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持續推動消費環境提質陞級,打造“放心消費在海南”金字招牌

海南 5℃ 0
摘要:消費者打開手機掃一掃,商戶的信用積分、投訴記錄、誠信承諾等資訊一應俱全。前不久,湖北遊客李平逛至三亞第一農貿市場時,一眼注意到了各攤位前掛著的“商戶信用星級”牌。

我省持續推動消費環境提質陞級,打造“放心消費在海南”金字招牌
在海南,消費不用擔心“開盲盒”


6月21日,兩名海口萬佳家實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和顧客交流。海南日報記者張茂攝

海南日報記者李夢瑤

消費者打開手機掃一掃,商戶的信用積分、投訴記錄、誠信承諾等資訊一應俱全。

前不久,湖北遊客李平逛至三亞第一農貿市場時,一眼注意到了各攤位前掛著的“商戶信用星級”牌。“信用分還挺高,就選這家了。”在“碼”上篩選一番後,她放心地選擇了一家信用良好的海鮮排檔進行消費。

信用賦能,倒逼商戶誠信經營,也讓消費者消費更放心。

以開展“放心消費在海南”創建活動為抓手,近年來,我省創新建立“線上承諾+星級評估+智慧監管”模式,“零容忍”整治市場監管領域消費欺詐行為,健全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持續推動消費環境提質陞級。

“盲選”變“明選”

明白消費不“踩坑”

買東西、選飯店,怕“踩坑”?這讓海口市民吳範養成了消費前先看商家評分的習慣。

“但現在不少網絡點評類平臺都存在‘刷好評’的現象,有時選擇的店鋪明明‘好評如潮’,親身體驗後才發現貨不對板。”吳範直言,消費者在無法獲悉商家更多資訊的情况下,做出購買選擇如同“盲選”。

“盲選”能否變“明選”?“放心消費在海南”創建活動,讓消費者擁有“慧眼”。

自2023年11月以來,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市場監管系統行風建設三年攻堅專項行動為契機,不斷優化放心消費創建模式,在全國首創建立“線上承諾”“星級評估”“信用+智慧監管”相結合的放心消費組織培育模式。

“經營主體通過放心消費‘星級評估’後,即可獲得市場監管部門賦予的‘放心消費信用碼’,消費者掃碼便能瞭解經營主體的信用及放心消費星級情况,擇優選擇。”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此一來,消費者得以實現明明白白消費。

掃碼知信用,一方面讓消費者擁有“慧眼”,另一方面也倒逼商家規範自身行為——

市場監管部門對“星級放心消費組織”實时動態監管。對不履行承諾、侵害消費者權益等行為的經營主體,將予以摘牌降級,結果納入其信用記錄、進行分類監管。

“廣場內入駐有近200家商戶,自2022年底成為放心消費商圈以來,我們便聯合商家通過實行承諾7天無理由退換貨、先行賠付機制等舉措,不斷優化消費環境。”海南萬佳家居裝飾廣場副總經理吳雄介紹。

從一店到一街,從一區到一市,如今,海南放心消費承諾組織數量以月增長量過萬家的增速快速增長,全省累計已培育23個放心消費商圈、7.5萬家放心消費承諾組織,海口騎樓老街、三亞68美食城等一批放心消費示範標杆正“串點連線成面”,誠信經營理念蔚然成風。

消費欺詐“零容忍”

消費糾紛快化解

1月19日,吳某某在三亞市第一農貿市場附近向一名消費者銷售櫻桃的過程中,使用作弊秤具進行稱重,第一次稱重顯示為3斤,再次使用該秤具稱量顯示重量為2斤。

接到投訴後,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立即展開聯合調查。經查發現,當事人採取作弊手段稱量商品造成短斤缺兩。隨後,執法部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警告,罰款3萬元。

“零容忍”,這是海南對消費欺詐行為一以貫之的態度。

近年來,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反消費欺詐規定》,先後組織開展旅遊消費市場專項整治、海鮮市場缺斤短兩、“守護消費”等專項執法行動,並推行“紅黃牌警告”“一戶一碼”信用監管、使用物聯網電子秤等做法,持續構建長效嚴管機制。

來自省市場監管局的資料顯示,2023年,我省先後組織開展旅遊消費市場專項整治、海鮮市場缺斤短兩、“守護消費”等專項執法行動,查處消費欺詐類案件701宗,罰沒831萬元,曝光典型案例53個,市場秩序不斷規範。

“與此同時,我們還持續推行線上解决消費糾紛(ODR)制度,不斷健全完善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先行賠付、線上解决消費糾紛等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並在全省建立消費維權服務站、消費維權綠色通道563個,快速有效化解消費糾紛。”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5月,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受理社會公眾訴求20.58萬件,同比下降21.73%,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50萬元,消費者滿意度不斷提升。

(本報海口6月23日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