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昔日荒灘地,今日米糧川

吉林 157℃ 0
摘要:初夏時節,位於大安市海坨鄉的中科佰澳格霖家庭農場秧苗挺立田中,稻田綿延不絕。“這是我們鹽鹼地改良的第一塊基地,過去這片鹽鹼地草都不長,現在這片改造後的水田,有的地塊畝產可達520公斤,接近多年耕種的水田單產水准。”大安市中科佰澳格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潘修强自豪地說。大安市是世界三大蘇打鹽鹼地分佈區之一,全市203萬畝耕地之中,鹽鹼地面積達174萬畝。五年來,已改良鹽鹼地65000畝,昔日的鹽鹼灘變成了“米糧川”。

初夏時節,位於大安市海坨鄉的中科佰澳格霖家庭農場秧苗挺立田中,稻田綿延不絕。“這是我們鹽鹼地改良的第一塊基地,過去這片鹽鹼地草都不長,現在這片改造後的水田,有的地塊畝產可達520公斤,接近多年耕種的水田單產水准。”大安市中科佰澳格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潘修强自豪地說。

大安市是世界三大蘇打鹽鹼地分佈區之一,全市203萬畝耕地之中,鹽鹼地面積達174萬畝。春天白茫茫、冬天沙塵揚,嚴重影響著當地農民的生產和生活。

2016年,潘修强帶領他的團隊,將基地紮根於此,開啟了對鹽鹼地的持續改良和修復。五年來,已改良鹽鹼地65000畝,昔日的鹽鹼灘變成了“米糧川”。

土壤改良“成績”亮眼,讓這個家庭農場多了兩個“身份”——大安市羅錫文院士無人農場實驗站和吉林省大安市袁隆平院士工作站。

6月19日,記者在此採訪時偶遇到農場的一批特殊客人,由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齊紹武、副主任袁定陽帶隊的專家組來此考察學習。

抵達農場後,專家組一行走進稻田,看長勢、問品種,詢問病蟲害防治情况,瞭解水稻產量以及改良後的土壤pH值是否穩定,最讓專家組感興趣的,是農場的智慧管理系統。

在農場的指揮中心,吉林省佰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葛豔俊為大家展示了監測設備如何操作、運行。科技在整個農業生產鏈條中的應用令人驚歎,更令人欣喜,在這裡,傳統農業加速向集約化、精准化、智能化轉變。

講解過後,齊紹武對大安市鹽鹼地改良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大安的鹽鹼地改良成效明顯,為東北地區鹽鹼地改良起到了示範作用。鹽鹼地作為重要的後備土地資源,改良、利用的意義重大,為我國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畧提供了堅實的科技支撐,有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前不久,“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復成立,中心將致力於耐鹽鹼品種選育、土壤改良及產業化研究,這也是我國農業領域首批啟動建設的3家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之一,中心實行“總部、研究中心、區域分中心和試驗站/基地”建設模式,中科佰澳格霖的鹽鹼地改良基地有望成為創新中心的基地之一。

來源:彩練新聞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