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三國演義》在一些問題上交代不清楚,但是影響又特別大,所以誤導了非常多的人。在黃祖這個問題上,就很容易讓人誤以為黃祖只是劉錶手下的普通將領,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江夏確實是屬於荊州下屬的一個郡,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荊州是一個刺史部,也就是一個監察分區,郡才是漢朝最高一級的行政區劃。郡守是二千石,而刺史早期只是六百石的小官,只是到了中後期刺史部逐漸實體化,刺史的級別才高了。
黃祖是江夏太守,這是朝廷任命的,並不是劉錶任命的。而且,在劉表單騎入荊州的時候,黃祖作為地方豪强出身的郡守,在江夏的勢力已經很大了,不是劉錶重用不重用他的問題,而是他願不願意接受劉錶領導的問題。
東漢是一個特別注重出身門第的時代,越是到中後期,越是重視。黃祖出身江夏黃氏,江夏黃氏在東漢中後期出過許多名人,其中最高的就是曾經擔任過司徒的黃琬,也是當時有名的名臣。從此之後,江夏黃氏就是門閥世家,不是普通士族。
所以,在劉錶到荊州擔任荊州刺史的時候,局勢本身就很微妙,他能穩住局面,已經很不容易了。像黃祖這種家族勢力龐大,又在江夏已經形成了比較强的獨立性的勢力,劉錶能够採用的策略只是拉攏和安撫,不存在他是不是重用的問題。
而且,這種門閥世家在當地會通過聯姻的管道,結成姻親,拉近自己的關係,讓這個關係網越來越龐大。比如劉錶到荊州之後,為了得到當地豪强的支持,娶了蔡夫人為妻,就因為蔡夫人的母親出身江夏黃氏,和黃祖是近親。
諸葛亮跟著叔叔流落到荊州之後不久,叔叔去世,自己帶著年幼的弟弟在荊州生活,最後選擇的妻子也同樣是出身江夏黃氏,這才為諸葛亮拿到了一個進入荊州當地士族的門票,以後就可以順利在荊州出仕了。你仔細琢磨琢磨,黃家在荊州的勢力有多大。
這也是孫堅在進攻江夏的時候,會遭到堅決抵抗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黃祖本身是江夏的豪强門閥,勢力龐大,所以如果孫堅能够擊敗黃祖,那麼就可以拿下江夏,加上之前已經佔據的南陽,就等於袁術可以佔據荊州當時最富庶的兩個郡了。
也正是因為蔡夫人不僅本身就出自荊州當地門閥世家,而且還有江夏黃氏的關係,所以劉錶在考慮接班人的時候,才會廢長立幼,將幼子劉琮立為繼承人,而沒有讓年紀更大的劉琦去接班。因為劉琮背後是蔡氏、黃氏這樣的當地豪强,而劉琦沒有根基,缺乏聲望,就算劉錶讓他繼位,他也坐不穩。
《三國演義》中塑造了一個劉錶懼內的形象,其實並不是因為劉錶懼內,劉錶是什麼呢?可是自己私自祭過天的,有不臣之心,怎麼可能會害怕一介女流?如果說他懼內,那只能說明他不能和夫人鬧翻,因為他知道和夫人鬧翻的後果很嚴重。
事實上,劉錶單騎入荊州,並沒有什麼自己的嫡系鐵杆勢力,所以他在荊州主要就是搞各種平衡來勉強維持住局面不亂而已,所以,他重用的也都是當地的門閥世家的人,比如他的謀士蒯越,也同樣是大家族。饒是如此,還出現了長沙的張羨之亂。
當然,反過來說,也正是因為黃祖的獨立性比較强,所以劉錶對黃祖和江夏的態度也比較曖昧。在孫堅以及之後的孫策和孫權先後進攻江夏的時候,劉錶早先還曾派兵支援,但後面就漸漸地不怎麼搭理了,就看著黃祖自生自滅,這也可以說明黃祖和劉錶之間的關係並不和睦。
曹操不喜歡當時的公知禰衡,就派人把他送給了劉錶,劉錶也受不了禰衡嘴炮,又轉手把他送給了黃祖。黃祖果然毫不客氣,就直接把禰衡砍了。禰衡當時也算是全國聞名的名士,曹操和劉錶不願意背這個惡名,黃祖就毫不忌憚地做了這個得罪人的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