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邊境之爭:持續32天的激烈交戰,打破了印度的大國美夢

西藏 120℃ 0
摘要:獨立後的印度便一直以南亞大國自居,認為印度也應該像英國之於歐洲大陸一樣,充當“話事人”的角色。仍是受到英國的戰略思想的影響,尼赫魯認為,西藏應該成為“獨立國家”,並且作為印度的盟友,成為印度與中國之間的“緩衝國”。24日,中國政府要求停戰,並恢復談判。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歷時32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經過兩個階段的戰鬥,用强大的武力粉碎了印度妄圖成為南亞大國的美夢。

1951年,英軍從印度撤離,這宣告了印度這個國家的完全獨立

獨立後的印度便一直以南亞大國自居,認為印度也應該像英國之於歐洲大陸一樣,充當“話事人”的角色。

於是印度英明的尼赫魯總理,把目光投向了北方的那片青藏高原。仍是受到英國的戰略思想的影響,尼赫魯認為,西藏應該成為“獨立國家”,並且作為印度的盟友,成為印度與中國之間的“緩衝國”。

1953年,印度訪華代表受到了周總理的親切接見,鑒於印度與中國都屬於剛剛建國不久的第三世界國家,且都是人口大國,有著比較相似的國情,而且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周總理還特意向印度使團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理念,來向對方釋放善意。

然而,中國政府的善意,在尼赫魯的眼裡,卻變成了一種軟弱的表現

1959年,印度煽動和支持西藏的原農奴主發動叛亂

這種倒行逆施的叛亂,受盡苦難的西藏人民首先就不會答應。所以並沒有經過太多的流血衝突,叛亂就在談判為主的形式下得到了解决。只是那些最為頑固的分子,最後逃到了印度,尼赫魯政府包庇了他們,並收留了達賴喇嘛

意識到煽動“藏獨”無法實現,尼赫魯便將目光投向了中印之間1700公里的漫長邊境線上。

中印邊境一直沒有正式的劃定,而是按照自然形成的國界來劃定的。所以存在著不少爭議,其中東段的爭議最大,因為這裡在1930年代,英國人曾經偽造了一條名為“麥克馬洪線”的國界線。

按照“麥克馬洪線”的劃分方法,我國的藏南地區將失去9.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相當於兩個臺灣島大小的面積。

1962年10月12日,尼赫魯政府正式向中國宣戰,宣戰藉口就是向中國索要包括“麥克馬洪線”以南在內的1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作戰目標是消滅中國在這些地方的駐軍,將中國軍民驅趕到印度自行劃定的“國界線”以外。

面對侵略,我們黨和政府無法容忍了。毛主席當天連夜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要求中央軍委馬上製定對印反擊的作戰計畫,速戰速決的粉碎印度妄圖侵佔我國領土的陰謀,同時要掌握分寸,不放弃談判的可能性

1962年10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張國華將軍的指揮之下,在東段邊境的克節朗河谷與印度的王牌部隊第七旅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並取得了勝利,活捉了其旅長達爾維準將

23日晚,我軍經過不到4天的戰鬥,非常順利地奪回包括達旺地區在內的所有領土,並進一步拔掉了印度從班公湖畔至巴裏加斯一線30多個據點,徹底切斷了印軍的補給線。

24日,中國政府要求停戰,並恢復談判。但尼赫魯政府對方沒有回應,反而還發佈全國動員令,撤換國防部長,成立戰時內閣,印度進入戰爭的模式。

同時,印度政府還煽動臺灣的蔣介石,希望臺灣方面在印度對中國作戰的同事,抓住機會“返功大陸”。

不過蔣介石非但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反而公開指責印度是赤裸裸的侵略行為,所謂的“麥克馬洪線”是英國人的無恥陰謀,沒有任何合法性。

11月中旬,被蔣介石噴的面紅耳赤的尼赫魯,悍然發佈命令,再次向我軍進行反撲。

面對印度的反擊,中國人民解放軍再次給這個自大的南亞鄰居,上了生動的一課。

11月14日,革命军388團率先發動對印軍的反擊,並在當晚夜襲印方控制的高地,在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之內,就炸毀了印軍近80座碉堡。

18日,革命军切斷西山口的公路,兵鋒直指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平原

阿薩姆平原到印度首都新德里之間無險可守,得到消息的尼赫魯慌了,甚至將總理府遷到了孟買。

面對革命军的兵鋒,印度政府從上到下無不驚慌失措,可是就在這個連首都新德里都岌岌可危的緊要關頭,中國政府卻宣佈撤軍了。自此,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宣告勝利結束。

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歷時32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經過兩個階段的戰鬥,用强大的武力粉碎了印度妄圖成為南亞大國的美夢

時至今日,印度仍然深陷在各種社會矛盾之中,特別是近期的疫情氾濫,更讓這個本就落後的國家更加的雪上加霜了。然而這些都他們是咎由自取,想要扭轉命運,首先要學會反思,學會正視自己的歷史,在歷史的教訓中總結和尋找自己的出路。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