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肝義膽,匹馬嘶回千裏月;武略文韜,單刀笑指一江風。“——關公廟對聯
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與孔子的“文聖”齊名被尊為“武聖”,被稱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他就是關羽關雲長。
曹操曾這麼評估過關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當初關羽為讓劉備先走,自己卻被曹操所俘虜,曹操念起英武想要招降,關羽為了照顧劉備的妻兒假意周旋,但實際大家都知道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最終曹操也只能無奈放他回去。
關雲長重義氣的事蹟自古流傳,尤其是在軍隊中更是廣受傳頌,庹(tuǒ)長髮正是因為團長易祥給他講的那一出出《三國演義》的故事,付出了整整60年的守候。
事情還得從1938年講起。
庹長發的老家位於重慶市東南部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區內,因為家裡窮,所以只能以給人放牛為生。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但戰事一直集中在東部以及中原地區,重慶並未受到太多炮火襲擊,囙此為了生存庹長發還是跟往常一樣每天上山放牛。
萬萬沒想到1938年的某一天,年僅14歲的庹長發在山裡喂牛時卻被部隊看中,“拉壯丁”去打仗了!大多數百姓都對打仗避之不及,碰到這種拉壯丁的事肯定早就愁眉不展了,但庹長發倒不是很在意,在他看來反正自己家裡條件太差,可以說是村裡最窮的一家,能够去當兵給家裡省一份口糧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幸運的是因為庹長發太小,大家也不好直接喊他上前線,於是給他安排了個給團長當勤務兵的工作。庹長發的團長姓易,叫易祥,那個時候能當長官的很多都是軍校出生,易祥正是黃埔軍校十四期生。
易祥有文化,也挺照顧庹長發這麼個“小孩兒”,不僅在戰場上救了他好幾次,還沒事教他認認字,給他講故事。庹長發最喜歡聽易祥講《三國演義》,他為三國時的諸侯爭霸而熱血沸騰,也為關雲長的義薄雲天而動容,他想要當關羽那樣重情重義的好漢。
戰爭一直打啊打,從1938年一直打到了1949年,易祥撐不住了,上面安排他們抓緊時間轉移到海峽對岸去。當時每個軍官都有三個可以攜帶同伴的名額,易祥思索再三,决定帶走更加重要的副官們。
易祥逃跑前鄭重地將自己的妻子陳淑珍跟兩個孩子託付給庹長發,他知道庹長發此人重情重義。果然,庹長發面對易祥的託付非常上心,戰爭結束後他甚至家都沒回,而是護送陳淑珍跟兩個小孩一路回到了湖南邵陽老家。
庹長發本來打算安置好陳淑珍三人,給他們找好住處,等易祥那邊來接他們後就立刻回到彭水老家;但世事難料,沒想到之後兩岸就斷了聯系,易祥一去不回,只留陳淑珍孤兒寡母。其實庹長發已經盡到了應盡的責任可以回家了,但如果他這個時候回去的話,陳淑珍孤兒寡母,之後的生活還真不好說。
庹長發又想起了10年間易祥的數次救命之恩,想起了關羽的種種事蹟,他歎了口氣,將自己的思鄉情緒埋在了心底,從此留在了湖南,一直守著陳淑珍。他守過了三年自然灾害,守過了最艱苦的那段時光,一直守到了1979年改革開放,海峽兩岸終於能够通信了。
可這信寄來的不是喜訊,而是等待的落空!那個時候逃到對岸的軍官們很多都重新結婚生子,易祥也是其中之一,他以為庹長發會回家,以為陳淑珍會改嫁,萬萬沒想到幾人等自己一等就是幾十年。
易祥又羞又愧,可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易祥只能寄來一些錢財,勸庹長發跟陳淑珍乾脆結婚算了。庹長發驚呆了,他照顧陳淑珍是出於兄弟情義,是出於對易祥的尊敬,怎麼可能娶陳淑珍呢?
後來易祥去世了,再後來庹長發守了60年後陳淑珍也去世了,只剩庹長發一人孤苦伶仃,孑然一身,無子無女無妻。他曾回去探過親,可是戰亂年代誰又會一直呆在原處?他的父母不見了,弟弟們也不見了,只剩他一個人。
陳淑珍的兩個兒子看不下去了,之前一直沒那個條件,也沒那個機會,但眼看庹長發也要慢慢不行了,他們决定一定要幫這個照顧了自己跟母親一輩子的老人找到親人,哪怕只是親人的一絲下落。
2016年,在有關部門以及網友們的幫助下,兩個兒子終於在重慶彭水幫庹長發找到了親人,這個時候庹長發已經91歲,身體已經快要不行了。但讓人難過的是,找到的時候庹長發的三弟已經去世一個月。
一個月啊,就晚了那麼一個月,據三弟的子女說,去世前老人還在心心念念著自己那離家去打仗的大哥……3個月後,庹長發老人也離開了這個塵世間,他聽了關雲長的故事一陣子,卻守著這股義氣守了一輩子。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