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發展調研行|老工業基地起“新”篇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徐州打造全省高品質發展強勁支點

江苏 30℃ 0
摘要:夏日彭城,熱情似火,千帆競發。在位於徐州經開區的江蘇威拉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倉儲車間,AGV機器人正在錯綜複雜的通道中穿梭,精准地將貨物運送到指定位置。從零起步,到躋身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創新是威拉裏跨越發展的關鍵字之一。

夏日彭城,熱情似火,千帆競發。在位於徐州經開區的江蘇威拉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倉儲車間,AGV機器人正在錯綜複雜的通道中穿梭,精准地將貨物運送到指定位置。從零起步,到躋身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創新是威拉裏跨越發展的關鍵字之一。

近日,記者跟隨“高品質發展調研行”江蘇主題採訪團走進徐州,這座昔日老工業基地“新”意盎然,一個個創新產業集群攀高逐新,一個個創新平臺動能澎湃,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打造全省高品質發展強勁支點積累充足底氣。

產業轉型,夯實發展之基

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重型”)底盤車間裏,電子大屏上實时顯示著生產線各工位的生產資訊。“5G網絡覆蓋全工廠,我們可直接從覈心設備獲取數據,實时瞭解設備狀態。”徐工重型信息化總監李忠福介紹,5G平臺還在服務用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用戶回饋設備出現故障時,總部科技人員能通過監控系統,分析具體參數、排除故障,實現快速服務。

實施“智改數轉網聯”,是推進產業轉型的重要路徑。通過實施“智改數轉網聯”董事長“一號工程”,徐工重型已建成行業首個5G智慧工業園區和5G全價值鏈智慧工廠,建立由10條智慧產線組成的4個智慧車間,關鍵設備數控化率100%,設備綜合利用率提升53%,研發週期縮短32.6%,生產效率提升39.1%,運營成本下降21.4%。

“鏈主企業作為產業鏈的‘領頭雁’,是一個地區產業轉型陞級的重要變數。”江蘇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張華在調研中感受到,徐工重型通過“智改數轉網聯”改變了原先的生產流程、業務流程等,實現從“製造”到“智造+服務”的轉型,同時帶動了整個徐州工程機械集羣的成長。

以工程機械為代表的傳統產業,是徐州“不能放弃、全力守護”的家底。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徐州把數位化、網路化、智能化作為推動傳統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凝心聚力打造工程機械“一號產業”,推動其入選首批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羣。

位於沛縣經開區的珀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傳統鋁輪轂生產企業。該企業通過建設行業第一條高噸位全自動直鍛鋁車輪生產線,成為省級智慧製造工廠,研發週期縮短1/5,運營成本降低1/5,生產效率提升近1/4,入圍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數據是强有力的證明,去年徐州企業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9.4%,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生產設備數位化率分別提升至66.9%和63%,全市數字經濟覈心產業營業收入達1200億元,同比增長45.7%,上雲上平臺企業突破1萬家,數位科技不斷催生新興產業的新突破。

今年是徐州數字經濟“三年行動計畫”的第三年,徐州持續以“網聯”放大“智改數轉”效應,助力促進“數實融合”。徐州市數據局牽頭建立數字經濟企業類別庫、省級及以上開發園區企業庫等5個資料庫,新增錄入一季度數字經濟覈心企業797家(規下)和1394家(四上),為各板塊數位經濟發展培育新動能提供數據支撐。

創新賦能,啟動向新引擎

近日,江蘇威拉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劉爽博士團隊帶來好消息,成功研發出增材製造用鑄造高溫合金粉末資料V-IN738,解决了IN738列印易開裂“卡脖子”問題,填補了相關領域國內空白。

近年來,該公司以“小而美、高精尖”為價值導向,堅守核心技術研發主航道,進行專項科技攻關。如今,企業實現覈心粉末產品國產,覈心制粉裝備完全自主可控、成套裝備及關鍵零部件自主化率100%,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作為徐工G2代全系列產品的代表,XCA4000輪式起重機解决了中國風電行業現時存在的三大痛點——吊裝高度匹配度、工作安全可靠性、重載轉場能力。徐工重型副總工程師張正得介紹,企業累計投入千餘名工程師進行G2代科技平臺開發,現時已擁有21項核心技術,掌控31項零部件,攻克30項難題,形成11項原創科技,全產品線達到行業領先水準。

調研期間記者注意到,“自主研發”“填補國內科技空白”“突破‘卡脖子’難題”等是高頻詞,這是徐州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內在驅動的生動體現。

前不久舉行的徐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會指出,要抓牢科技創新牛鼻子,强化重大科技戰畧落地見效,提升科創平臺能級水准,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建設區域人才强市,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科創中心,著力構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強勁引擎。

科創平臺是孕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創新載體。徐州統籌推進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和徐州科創圈建設,打造雲龍湖實驗室、高端工程機械製造業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臺,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與支撐能力。

以提高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水准為目標,徐州注重科創平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運用,並瞄準產學研協同創新,不斷深化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助推產業轉型陞級。

去年底,徐州市人民政府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定,未來雙方將共同致力於培育一批國際一流研究所、孵化轉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解决一批產業重大技術難題、引進培養一批產業創新人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通院地政策通道。

前瞻佈局,彙聚澎湃動能

“駕駛員長時間在隧道開車,怎樣使其避免因視覺疲勞而發生危險?針對在地下工作的礦工等群體,如何保證其身心健康?”在雲龍湖實驗室深地環生平臺硐室,實驗室主任李曉昭指著環境艙裏一具“暖體出汗假人”向記者介紹,假人類比了人體散熱、出汗、呼吸、運動等生理特徵,能够測試出在高溫、高濕的地下環境裏,人體各項生理參數的變化。

“對於需要長期在地下工作或者生活的人而言,這些數據能够為研發更加舒適安全的穿戴裝備提供參照。”李曉昭說,實驗室還將持續攻關深地前瞻科技,加快深地空間精細探測、智慧建造等關鍵產業化科技研究,加快深地空間儲氣、儲熱、儲油、儲廢、儲能等關鍵技術攻關,推動深地未來產業發展。

張華認為,雲龍湖實驗室聚焦深地領域基礎研究,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起到夯實基礎的作用,支撐江蘇徐州做好“資源枯竭型都市轉型發展”這篇大文章。未來,雲龍湖實驗室這些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戰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基礎研究將賦能未來產業。

瞄準“萬億之城”的目標,徐州於今年年初製定《徐州市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和《徐州市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亮出未來產業發展“計畫書”“行動錶”。

根據《指導意見》,徐州將加快培育氫能與新型儲能、深地空間利用、第三代電晶體、細胞和基因技術、通用人工智慧5個成長型未來產業,謀劃佈局零碳負碳、前沿新材料、虛擬實境、生物育種等前沿性未來產業,到2025年,“5+X”未來產業體系初現雛形。

“項目全部投產後將成為國內鈦錳系金屬固態儲氫材料市場產業化的唯一企業。”中電工研(徐州)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車間首長吳童介紹,鈦系金屬固態儲氫材料、裝置,具有安全、低壓、高密度的優勢特點,解决了氫氣規模化存儲的安全問題。現時,該項目已實現60噸金屬儲氫合金、2臺組裝1000標準立方米金屬固態儲氫集成模塊產能,預計2024年產值可達1億元。

記者注意到,《行動方案》設定省級前瞻技術研發項目、未來技術應用場景、未來產業“鏈主”企業等15項名額,實施技術攻關、中試孵化、產業培育等八大行動,推動未來產業成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量。

作為全省唯一肩負老工業都市振興和資源型城市轉型雙重任務的都市,下一步,徐州將以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為引領,今年起將實施“徐州科創圈”建設三年行動,促進“四鏈”深度融合,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夯實產業根基、積蓄發展動能,確保2025年工業規模過萬億,加快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都市,打造江蘇高品質發展強勁支點。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