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華在經濟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堅定以創新驅動引領四川高品質發展

四川 87℃ 0
摘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把創新驅動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畧,標定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域中的覈心地位。

《經濟日報》8月2日在“學思踐悟習近平經濟思想”專欄中,發表了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的署名文章《堅定以創新驅動引領四川高質量發展》,予以轉載。


堅定以創新驅動引領四川高品質發展

中共四川省委書記 彭清華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把創新驅動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畧,標定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域中的覈心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四川推動創新創造提出重要要求,為我們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前行的指路明燈、奮鬥的信心力量。

四川是全國科教大省,正處於培育發展新動能、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關鍵期。我們堅定把創新驅動引領高品質發展作為一項事關戰畧全域的重大任務來抓,堅持服務國家全域與推動地方發展相統籌、深化科技創新與强化制度創新相協同、啟動資源存量與做優資源增量相促進、發揮政府作用與激發市場活力相結合,一頭抓國家戰畧科技力量建設,一頭抓產業技術創新和全社會創新創造,著力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推動四川省創新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見到新氣象。

堅持以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為引領,進一步優化區域創新佈局。我們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推動四川現代化建設的戰畧引領,强化協同創新,加强戰畧協同、規劃聯動、政策對接,以“一城多園”模式與重慶共建西部科學城,打造成渝綿“創新金三角”,建設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和協同創新示範區。大力推動“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增强成都創新主幹和極核功能,提升各類戰畧平臺綜合承載能力,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創新策源地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城市,建設成德眉資創新共同體,將成都都市圈打造成高品質緊密型創新生態圈。著力提升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能級,全力保障國家戰畧安全重大專案實施,加快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示範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高地。大力促進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支持成都平原經濟區强化原始創新和高端現代產業創新,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强化產教融合和技術創新應用,攀西經濟區推進國家戰畧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强化綠色發展科技支撐,區域中心都市和重要節點城市建設創新型城市,積極探索“研發+轉化”等新機制新模式,加快構建以成都和綿陽為主引擎、成都都市圈為主承載、其他區域中心都市和節點都市為重要支撐的區域協同創新格局。

堅持以服務國家戰畧科技力量建設為牽引,加快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戰畧科技平臺是“國之重器”,我們把國家所需與四川所能結合起來,以成都科學城為主陣地高起點建設綜合性科學中心,全力建好國家實驗室四川基地,高水准組建天府實驗室,加快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羣,著力提升基礎研究水准和原始創新能力。產業創新平臺是連接基礎研究和產業化的重要載體,我們聚焦優勢產業重點領域,統籌建設一批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等,高品質建設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建立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中試平臺,組織開展多學科技術開發和工程化運用,著力提升產業關鍵共性科技供給能力。功能服務平臺是促進創新資源高效流動、集聚轉化的連接器和加速器,我們堅持專業化市場化導向,全面提升國家技術轉移西南中心、天府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和國家軍民兩用科技交易中心等運營水准,不斷完善“天府科技雲”等平臺的精准服務功能,努力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

堅持以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為抓手,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產業鏈提出技術創新需求,創新鏈推動產業鏈價值提升,二者相互支撐、共生共融。我們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深入實施產業延鏈補鏈强鏈工程,加快編制電子資訊、裝備製造、食品飲料、先進資料、能源化工等重點產業鏈圖譜,大力實施產業跨界融合工程,前瞻佈局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努力搶佔未來競爭制高點。大力推進數位化賦能產業發展,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數字經濟覈心產業,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推動重點產業數位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强化鄉村產業振興科技創新,加快推進現代生物育種,實施重點物種種源聯合攻關,强化現代農業裝備研發應用,以科技引領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加强民生社會領域科技創新,推進健康四川建設創新發展,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推進新一代資訊技術與城鄉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抓好重大自然灾害防治和重大公共安全處置領域先進適用科技和裝備研發,為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夯實科技支撐。

堅持以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關鍵,充分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動力。創新主體是創新活動的直接承擔者,其活力動力直接决定創新發展的整體效能。我們著力解决“誰來創新”“如何激發創新動力”等問題,强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畫、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計畫,支持企業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引導民營企業持續新增創新投入,培養一支富有創新精神和市場意識的優秀企業家隊伍。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創新實力,加快發展高水准研究型大學,支持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加大對分散重複、業務交叉科研院所的綜合力度,開展人才先行區建設,提升人才服務保障水准,讓各類人才紮根四川、建功立業。以科技創新為覈心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前非資產化管理改革試點,完善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轉化自主決策和市場化定價機制。建立新型協同創新機制,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實現從分布式創新向系統性創新的轉變。

堅持以營造創新創造良好環境為支撐,更大力度集聚創新資源、提升創新活動效率。良好環境是創新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們持續優化政務環境、市場環境、社會環境等,著力打造開放包容、高效協同、近悅遠來的創新環境。强化財稅支持和政策精准供給,深化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實施“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推行科技總師負責制、經費使用“包乾制”、信用承諾制,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引導科研人員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完善金融服務創新體系,鼓勵金融機構支持創新創業,拓寬科技型企業直接融資管道,大力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引導科技資本、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結合起來更多投向創新領域。高品質運行中國(四川)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加強智慧財產權全鏈條保護,統籌用好天府中央法務區資源,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准,促進創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動和高效配寘。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建設“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打造高端創新資源承載地。

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品質發展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我們切實加強黨對創新發展的全面領導,建立健全高效的組織領導體制和工作推進機制,强化機构綜合、力量綜合和工作綜合,統籌構建“領導小組+專項工作組”組織體系,建立健全戰畧科技決策諮詢制度,落實各市(州)黨委、政府領導和組織本地創新發展的主體責任,形成“一盤棋”格局、凝聚“一股繩”合力。健全突出創新發展的高品質發展考核體系,根據不同區域實際差异化設定並動態調整創新發展考核指標,完善高校、科研院所、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創新激勵考核機制,定期開展專項督查,以過硬舉措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統籌發展和安全,前瞻研判科技發展帶來的規則衝突、社會風險、倫理挑戰,切實防範化解各類潜在性、苗頭性、趨勢性風險問題,確保四川創新發展破浪前行、行穩致遠。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