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新疆流傳幾十年的大膽設想,一旦成真,將徹底改變新疆!

新疆 113℃ 0
摘要:最近幾天,位於中部地區的河南省暴雨成灾,汛情吸引了所有國人的關注。此次降水,遠超2002年7月2日廣東茂名創造的168.3毫米的記錄,成為遍佈中國大陸的2418個國家級氣象站中,單小時雨量最大的一個,同時也創造了全球大中城市單小時降雨量的記錄。要知道,新疆的年平均降雨也才150毫米左右,也就是說短短一個小時,鄭州就降下了超過新疆一年的雨水量。沒有對比,就沒有反差——內陸地區經常暴雨成灾,新疆卻極度缺水。

最近幾天,位於中部地區的河南省暴雨成灾,汛情吸引了所有國人的關注。

據統計,20日下午4點至5點之間,鄭州1小時累計降水量達到201.9毫米,相當於去年鄭州總降水量的三分之一!

此次降水,遠超2002年7月2日廣東茂名創造的168.3毫米的記錄,成為遍佈中國大陸的2418個國家級氣象站中,單小時雨量最大的一個,同時也創造了全球大中城市單小時降雨量的記錄。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要知道,新疆的年平均降雨也才150毫米左右,也就是說短短一個小時,鄭州就降下了超過新疆一年的雨水量。

沒有對比,就沒有反差——內陸地區經常暴雨成灾,新疆卻極度缺水

於是有人腦洞大開,提出了一個從源頭上解决問題的辦法:藏水入江!

1

事實上,關於“藏水入疆”的設想,在新疆已經流傳了幾十年,土話君小時候就曾經聽說過。

有人還給這個計畫取了一個激動人心的名字“紅旗河工程”,具體路線方案是:

從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附近開始取水,沿途取易貢藏布和帕隆藏布之水,自流509公里後進入怒江;

穿越橫斷山脈之後,再借用怒江河道60公里經隧洞進入瀾滄江,穿越隧洞之後再流入金沙江;

流經金沙江河道97公里後,到達雅礱江,再繞過大雪山到達大渡河,穿過邛崍山之後到達岷江,再繞過岷山到達白龍江、渭河;

接著從劉家峽水庫經過黃河,以明渠為主繞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沿祁連山東側平原經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到達玉門;

然後沿阿爾金山、昆侖山的山前平原,穿過庫木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到達和田、喀什,全程6188公里。

毫無疑問,這是一項足以載入史册的世紀工程,眾多專家也就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工程院院士、流域規劃專家王浩認為:

“紅旗河”方案設計巧妙,是一個全新思路,是切實可行的方案,沒有太大的科技障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有信心、有能力完成這樣的工程。

中國工程院院士、水工結構抗震專家陳厚群認為:

“紅旗河”方案的設計非常好,以現有的技術條件實施是沒有問題的,意義重大。

線路經過的一二級階地過渡帶地質條件複雜,通過對一些具體線路的隧洞或大壩工程進行創新設計,多做預案,能够從單體工程和系統工程兩方面降低“斷裂”帶來的風險。

希望以科學、嚴謹、周密的作風為“紅旗河”方案的研究多做工作,為新時代的水利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和動力學專家滕吉文認為:

“紅旗河”方案意義重大,線路設計非常巧妙,邊界條件非常好。

沿線複雜的地質和構造問題確實是工程的難點,但總的來說都有應對方法。

我們不能畏首畏尾、彷徨懈怠,要扎實研究、勇於創新、突破難點,積極推進“紅旗河”方案,為我國的生態建設、糧食安全、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很明顯,他們都非常看好“紅旗河”的前景,如果這項工程真的能够建成,將可以極大緩解新疆缺水的問題。

2

可是,在2015年7月的時候,水利部公開發佈聲明:從未就“藏水入疆”做過任何規劃工作

不難看出,儘管有多位專家表示贊成,但是水利部並不看好“紅旗河工程”的可行性。

在土話君看來,官方對這個議題諱莫如深,其實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投入太多。這項工程的起點和終點,一個在北端,一個在南端。別看直線距離只有1200多公里,但是總長度卻超過了6000公里。

更關鍵的是,工程沿途要修建大量的隧道,水庫、溝渠,由此帶來的資金投入高達數萬億人民幣。

要知道中國一年的稅收總收入也才只有十幾萬億,一下子拿出近三成稅收去修建這個世紀工程,絕對會影響其它的民生工程。

二、難度太大。雅魯藏布江下游山高穀深,交通不便,修建水庫非常困難。

即便建成了,水壩高度需要達到2000多米,而現時世界上最高的水壩只有300多米,要修建2000多米高的水壩,確實很困難。

如果真的建成了,那麼西藏東南部的所有河谷都會變成庫區,連拉薩都得搬遷,明顯不可能。

三、國際糾紛。雅魯藏布江雖然在中國,但下游在印度,印度好幾億人口都靠農業生存,也需要水。

如果中國對雅魯藏布江截流,絕對會引發印度方面的抗議,一旦處理不好的話,甚至會引發雙方之間的糾紛甚至衝突。

四、得不償失。藏水入疆,對新疆的生態環境會造成嚴重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是不可逆的。

每年100億立方米水量入疆,這個數值約等於塔里木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的四分之一。

新疆的地形是三山夾兩盆,新增的水量只能蒸發到大氣中。由於無法與外區域水汽對流,只能凝結成冰雪再次降落。

而多年來已經形成穩定的大氣環流,一年之間新增四分之一的水汽,基本上等於周圍的高山一年新增四分之一的冰雪,四年就新增一倍。

等到春夏融雪的時候,這些冰雪就會相繼融化,然後裹挾泥土而下,到時必將是災難性的洪水、泥石流。

投入多、難度大、風險高、收益小,藏水入疆只不過看起來美好而已,根本不具有實際操作的可行性。

3

提出“藏水入疆”想法的人,本意是為了解决新疆缺水的問題,但是大家或許還不知道,新疆其實並不缺水

一般提起旱灾,出現在腦海裏的大部分都會是華北或者西南某地。

而新疆卻幾乎很少出現旱灾的情况,反倒是經常會有雪灾山洪等灾害預警。

據統計,新疆地表水資源為79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為85億立方米,分別居全國第12比特和第4比特。

新疆地表水年徑流量882億立方米,人均地表水佔有量5146立方米,是全國平均值的2.25倍。地下水可開採量251億立方米,冰川儲量占全國的50%。

從紙面數據來看,新疆的水資源甚至還位居中國前列,那為什麼還會出現“新疆缺水”的問題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由於新疆地處歐亞大陸腹地,氣候乾旱,水資源受季節因素影響,時空分佈極不平衡,地表水蒸發量大,致使一些地方水資源不足。

另外,新疆河流水量高度集中在夏季(6-8月),北疆占40%-50%,南疆占60%-80%,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呈現春旱、夏洪、秋缺、冬枯

這也就是說,一年之中,新疆的地表水有將近9個月呈現短缺的狀況

再加上地表蒸發量遠遠超過了每年的降雨量,所以新疆就成了我國水資源最為匱乏的地區之一。

不難看出,解决新疆缺水問題的前提在於“留住水”,而“留住水”的關鍵則在於“治沙

其實,在治理沙漠上,新疆人民群策群力,想盡了各式各樣的方法,如草方格法、工程固沙法、民間法沙法等。

經過實際的檢驗,卓見成效的還是滴灌節水方法,已在塔里木盆地沙漠公路投入使用。

在這條500多公里長的公路上,每隔4公里就設定了一個泵房,總計100多個泵房。

這些泵房通過抽取地下水,來進行滴灌,以維護這條公路兩旁綠化的正常運轉,防止公路被移動的沙漠掩埋。

眾所周知,以色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乾旱缺水,沙漠面積廣大的國家,採用的節水滴灌科技,使它的農業產量幾乎每10年翻一番。

在原本貧瘠的沙漠上,以色列鑄造了屬於自己的奇迹,成了農產品出口大國,同時,還贏得了歐洲“冬季廚房”的美譽。

新疆和以色列的緯度差不多,自然環境相近,我們可以吸取它們的成功經驗,把新疆建成我們14億人口的後花園。

就算新疆沙漠的治理難度更大,也難不倒堅強的中國人:

大山擋路,我們就鑿山;

洪水滔天,我們就治水;

天空漏了,我們就補天;

在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裏,我們與天鬥、與地鬥,從來沒有在任何困難面前低過一次頭。

土話君相信,只要下定决心,勤勞樸實的新疆人就沒有幹不成的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