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土一部古書,內容顛覆歷史,學者:關羽之死真相大白

新疆 96℃ 0
摘要: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威震華夏,曹操聯盟東吳,孫權命令呂蒙偷襲荊州,《三國志·關羽傳》載,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羅貫中採信了這句話,囙此在演義中為關羽安排了同樣的死法,但關羽之死,在歷史上,並非如此,即便《三國志》內,陳壽的記載都有衝突。《關羽傳》中所載,裴松之斷定陳壽主要依據了《魏略》,因為蜀國沒有官方史官,加之裴松之經過了詳細考證,問題應該不大。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威震華夏,曹操聯盟東吳,孫權命令呂蒙偷襲荊州,《三國志·關羽傳》載,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羅貫中採信了這句話,囙此在演義中為關羽安排了同樣的死法,但關羽之死,在歷史上,並非如此,即便《三國志》內,陳壽的記載都有衝突。《關羽傳》中所載,裴松之斷定陳壽主要依據了《魏略》,因為蜀國沒有官方史官,加之裴松之經過了詳細考證,問題應該不大。但《典略》、《蜀記》、《三國志辯誤》等許多三國時代之後的史書,對此記載都不相同。

[1]《典略》中記載,權遣蒙入荊州,蒙令潘璋、馬忠諸將言臨沮、夾石溯北,斷上庸道,擒羽及子平,並都督趙累。——《典略》[2]權遣將軍擊羽,獲羽及子平。權欲活羽以敵劉、曹。——《蜀記》[3]權遣將逆襲羽,下之,歸吳。——《三國志辯誤》

都沒明說,有沒有殺。所以裴松之才敢自信地下判斷:關羽什麼時候死的,不好確定。後來,羅貫中採信《三國志》,除非特別關心這件事,否則很少有人會尋根究底,自然最後就成了:關羽是在臨沮戰死的,正好也順遂了他殉道者的身份。

其實,即便拋開正史不談,僅從情理分析,孫權殺關羽也是極其不合理的。首先,江東與蜀漢都秉持聯合對方對抗曹魏的國策,雙方唯一的衝突是荊州北部,尤其是江陵郡和南郡歸屬。因之,江東已經拿下荊州全境,甚至當年劉備打下的荊州南部四郡都沒有放過,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了。其次,殺掉關羽,於江東百害而無一利,於公於私,都是如此。於公,關羽束手就擒,完全對江東無法再構成威脅,只需將其好好招待,完好無損運回蜀漢即可,再不濟,送到曹魏也行。於私,雖然關羽曾經罵遍江東,但在博弈中,孫權不可能讓這種無聊的個人感情參與進來。

相反,如果殺掉關羽,江東除了換來整個蜀漢的仇恨,什麼也得不到,這種完全賠本的生意,聰明如孫權者,是不可能做的。然而,新近在新疆出土的古籍,或許能够為人們揭開謎底,讓這段歷史真相大白。二零一五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新疆鄯善地區,出土了大量兩漢魏晋時期文物,在其中發現了《三國志補注》古代抄本,與《四庫全書》中的《三國志補注》有許多不同,其中涉及關羽被擒前後,有如下記載:

廿四年,吳擒羽歸柴桑,複歸建業,及冬,羽及子平自戕,獄物故。

大意是說,建安二十四年,東吳擒拿關羽,回到柴桑,接著才回到建業。等到冬天,關羽和其子關平就在獄中自殺了。

囙此,如果我們採信《三國志補注》中的記載,那麼關羽的確是在荊州被擒,但並沒有立即死在荊州。相反,江東並沒有一開始就打算殺他,而是將他先帶回柴桑(東吳副都),然後又帶回建業。關羽兵敗約在二十四年八月前後,史料說他於當年冬天自殺,那麼可以推知,他柴桑駐足時間不長,可能最多不過兩月。這則記載,與《蜀記》中的記載頗能吻合。《蜀記》中明確說了,孫權開始並不想殺掉關羽,如同我們在前文推測的那樣,這樣做對東吳的利益一點好處都沒有,孫權不可能做出這樣的選擇。

《三國志補注》說關羽是在獄中自殺的,這一點卻很能說通。一方面,這非常符合關羽的性格。一開始,他沒有自殺,是因為他抱有希望,如同他從樊城退軍之時一樣。後來他選擇自殺,是不願受辱,這與他的性格非常吻合。關羽極其看重忠義和榮譽,寧可斷頭,也絕不會苟且偷生。他用自己的管道結束了自己。當然,我們不知道關羽是如何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一點或許會永遠成為歷史之謎。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