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鐘菡張熠
又是一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伊朗導演雷紮·多爾米希揚還記得10年前那個美妙的夜晚。當時,他憑藉影片《我沒生氣!》連中三元,一舉斬獲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三個獎項。“對我來說,這是非常難忘和美好的回憶。”10年後,他又回到上影節,在6月19日舉辦的亞洲電影沙龍上,向觀眾分享了這一段與“亞新”的往事,“當年拿著亞新的獎金,我去做了下一部電影。上海國際電影節鼓勵新人的成長。”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22比特評委會成員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共展映來自64個國家和地區的461部影片,見證了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正如评审周迅所說:“愛電影的人可以看到很多平常看不到的電影,來自海外的電影人也能更深入瞭解中國。”
電影是一種溝通的語言
上海國際電影節以影會友,來自世界各地的影片用不同的電影語言敘述著豐富多樣的文化。在金爵獎主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陳英雄看來,電影就是一種相互溝通的語言,“我試著用這種語言來跟大家交流。我是亞裔,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裏,有同樣的路徑接觸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國家。我們要用開放的心態面對這個世界。”
陳英雄說,自己不會經常看電影,但上海國際電影節給了他和同行、電影人、朋友們一起集中精力看電影,並進行集中討論的機會,“這確實是我的榮幸”。和他有同感的還有梁家輝,去年,他主演的《我愛你!》作為第25届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片亮相;今年變身评审,他在倍感壓力的同時,也覺得是很重要的學習機會:“上海是中國電影的搖籃都市,通過上海國際電影節能够認識很多海外製作人、演員,還能一起交流,見證電影行業新趨勢。”
“讓大家更多地瞭解中國,中國也能更多地去瞭解世界,電影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開幕論壇上,導演李少紅感歎,“電影語言是國際化的,是一種來自心靈的語言,這種語言是共通的。”
對澳大利亞评审洛夫·德·希爾而言,如果用一個詞概括他在電影之城的期待,就是能够和“電影結合在一起”。“大家問‘什麼是電影’,電影是世界性的、全球性的,這就是它的一種詮釋。”
推出更多“亞洲電影”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亞洲新人競賽單元迎來自創辦後的第20個年頭。作為亞洲新人獎創辦時的元老,製片人沈暘還記得當年創辦這一獎項時的迫切心情。“2003年,我們去釜山電影節出差,一去就是十天。”到釜山後,她很受“刺激”,“我當時的感受是,這麼一個小漁村,竟然可以把電影節辦得如此紅紅火火。”
次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亞洲新人單元正式創辦,以扶持亞洲電影新生力量,激發亞洲電影多元活力為己任。沈暘認為,這關乎一種話語權的建立。“21年前,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正在飛速發展,各種可能性蓄勢待發。無論是都市的底氣,還是中國電影產業的規模,都給我們信心和責任感。”
“你好,我是岩井俊二。”作為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常客,日本導演岩井俊二用中文和現場觀眾打招呼。2018年,他自編自導其首部華語電影《你好,之華》,這部電影的主演周迅今年是金爵獎评审之一。“這次合作,從頭到尾都非常順暢。”在岩井俊二看來,海外合作是特別寶貴的財富,“未來我們肯定能跨越國界,進行更好的合作。”
在這個難得的平臺上,電影人從不錯過現場合作邀約的機會。在亞洲電影沙龍上,曾和陳思誠合作過《唐人街探案3》的製片人、導演、編劇、作家川村元氣說:“我們不一定要分中國製作或日本製作,我更願意稱它是‘亞洲製作’。”坐在一旁的阿裡影業總裁李捷接過話茬,向岩井俊二和川村元氣發出邀約:“希望用日本的製作團隊,再加上中國觀眾市場的優勢,做一部亞洲電影,不拘是什麼題材。”
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平臺上,這樣毛遂自薦的例子還有很多。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在金爵评审見面會上,身為法國導演的陳英雄表示希望通過拍攝電影促進中法文化交流,“我對中國非常感興趣,我非常渴望和中國演員合作”。話音剛落,一旁的周迅立刻接招:“導演、家輝哥和我已經可以創造一個故事了,我們可以更加深入交流。”梁家輝對此十分認同:“我們通過電影進行文化交流,電影語言裏沒有國家之間的隔閡,我們這些人就可以做一個很好的劇情片。”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