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為什麼不繞開城池,而非要一個個的攻破?
《孫子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最高明的軍事戰略,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其次是利用外交手段,衝突無法解决,再出兵進攻。在古代,戰爭中最消耗人力、物力的,就是攻城戰,守衛一方可以以逸待勞,而進攻一方往往傷亡極大。在很多情况下,面對堅固的城池,軍隊為何不繞開城池,而非要攻破呢?
《孫子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最高明的軍事戰略,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其次是利用外交手段,衝突無法解决,再出兵進攻。在古代,戰爭中最消耗人力、物力的,就是攻城戰,守衛一方可以以逸待勞,而進攻一方往往傷亡極大。在很多情况下,面對堅固的城池,軍隊為何不繞開城池,而非要攻破呢?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集結了其所部能調動的所有兵馬,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部眾,共計十五萬大軍,號稱二十萬人,正式於範陽起兵,安史之亂爆發。李隆基開始還有點懷疑,後來就震驚了,到最後竟不敢相信——自己萬般寵倖的安胖子不僅反了,而且還挺能打。形勢已經十分緊急,必須立即採取有效行動,擋住進逼的叛軍前鋒。十一月十六日,入朝述職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抵達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