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砒霜能治病,武大郎恐怕第一個不同意:啥玩意兒?
然而進入20世紀,砒霜開始了它的“洗白”之路,逐漸成為抗癌無數的藝員藥,研究者蜂擁而至。
砒霜,俗稱鶴頂紅,化學名稱是“三氧化二砷”。在它的逆襲之路上,也少不了中國科學家的身影。
一、砒霜或是人類最早的靶向藥
“以毒攻毒”真不是開玩笑的,在我國傳統的中醫理論中,小劑量的砒霜曾被用於治療昏睡症、肺結核和皮膚病。
上世紀七十年代,一比特名叫張亭棟的中西醫大夫發現,在“以毒攻毒”的亂燉中藥中,三氧化二砷對一些類型的白血病有治療效果。張亭棟成為第一個提出“砒霜治療白血病”的醫生,而該藥方被稱為“癌靈1號”。
至此,一個讓人恍然大悟的真相浮出水面:亂燉中藥中的輕粉和蟾酥是毫無益處的毒藥,真正能“以毒攻毒”的是砒霜。
可惜的是,由於種種因素的限制,張亭棟的發現雖然發表了,但影響力很低,幾乎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直到後來,陳竺/陳賽娟團隊通過更加科學的方法,對砒霜的抗癌機制進行深入研究,才取得突破性進展,還獲得了美國血液學會的大獎。
這篇經典文章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研究發現,砒霜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有奇效,臨床上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標準療法是“化療+全反式維甲酸”,而將化療替換成三氧化二砷後,患者的響應率約為100%,2年生存率高達99%。
研究人員表示,砒霜是天然的靶向藥物,可以特异結合在融合蛋白的PML部分,抑制融合蛋白的PML部分功能,最終殺死癌細胞。
這一激動人心的發現讓砒霜“洗脫”了千古罪名,成為精准醫療的功臣。
其實早在1998年,一項發表在《新英格蘭雜志》上的研究就發現,砒霜可以誘導體內的早幼粒白細胞凋亡,使白血球的恢復正常生長,起到抑制白血病的作用。從那時起,國際醫學界就開始認可砒霜治療白血病的作用。
2000年9月25日,美國FDA準予三氧化二砷注射液用於治療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標誌著砒霜成功“洗白”,同時開始對肝癌、前列腺癌、淋巴癌、子宮內膜癌等多種癌症的臨床試驗。
二、沒有止步於“血癌”
2021年6月30日,日本某公司申請將一種有機砷化合物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研究稱,該藥物可干擾細胞線粒體功能,調節信號轉導通路,從而誘導細胞週期阻滯和細胞凋亡,達到理想的抗癌效果。
一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14名患者中有10名獲得緩解,其中1名完全緩解,3名部分緩解。
當然,成為白血病剋星後,砒霜沒有止步,而是給了我們更多的驚喜。
1998年,我國秦叔逵院士的研究就顯示,砒霜可以抑制肝癌細胞株的生長,而且濃度越高、作用時間越長,抑制效果越好。
進一步研究後,2001年,秦叔逵院士給出了更有說服力的證據:經過亞砷酸注射液治療後,29名肝癌患者的緩解率為13.8%,緩解時間為3-28個月不等。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沒有出現嚴重的副作用,生活質量也沒有大幅度下降。
尤其對於中晚期的肝癌患者來說,亞砷酸的總有效率達15.2%,部分出現肝區疼痛症狀的患者在注射亞砷酸液後,疼痛得到顯著緩解。
在另一項全國多中心試驗中,亞砷酸的表現更為優秀。112名晚期肝癌患者經過2個週期的亞砷酸治療後,客觀緩解率為76.5%,中比特生存期為195天,中比特疾病進展時間為97天。
鑒於亞砷酸的有效表現,2004年,我國正式批准亞砷酸注射液用於治療晚期肝癌。在2020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中,亞砷酸注射液也被推薦為肝癌的治療方案之一。
三、砒霜不是中藥,不能吹牛
在治癌方法上,老百姓一直對中醫和西醫存在爭議。其實,中醫和西醫應該是相輔相成。
在古代,砒霜曾被用於治療頑固病。來到現代,無論是白血病還是肝癌,都不能完全說是中醫的功勞,而是中西醫相互影響的成果。
在研究中藥50多年的藥理學專家李連達院士看來,在治癌上,西醫和中醫各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西醫是去邪,簡單粗暴直接消滅癌細胞;中醫的作用只是扶正,增强人體自身的力量。只有兩者有機結合,中醫作為輔助手段,配合西醫,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李院士坦言,單用中藥力量不够,不能根治癌症,咱們要實事求是,不能吹牛。
遺傳毒理學專家程書鈞表示,現時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報告證明中醫、中藥可以治好癌症,或者治癒率有多高。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中醫、中藥確實有調整人體的整體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總而言之,雖然砒霜已被證實可以治療白血病、肝癌等疾病,但與日常使用相差十萬八千裏。我們要明白它是具有劇毒的毒藥,萬萬不能私自服用,以免發生意外。
參考資料:
[1]李院士:用中藥治癌症是不行的,咱不能吹牛,它只有這個用途|院士時間.健康衛視.2021-03-30
[2]速遞|有機砷抗癌療法在日本提交新藥申請,治療淋巴瘤.藥明康得.2021-07-03
[3]萬萬想不到,砒霜居然成了抗癌藝員!?.鳳梨因數.2017-01-2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