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出臺大模型賦能製造業方案已有30餘款大模型通過備案重型裝備鋼鐵石化企業躍躍欲試

上海 16℃ 0
摘要:

  記者李曄

  經歷“百模大戰”,AI大模型今年迎來應用爆發元年,場景多集中於金融、醫療、辦公、娛樂等,工業領域少有問津。不過,這一局面正被老牌製造工廠率先打破。記者近期獲悉,某重型裝備企業嘗試將製造流程中多變數任務的分析與折開交給AI Agent(人工智慧體)。此外,振華重工、大型石化企業等也已經或計畫把製造覈心環節託付大模型。

  重型裝備如發電設備,有著鮮明的邊設計、邊採購、邊生產“三邊”特性,這意味著,每一次改動都會引發工藝、採購、研發、質量等部門數十個環節的連鎖調整。過去,有效管理這一複雜過程,需依賴資深老法師進行任務分析和折開,再將調整指令分發至各環節並確保執行到位。而今,這一困擾製造業多年的棘手問題,已由“數位化老法師”代為解决——它由製造業數位化管理變革服務商羚數智慧度身打造,其底座來自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的多語千億參數基座模型書生·浦語。

  羚數智慧首席執行官郭文蔚介紹,人工智慧體能力堪比老法師,其秘訣在於對領域知識和行業知識的深刻理解。羚數智慧團隊多來自霍尼韋爾、博世、西門子等製造業巨頭,“客戶基於對我們的信任,願將精准的工業數據貢獻出來,用於科技共創。同時,我們也能迅速與老法師保持同頻,從而將他寶貴的製造業經驗轉化為科技手段。另一方面,借助書生·浦語大模型對高品質工業語料的訓練,我們得以打造具有專業記憶力、高效計畫力、可自主調用相應系統且能自動執行操作的人工智慧體,還可多線作戰”。

  據悉,人工智慧體尤其適用於需多部門協同且對生產質量、成本、交期有嚴格控制的企業。如振華重工,其海外交付項目眾多,每個項目都可能包含多種不同型號的產品,如場橋、輪胎吊、鋼結構等,每個產品都需經歷工藝設計、國內外採購、多工序生產製造和品質控制及發運環節,各環節緊密協同、嚴密配合。由於振華重工同時並行數百個項目,要實时掌控和預測每個項目每道環節的進度與風險,涉及員工數千名,難度極大。而經過訓練的人工智慧體,則可觸及和跟進龐大項目中每個角落的資訊,並以超長上下文對話的管道實現對答如流。近期,羚數智慧與上海振華重工基於書生·浦語大模型打造的集團級ETO(面向訂單設計)製造交付場景Multi-Agent(多工智慧體),已入圍2024世界人工智慧大會SAIL獎(卓越人工智慧引領者獎)前30比特。

  鋼鐵、石化等流程工業同樣躍躍欲試。如化工鍋爐,因涉危化品,存在安全事故風險,但鍋爐操作師深諳各項名額,極少出錯。可惜他們年紀漸長,後續人才面臨凋零。記者獲悉,上海石化企業正探索採集高品質工業語料並進行標注,探索將老師傅的寶貴經驗轉變為大模型可執行的標準作業流程。

  事實上,化工、集成電路等行業每天都在產生海量高價值數據,卻極少被標注、規整和向量化。這令上海流程智造公司董事總經理賀仁龍有些著急。他介紹,在洋山四期無人碼頭,橋吊司機而今坐在百公里外的操控室便能“隔空取箱”,但如果採集橋吊司機遠程操控集裝箱的動作數據並“喂”給大模型進行訓練,今後就能實現真正的集裝箱無人抓取,其邏輯與特斯拉用於電池裝配的人形機器人“擎天柱”相同。

  截至本月中旬,上海已有34款大模型通過備案。“大模型與工業企業應雙向奔赴,大模型可在製造場景中收穫真正高品質語料,製造領域專家則可扮演大模型訓練師的角色。”賀仁龍說,大模型介入製造的效益是可計算的。“由此,我國製造業因人力等要素成本高企而向東南亞等地轉移的可能性有望被消解。上海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5%以上目標也有了實現路徑。”

  製造業才是AI大模型應用的主戰場。據透露,上海正醞釀出台大模型賦能製造業發展相關方案,預計下半年發佈。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