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為什麼很少得高血壓?原來是這樣的一日三餐……

養生健康 96℃ 0
摘要:在中國的各大菜系中,我對粵菜的印象最為深刻。粵菜講究少鹽少油,盡可能保留食材本身的味道。確實,口味重就更容易患上高血壓。高血壓的防控,應當從限鹽開始!最近一個世紀,全球範圍開展了無數關於鹽與高血壓關係的研究。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全球心血管病死亡患者中,有165萬左右是因為鹽攝入超標導致的。只有“鹽敏感型高血壓”人群才會對鹽有立竿見影的反應。

本文作者:汪芳丨北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在中國的各大菜系中,我對粵菜的印象最為深刻。繁複多樣的菜式美點,雖不及京菜這麼“幽深”,卻別有一番滋味。很多粵菜沒有五花八門的調料,清淡的口感就足以勾起挑剔的味蕾。粵菜講究少鹽少油,盡可能保留食材本身的味道。

確實,口味重就更容易患上高血壓。大部分現代人對高血壓的發生發展仍無清晰認識,也就談不上合理適宜地預防高血壓了。高血壓的防控,應當從限鹽開始!

最近一個世紀,全球範圍開展了無數關於鹽與高血壓關係的研究。這些研究一致發現:高鹽飲食的人群血壓水准普遍增高,低鹽飲食的人群血壓水准較低。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吃鹽多,血壓就高?

解釋起來並不複雜:首先,人吃了鹹的東西,肯定會多飲水。人體自身為了降低體內的鹽分濃度,自然也就會多存積一些水分,這樣就新增了血流總量。當多餘的這部分血液在血管中流淌時,就會致使血壓上升。

再者,食鹽進入人體之後,血管會應激收縮變細。然而心臟搏出的血液量照舊,不會因為人體多吃了鹽而有所改變。換言之,變細的血管中血流量並不會囙此而减少,那麼血管中血液的壓力自然就會升高。

《中國高血壓指南》明確指出了鈉鹽攝入與血壓升高的數值關係:膳食中鈉鹽的攝入量每新增2克/天,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增高2.0毫米汞柱和1.2毫米汞柱。

鹽攝入過多對人體的危害還是比較明顯的。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全球心血管病死亡患者中,有165萬左右是因為鹽攝入超標導致的。

中華民族是個愛吃鹽的民族,20世紀90年代末著名的INTERMAP研究比較了中、日、美3個國家中年人24小時尿鈉的數據,發現中國人群24小時尿鈉是最高的,達到245毫摩爾,而日本和美國分別是211毫摩爾、163毫摩爾。

答案是“不一定”,這取決於人體對鹽的“敏感性”。只有“鹽敏感型高血壓”人群才會對鹽有立竿見影的反應。

通俗地說,這部分人群的血壓會隨著攝入鈉鹽的多少而相應的升高或降低。當然,有“鹽敏感型高血壓”,也就會有“鹽抵抗型高血壓”,後者的血壓變化與攝入的鈉鹽多少無關,但是隨著年齡的新增敏感性會越來越强。

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為了幫助我們篩選“易感人群”。血壓正常的健康人如果表現出“鹽敏感”,這就意味著其未來發展為高血壓的可能性比那些不敏感的人群要高,且遠期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也相對較高。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時高血壓患者超過60%屬於“鹽敏感型”。特別是“鹽敏感型”老年人,由於他們多少都存在動脈粥樣硬化,對鹽的敏感度更甚!所以我們還是要加强對鹽攝入的控制——“限鹽”。

相關指南規定,成年人不論男女,每天的鹽攝入量都應低於6克。為了减鹽降壓,我們有必要知道自己每天的鹽攝入量,但是精確的數值恐怕無從知曉。

大家都吃過外賣,各種佐料一大堆,口味也比較濃厚。曾經有個不成文卻比較有效的經驗:“老百姓分口重口輕,可以側面反映出每天的鹽攝入量。”

給你一份外賣,如果你覺得鹹淡正合適,比較好吃,說明你每天攝入的鹽量在14克左右;

如果你覺得外賣有點鹹但是還可以,說明你每天攝入的鹽不低於7克;

小部分口輕的人直言吃不了外賣,他們每天攝入的鹽才有可能在6克以內。

由此大家可以簡單辨別自己每天的鹽攝入量。

首先,嘗試做“風味菜肴”,這樣無鹽的調料就能派上用場,例如口味清淡或以酸辣為主的菜。

其中,酸味的調料是减鹽過程中的必備品!主婦們在做魚時,可以用檸檬汁(香醋)替代醬油等,這樣僅憑酸味就能够調動食欲,達到少放鹽的目的。

此外,我們還可以選擇性地用胡椒粉、香辣調味料等佐料來代替部分食鹽。因為刺激性的香辛料能够彌補相對清淡的口味缺憾,同時也讓菜肴的味道變得更加豐富。

儘管一再強調飲食要清淡,但說到底鹽還是得吃的,不過我們應當在潜移默化中改善飲食習慣。

下次買鹽可挑選“天然鹽”,比起精鹽其礦物質元素更均衡。另外,也要適當注重那些有“减鹽、少鹽”標識的醬油、蚝油、魚露、番茄醬等調味品,包裝簽上標注“减少氯化鈉、增添氯化鉀”字樣的商品為首選。

誠然,我國群眾幾百年養成的生活習慣,喜食臘味、醃菜等都已經根深蒂固了。但是,清淡飲食的健康生活理念還是要文宣和推廣,即使大家做不到一朝改頭換面,也可以抽絲剝繭點滴著手,畢竟健康也是長時間“養”成的。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蒐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