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教授張家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海南 4℃ 0
摘要:6月25日一早,拿到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的證書,海南大學教授張家超立即從北京飛回了海南:“說實話,作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拿到全國科技領域最高榮譽獎,我真的很激動,但眼下學院還有許多行政工作、教學科研任務等著我,一刻也不能耽擱。

海南大學教授張家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把熱帶益生菌搬上老百姓餐桌


張家超坐在電腦前指導團隊成員進行儀器操作。受訪者供圖

海南日報記者邱江華

6月25日一早,拿到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的證書,海南大學教授張家超立即從北京飛回了海南:“說實話,作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拿到全國科技領域最高榮譽獎,我真的很激動,但眼下學院還有許多行政工作、教學科研任務等著我,一刻也不能耽擱。”

今年38歲的張家超,是海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熱帶多糖資源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副主任,他參與的《優良乳酸菌種質資源挖掘與產業化關鍵技術創制及應用》項目獲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獲獎是一種認可,鼓勵我們做科研要守得住初心、坐得住‘冷板凳’,同時也要選准科研方向,做有用的科研,國家需要什麼、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談起獲獎感受,張家超說。

2015年,博士畢業的張家超入職海南大學,開啟了熱帶益生菌的研究之路。“隨著百姓生活水准提高,人們愈發關注食品營養健康,普遍意識到益生菌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張家超說,海南熱帶益生菌資源非常獨特,也很寶貴。

不過,彼時“熱帶益生菌”對很多人來說還是比較冷門的詞彙。有同行問起:“究竟什麼是熱帶益生菌?”張家超甚至有些心虛,怕講不明白,但這同時也提醒了他,要把熱帶益生菌研究領域做透,讓所有人熟悉和認可。

他瞭解到,海南一些地區百姓有製作發酵食品的習慣,比如發酵蔬菜、魚茶、肉酸、蝦醬、蟹醬等,這些發酵食品裏保存著海南獨特的微生物資源,從中可以篩選到具有良好益生功效的熱帶益生菌。為此,張家超常常開著一輛小車,跑到海南各市縣的偏遠村落,尋找傳統的發酵製品。

語言不通、山路崎嶇、樣品轉運不暢、實驗多次失敗……這些年,張家超遇到的困難無數,但他說,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在科研領域紮得更深。從一個人單打獨鬥,到組建起40餘人的科研團隊,張家超團隊建成了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熱帶益生菌資源種業庫,可以實現3個小時以內從全島任何地方將樣品轉運回實驗室。

同時,近年來,張家超作為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的SCI論文達70餘篇,他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2項,申報的“益生菌與腸道菌群互作效應及機制”項目,還獲得了2022年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專案資助。

“做有用的科研”,也是張家超始終堅持的原則。現時,其團隊40%的力量在做基礎研究,60%的力量則在進行產業體系的成果轉化,積極將實驗室科技轉化成實際生產力,將益生菌製劑應用到農作物和醫療健康領域,讓更多百姓獲益。

(海南日報海口6月26日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