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顧泳通訊員朱恬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腫瘤外科團隊在肝癌診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為36歲多發結腸癌肝轉移患者實施了全球首例“廢棄肝”肝移植聯合ALPPS術(聯合肝臟分隔和門靜脈結紮的二步肝切除術)。這一創新手術不僅為患者帶來希望,也為解决供體器官緊缺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去年2月,陳女士被確診為結腸癌肝轉移,在接受了12次化療後病情依然嚴峻。去年8月,在中山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許劍民教授團隊的精心治療下,陳女士成功接受了結腸原發灶切除手術,隨後進行了新一輪的16次化療和1次介入化療栓塞治療。
此時,遍佈肝臟的轉移灶已對化療藥物逐漸產生耐藥性,傳統治療手段無法奏效。若不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陳女士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病情繼續惡化,這對擁有兩個孩子的母親來說,無疑是沉重打擊。
面對這一難題,肝腫瘤外科團隊經過深入研究,决定採用一種全新的手術管道——“廢棄肝”肝移植聯合ALPPS術。這種創新的手術方法巧妙地將“廢棄肝”肝移植與ALPPS科技完美結合,一周內通過二次手術實現了全肝切除,徹底清除腫瘤。
經過嚴格倫理稽核、充分術前準備,在中國科學院院士樊嘉教授的指導下,由周儉教授帶領黃曉武教授、史穎弘教授、王曉穎教授、王征主任醫師、丁振斌主任醫師、肖永勝副主任醫師、賀軼鋒副主任醫師和宋康副主任醫師等肝外科團隊,成功為陳女士實施了前所未有的創新術式。
整個手術分為兩期:一期手術中,醫生精確地離斷了患者的左右半肝,並切除了佈滿10枚轉移瘤的左葉病肝。緊接著,精巧地移植入一片廢棄的部分左葉肝臟(原本“廢棄無用”的肝臟來自同期行肝尾狀葉良性腫瘤切除時為確保手術安全而切除的部分左葉肝臟)。移植完成後,再細緻地結紮了病肝門靜脈右支。整個過程中,由於植入的肝臟十分嬌嫩,手術團隊需要精確測算並調節門靜脈左側血流量及壓力,確保二期手術的順利進行。
術後短短一周,陳女士植入體內的廢棄肝臟迅速生長,體積增大了約70%,長大的“廢棄肝”完全能够勝任患者肝臟生理功能。手術團隊當即進行二期手術,成功切除了陳女士體內殘留的右側病肝,術中醫生發現這片病肝上竟藏匿著23枚轉移瘤!在麻醉科主任繆長虹教授、周荻副主任醫師團隊和手術室倪曉雲護士長等護理團隊的精准護航,以及肝臟外科監護室王婷主任、楊柳曉副主任醫師、黃俊峰主治醫師團隊精心醫護下,整個手術過程順利完成。
術後,陳女士各方面恢復情况良好,腫瘤標記物CEA從3000多迅速降至正常值2.9,術後21天又接受了腫瘤內科劉天舒主任和結直腸外科許劍民主任一起討論製定的預防性化療,順利出院。
面對這一堪稱奇迹的轉變,陳女士激動萬分:“感謝中山醫院的專家團隊和無私奉獻廢棄肝臟的好心人,是你們給了我新的生命!”
據悉,肝臟是結直腸癌常見的轉移部位之一。對於許多無法進行根治性肝切除術的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而言,肝移植成為一種可能帶來生存獲益的治療管道。經肝移植治療後,患者的生存率顯著提升。ALPPS術是近年來針對肝臟腫瘤數目過多或體積過大且腫瘤切除後剩餘肝體積不够的患者新發展的肝切除術式,它通過兩個階段的手術操作,顯著提高了手術切除率。
據介紹,此次創新的“廢棄肝”肝移植+ALPPS術的成功實施,為肝癌患者的肝移植提供了新的供肝選擇方案,有效突破了肝源嚴重短缺的困境,為晚期肝癌患者帶來治癒希望。另悉,中山醫院每年進行肝臟切除手術的患者超過7000例,為世界肝臟手術數量最大的肝臟外科中心,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國際領先。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