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聞裏說,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科學家的發現,如果環境太乾淨、太衛生,就容易偶發哮喘、炎症性腸病等自身免疫病。相關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1]。
所以,這咋聽起來似乎應驗了“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句老話。
真是這樣嗎?
不是所有細菌都有害,
但是有的細菌真的特別厲害
人體表面和腸道內其實生存著很多細菌,這些細菌的總數,是人體細胞數目的十倍。所以如果每個細菌和每個細胞都同樣的投票權,那我們每一個人,就都是行走的“細菌體”。
正是因為絕大多數細菌對人體都無害,人類才能與腸道細菌相安無事,才有機會進化到今天。
但是,大多數細菌沒事,不等於“不乾不淨,吃了沒病”。人體如果遇到危害比較大的細菌,後果就會很嚴重。
古代經常出現的很多瘟疫就是細菌引起的。比如中世紀歐洲流行的“黑死病”,曾導致歐洲人口减少1/3,在義大利某些都市,死亡人數甚至達到80%。如今對中世紀歐洲人遺骸的DNA考古發現,導致黑死病的應該是鼠疫杆菌,只是當時的菌種與現代的鼠疫杆菌有所不同[2]。
面對鼠疫杆菌,你敢“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只有沒有見過鼠疫的人,才敢說出這種無知無畏的豪言。面對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黑死病,中世紀的人不但不敢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恐怕是連看都不敢去看。有什麼證據嗎?在當年的義大利,醫生去看患者都需要全副武裝,不但要穿長袍,戴一個大長鳥嘴的面具,還要在鳥嘴裡塞滿據說可以防病的草藥。
醫生所戴的面具,後來被廣泛傳播,當然形狀也不再拘泥於像防毒面具一樣的鳥嘴,而是各種可以在假面舞會上戴的面具,目的就是避免讓死神看見容貌。幾個世紀之後,黑死病的風頭終於過去了,但是製作面具在義大利竟然成了一個產業,如今到威尼斯旅遊,大街上隨處可見製作精美的面具。
“黑死病”、鼠疫如今很少見,是因為現代醫學中抗生素的發明,可以非常好地控制細菌所導致的疾病。
但是,即便是在有抗生素的今天,危害大的細菌也並非就消失了。就在今年3月,因為火雞肉被污染,美國42個州爆發了沙門氏菌感染,感染人數多達358人,其中133人住院,1人死亡。這樣的“火雞肉污染”並不是一個罕見的事件,沙門氏菌爆發其實比較常見。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的估計,美國每年有120萬人感染沙門氏菌,其中100萬例是通過食物傳染。患者感染之後,會出現腹痛、拉肚子、發燒等症狀,雖然在大多數情况下,病情會在4-7天后緩解,但是每年有23000人囙此進醫院,有450人囙此死亡。
面對沙門氏菌,你敢“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在火雞肉導致的沙門氏菌感染中,患者致病的原因或者是食用了生火雞肉,或者是在飲食之前接觸了帶病菌的生肉。除了未煮熟的食物會被細菌污染,很多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也容易帶來病菌。比如美國最新爆發的沙門氏菌感染,源頭就追查到了寵物龜,因為有71%受調查的患者都接觸過這種動物。
對此,CDC給出了預防沙門氏菌和其他致病菌的建議:好好洗手!在接觸生肉或者跟寵物龜玩耍之後,都要用肥皂徹底把手洗乾淨。
除此之外,CDC還建議不要把寵物龜飼養在廚房或者存放食物的地方,以免動物將病菌帶到食物上。如果需要清潔飼養寵物的容器或者玩具,也最好在戶外進行,避免在廚房中操作,以免病菌落入食物。至於親吻或者跟寵物龜親密接觸,那更屬於危險動作,千萬要謹慎。
很多細菌也許沒有急性的危害,但是對健康也有慢性的影響
顯然,人類歷史並不總是流行鼠疫杆菌,如今的生活中也不是總有沙門氏菌污染的新聞,那是否在沒有大規模流行病的時候,就不用特別注意衛生,可以吃不乾不淨的東西呢?
細菌入侵人體的途徑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損的皮膚。通常情况下,由於人類每天都要進食,細菌就會隨著食物進入食管和胃。但是,在胃裡因為有胃酸,大量細菌都會被殺死,只有很少一部分能進入腸道繁殖。少量通過腸壁進入人體血液迴圈的致病細菌,也可以被人體的免疫細胞所控制。
但是免疫系統經不住致病菌的“菌”海戰術。當人體免疫力低下的時候,細菌感染就更容易發生。什麼樣的人免疫力低下呢?5歲以下兒童和65歲以上的成人。如果家裡有這樣的人,需要特別注意衛生,也最好不要飼養會帶來致病菌的寵物龜。
在沒有抗生素的古代,即便沒有戰爭和瘟疫流行,人們的平均壽命也不長,其中的一個原因,與細菌引起的各種疾病有關。不僅是因為傷口和污染食物所帶來的急性細菌感染會導致死亡,當人上了年紀免疫力下降之後,即便是慢性感染,身體也會扛不住。
細菌感染還跟癌症有關。幽門螺旋杆菌是胃癌的致癌因素之一,而且各種細菌代謝產生的亞硝酸鹽產物,也是致癌物質。在上世紀30年代之前,胃癌是美國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隨著衛生條件的改善和冰柜的發明,因細菌繁殖而導致食物腐敗變質的情况大大减少,食物中添加防腐劑的需求也减少,囙此,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大大下降,如今胃癌在美國的發病率在每10萬人中只有4例,屬於不常見的癌症。
由此可見,如果完全忽視細菌感染可能對健康帶來的危害,“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細菌相關的疾病將會大爆發。雖然我們還有抗生素,但是如今因為抗生素的濫用,耐藥細菌已經成為日益嚴重的問題,而一旦衛生條件惡化,意味著需要更多地使用抗生素來控制細菌,將進一步提速細菌的耐藥性。如果危害極大的耐藥超級細菌開始流行,現代社會的災難將會到來,人類將一夜回到中世紀。
即便沒有出現大災難,人類的健康也會受到威脅。人均預期壽命的不斷提高,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誌。如果“不乾不淨,吃了沒病”,衛生環境惡化,那人均預期壽命將發生轉折。
如何理解《科學》論文的結論?
既然衛生條件對人類的健康很重要,我們如何理解現在這篇《科學》論文的結論呢?
這個研究主要是一個動物試驗,是對某種致病機制的研究。在人和小鼠的體內,都有一種“固有自然殺傷T細胞”(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s,iNKT)。在過於乾淨的環境裏,iNKT就會過多地富集在組織中,而一旦暴露於某種致病因數,這種iNKT就可導致嚴重的病理損傷,誘發哮喘、炎症性腸病等自身免疫病[1]。
面對這個研究,我們首先應該注意到一點:這個研究的重點其實是“過分衛生”所帶來的問題。該試驗對比了小鼠的兩種生活環境,一種是無菌環境,一種是正常的有菌環境。但是這裡的有菌環境,其實衛生條件還是很不錯的。按照實驗動物房的正常要求,不僅需要有人按時清潔飼養小鼠的籠子,打掃衛生,而且對房間的溫度、光線都有一定規定,小鼠的飼料也要符合營養、衛生的要求,所以,這種所謂的“有菌環境”,並不是大街上野生小鼠到處亂竄的環境,也不是傳播鼠疫的老鼠生存的環境。在這樣的實驗動物房裏生活的小鼠,雖然還是處於有菌環境,但是自然壽命比大街上的老鼠要長得多。
其次,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在這樣“衣食無憂”的環境裏,小鼠發生的哮喘等疾病,其實並不是要命的疾病,而是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控制的慢性病。
這個研究結果發表於2012年。在之後,對人類的流行病調查,也同樣發現“過分衛生”和哮喘之間的關聯。在美國,有一些特殊的德裔瑞士移民後裔,他們部分生活在賓夕法尼亞等地,叫阿米什人,過著簡樸的傳統鄉村生活,甚至在平時的生活中都拒絕汽車及電力等現代設施;還有一部分人,叫胡特爾人,他們和阿米什人一樣也是過著鄉村生活,但並不拒絕現代的設施,所以是現代的鄉村生活。調查發現,遺傳基因比較接近的這樣兩個群體,兒童哮喘的發病率卻大不一樣:胡特爾人要比阿米什人高4倍![3]
進一步調查發現,在過著傳統鄉村生活的阿米什人家裡,細菌要更多一些。如果把阿米什人家裡收集來細菌投放進小鼠的鼻腔中,可以抑制呼吸道的過激免疫反應。從這個結果看來,阿米什人生活環境裏的細菌,可以幫助他們减少哮喘等免疫疾病。
我們把這些結果捋一捋,其實就能總結出比較客觀的認識:好的衛生習慣肯定是需要的,這是有關生存的問題;但是在此基礎上,不要過分追求無菌,也就是沒必要有“潔癖”。為了獲得更好的健康,其實應該多接觸一些有益的細菌(益生菌)。
這根本不是“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當然,對於益生菌也需要有一個正確的理解。益生菌只是一個名稱,包括各種不同的菌株。阿米什人家裡的細菌能抑制呼吸道的過激免疫反應,並不等於隨便吃一種益生菌,也能獲得同樣的效果。而且有一點很關鍵:益生菌到底有沒有某種益處,一定需要嚴格的證據。比如上述來自阿米什人家裡的細菌,雖然在小鼠身上證明了某種功能,但是對於人類是否有同樣的功能,這同樣需要試驗證據。
在拿到證據之前,沒有必要急急忙忙花錢去買“阿米什菌”來預防哮喘,但是可以帶著孩子去阿米什人住的村子玩一玩。
相信“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可以把你帶到溝裏;正確理解益生菌,可以避免被套路。
參考文獻
[1]Olszak T,An D,Zeissig S,VeraMP,Richter J,et al.(2012)Microbial exposure during early life haspersistent effects on natural killer T cell function. Science336:489-493.
[2]Haensch S,Bianucci R,Signoli M,Rajerison M,Schultz M,et al.(2010)Distinct clones of Yersiniapestis caused the black death. PLoS pathogens 6:e1001134-e1001134.
[3]Stein MM,Hrusch CL,Gozdz J,Igartua C,Pivniouk V,et al.(2016)Innate Immunity and Asthma Riskin Amish and Hutterite Farm Children. N Engl J Med 375:411-421.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蒐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