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多愛喝酒?
據騰訊發佈的《藍皮書》估計,2021年,中國酒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500億美元,約占全球的一半。而且相比起其他酒類,白酒顯然更受中國人歡迎。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人每年可以喝掉300億公斤白酒,聚會、婚宴、年會等場合上,總少不了白酒的身影。
對於白酒,酒友的心目中有一條“鄙視鏈”,他們認為高度酒比低度酒更好,每日小酌二三兩比偶爾喝醉酒更健康。
一、高度白酒和低度白酒,有何區別?
很多人對白酒的第一印象是度數很高,入口後整條食管火辣辣的。其實白酒也有高度、低度之分,那這兩種有何區別呢?高度酒一定更好嗎?
1、工藝區別
相比較於低度酒,高度酒的生產過程相對容易,成本也比較低,因為低度酒要在已蒸餾好的高度酒的基礎上進行降低酒精度的處理,所以工藝程式會更加複雜。
2、口感區別
口感是很多酒友比較重視的一點,而高度酒的微量成分含量更豐富,比如酯、醛、酸等,囙此口感會相對醇厚一些。一般來說,52°以上的白酒,其香氣更足、酒味更醇厚、餘韻更綿長。但對一些人來說,低度酒口感綿柔、雅致也算是一種優勢。
3、度數越高,危害越大
雖然高度酒在口感上更好一些,但也不能多喝。多項研究都證實,長期過量喝酒可提升咽喉癌、食管癌、肝癌、腸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的患病幾率。此外,過量喝酒還可能引發高血壓、心臟病、肝腎疾病、損傷大腦、骨質疏鬆等多種問題。飲酒的度數越高,攝入的酒精就越多,對身體的傷害也越大。
由上可見,高度酒和低度酒各有優缺點,但不管哪種,其實喝多了對健康都是不利的。
二、偶爾大醉和每天小酌,哪個更傷身體?
大量喝酒不健康,那是不是每天少喝一點,儘量避免喝醉,就會更健康?其實不然。
從2009年開始,研究人員對韓國977萬餘人進行長達12年的追跡,其中9.7%和6.9%的參與者為中度、重度飲酒者。
隨訪直到2017年,最終分析發現幾個重要結論:
1、經常喝小酒的人,新發房顫的風險明顯大於偶爾喝大酒的人;
2、每天喝酒的人,新發房顫的風險比每週喝2次酒的人高41.2%;
3、每次飲酒的飲酒量與新發房顫之間沒有明確的關係,只有1次酒精量超過112g時,新發房顫風險新增。
所以,別再為喝酒找藉口了,即使每天只喝一點,實際上也會給身體帶來傷害。所以,該戒酒時就得戒酒。
三、闢謠:這些解酒方法不可靠
而說到解酒,很多人可能採取了錯誤的管道,尤其是以下這幾種。
·葛根水
《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本草綱目》等名醫著作中,都曾對解酒方藥有過記載,但單獨具有解酒功能的中藥品種很少,比如葛根泡水的解酒作用就很有限。葛根中的大豆苷和異黃酮需要複雜的提純科技才能獲得足够的有效劑量,而單純泡水達不到這個效果。
·蜂蜜水
有研究表明,酒後喝點蜂蜜水可以稍微緩解酒精對胃黏膜造成的損害,可能對肝臟起到一定保護作用,但沒有任何證據證實它可促進酒精的代謝速度,自然達不到解酒的效果。
·濃茶
“濃茶解酒”不知是何時傳出的謠言。在很早以前,《本草綱目》就有記載:酒後飲茶傷腎,腰腿墜重,膀胱冷痛。可見中醫理論也不認可“濃茶解酒”,酒後喝濃茶反而傷身。
現代研究證實,酒後喝濃茶會刺激胃酸分泌,進一步加重對胃黏膜的刺激。茶葉中的咖啡因還會產生與酒精類似的興奮作用,導致心跳加速、加重心臟負擔,對身體不利。
其實嚴格來說,市面上並沒有一種真正的“解酒產品”,想要不那麼容易醉,最有效的辦法是下麵幾個。
方法1:多喝水
喝酒時或喝酒後,多喝一些水,可以稀釋血液的酒精濃度,並加快酒精代謝、從腎臟排出的速度,也能降低酒精帶來的傷害。
方法2:多吃菜
喝酒前可以多吃菜,包括高蛋白食物和蔬菜,這樣既可以延緩胃排空,减慢酒精吸收,還可以形成一道“防護膜”覆蓋在胃黏膜表面,减少酒精對胃黏膜的直接損傷作用。
方法3:不喝酒
不喝酒是最直接有效的“解酒”方法,建議聚餐時以茶代酒、以飲料代酒,從源頭直接切除酒精的影響,自然就不需要解酒。
喝酒對健康不利,不管你是少喝還是多喝,是高度酒還是低度酒,都建議不喝。如果實在要喝,注意掌握好方法,减少喝酒給身體帶來的傷害。
參考資料:
[1]國人每年喝掉300億公斤酒最易引發5種癌.生命時報. 2016-01-18
[2]常喝小酒危害更大!韓國近千萬人研究稱:喝酒頻率與房顫最相關.中國迴圈雜誌.2019-10-18
[3]闢謠|濃茶解酒?不怕你喝多,就怕你多喝!.廣東藥監.2017-08-0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