括揚竿施釣,這為魚資源的恢復發揮重要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良好的政策貴在實施,否則只能淪為空談。
另外長江刀魚較高的價格,早已吸引嗅覺敏銳的商家投入到刀魚的養殖中,比如江蘇鎮江已經突破刀魚養殖、繁育的瓶頸,困難是肉質口感與野生刀魚存在差距。其實並不難理解,正如前文所講,長江刀魚需要歷經洄游完成整個過程,而養殖只是停留在“圈養階段”,攝食的食物也是以小魚、小蝦為主,缺少自然環境中的野味,所以有難度屬於正常現象。但正因為有難度,長江刀魚才能賣出這麼高昂的價格。那麼如何成功類比出野外水域下的刀魚生長,誰就能打開財富的寶藏。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