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是什麼樣?是大象遷徙的必經之路,動植物繁多

西藏 156℃ 0
摘要:現在的青藏高原上,群山聳立,巍峨雄偉,但是千萬年前的青藏高原,你們知道是什麼樣子嗎?雲南大象北遷之謎還沒有解開,但是我認為大象北遷並不是稀罕事,因為早在2400萬年之前,青藏高原還沒有受到板塊的充分擠壓快速隆起,在當時就有許多大象的祖先經由青藏高原來到我國。當時的青藏高原,是許多生物遷徙的必經之地。

最近,諸多登山探險者又開始準備衝刺珠穆朗瑪峰,8848在他們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現在的青藏高原上,群山聳立,巍峨雄偉,但是千萬年前的青藏高原,你們知道是什麼樣子嗎?

雲南大象北遷之謎還沒有解開,但是我認為大象北遷並不是稀罕事,因為早在2400萬年之前,青藏高原還沒有受到板塊的充分擠壓快速隆起,在當時就有許多大象的祖先經由青藏高原來到我國。當時的青藏高原,是許多生物遷徙的必經之地。

中國科學院的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根據西藏倫坡拉盆地丁青組的西藏琥珀、介形蟲和孢粉化石進行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證明了在4200萬年前左右,青藏高原的地形地貌和氣候就如同現在的雲南一樣,溫暖濕潤且多雨。

此處在當時還生長了許多高聳入雲的龍腦香科植物,此次研究的西藏琥珀就來源於龍腦香科植物。

但是,如今龍腦香科植物只存在於熱帶雨林中,且生活的區域最高海拔僅為1300米,所以在當時的青藏高原地區氣候和海拔和現在截然不同。

從青藏高原出土的琥珀代表了龍腦香科植物的最高緯度分佈位於青藏高原,科學家很久以前就曾提出過龍腦香科植物起源於印度的假說。

現如今,西藏琥珀的發現也從側面證明了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出現擠壓碰撞之後,晚漸新世之前,西藏部分區域確實為熱帶雨林。

但此處海拔高度當時也不會超過1300米,和現在西藏琥珀的產地所處近5千米的海拔高度截然不同。

那麼4000多萬年之前的青藏高原是一片熱帶雨林地區,那2000多萬年之前的青藏高原,又是何種地貌呢?

尼瑪盆地一帶和倫坡拉地區位於班公湖至怒江中段,此處也被科學家認為是青藏高原地區非常重要的構造交界處。

兩個地區在地理位置上相連,沉積運動也受到相同構造因素的影響。所以這些影響也可以反映到當時的動植物身上。

科學家在此處發現了距今約2600萬年前至2400萬年前的晚漸新世地層中的魚類化石,西藏始攀鱸化石。

而現在存在的攀鱸魚都生活在非常暖濕的環境中,平均氣溫為25攝氏度左右,並且分佈的地區都在海拔高度450米以下的區域,但西藏始攀鱸的化石卻出現在海拔高度近5千米的區域,這實在是令人感到非常詫異。

攀鱸和其他魚類較為不同的地方是因為它有一種叫做迷鰓的器官,在其表面上覆蓋著它的呼吸組織細胞,有著許多血管,通過迷鰓的血液可以經由靜脈流轉至心臟。根據這一獨特的構造,攀鱸魚可以在空氣中直接呼吸,也成為可間接上岸的一種特殊魚類。

氣溫對於攀鱸魚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氣溫過低的話,那麼血液就無法回流至心臟,導致攀鱸魚死亡,看來在2400萬年前左右,攀鱸魚想要在青藏高原生活的話,此處就必須非常溫暖和潮濕,海拔也較低。

為了證實科學家的猜想,研究團隊在挖掘攀鱸魚化石的區域繼續挖掘,找到了同等環境下的許多動植物化石。

這些動植物化石也都和攀鱸魚一樣,喜歡在海拔高度450米以下的區域生存,並且都生活在濕熱環境中。其中就包括非常寬大的棕櫚科植物菖蒲,和一些水生植物。

看來滄海桑田這一說法確實有理有據,晚漸新世時期,青藏高原地區的動植物種類及氣候,和現在我國的雲南地區异常相似。

海拔也沒有超過2千米,從印度洋而來的暖濕空氣也能進入到此處,要不怎麼說大象的祖先都將此地作為遷徙的必經之路呢。圖片來自網絡侵聯必删。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