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吉貴致力傳承和弘揚海南黎苗文化

海南 17℃ 0
摘要:省政協委員吉貴致力傳承和弘揚海南黎苗文化,探索“景區+農戶”模式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在文旅融合發展中守護文化遺產海南日報劉操近日,省政協委員、海南檳榔穀黎苗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吉貴非常忙碌:前往雲南民族地區考察學習推動文旅融合、旅遊產業化發展的先進經驗,歸來後立即著手設計新穎黎苗文化體驗項目,以期待在暑期旅遊市場中“留量”滿滿。

省政協委員吉貴致力傳承和弘揚海南黎苗文化,探索“景區+農戶”模式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在文旅融合發展中守護文化遺產

海南日報記者劉操

近日,省政協委員、海南檳榔穀黎苗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吉貴非常忙碌:前往雲南民族地區考察學習推動文旅融合、旅遊產業化發展的先進經驗,歸來後立即著手設計新穎黎苗文化體驗項目,以期待在暑期旅遊市場中“留量”滿滿。

“景區旅遊產品要不停更新,才能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吉貴說。

1978年,吉貴出生在三亞市下廖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是土生土長的黎族人。從20歲開始,吉貴秉承弘揚本土民族文化的初衷入職保亭檳榔穀景區,20多年來,他勤奮好學,從嚴要求自己,出勤率常年保持最高,並在多個崗位歷練成長,積累了豐富的景區管理經驗,從一名基層員工逐步晋昇為總經理。

“檳榔穀黎苗文化旅遊區是世界瞭解海南文化的視窗,作為黎族人,我希望在這裡守護好我們的文化遺產。”多年來,吉貴始終肩負著挖掘、保護、傳承、弘揚海南黎苗文化的使命,他和同事們挖掘了許多散落在民間的珍貴文物,並將它們陳列在檳榔穀旅遊區的文化長廊、無紡館、麻紡館、龍被館等主題文化展館。

在旅遊區黎族傳統文化博物館裏,珍藏著各種黎族民間文物,以及見證黎族發展歷程的種種器皿和圖片。吉貴介紹,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黎族紡染織繡技藝、黎族鑽木取火技藝、黎族原始制陶技藝、黎族民歌、黎族竹木樂器演奏技法、黎族打柴舞、黎族傳統建築船型屋、明代特大龍被麒麟雙鳳吉祥龍被、無紡時代所穿的樹皮衣、黎族婦女繡面文身……這些瀕臨失傳的黎族傳統技藝和正在消失的文化現象,在檳榔穀旅遊區都得到了一一展現。

“2016年至2019年,我們景區的經營、管理實現了質的飛躍,效益逐年增長。”近年來,吉貴帶領景區員工對大型實景演出《檳榔·古韻》進行了多次改版,並推出三月三民俗節、七夕嬉水節、黎家簸箕餐、民族服飾秀、黎族婚慶活動等多個黎苗文化體驗項目,受到了遊客的熱捧。

隨著旅遊區發展不斷壯大,吉貴思考著帶動鄉親們致富增收,積極探索“景區+農戶”“農民+員工”的經營模式與發展道路。“我們在景區中建設了惠農一條街,免租金為村民提供鋪位銷售農產品。村民還通過景區合作土地分紅、種植苗木花卉賣給景區、在景區附近開農家樂及茶吧等管道提高了收入。”讓吉貴感到欣喜的是,近年來,景區周邊的保亭三道鎮甘什上村、甘什下村村民收入不斷增長,很多家庭蓋起新房、買了汽車,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

作為省政協委員,吉貴結合自身崗位,一直思考著如何深入推進文旅融合,挖掘特色文旅資源,打出文旅“組合拳”,不斷激發文化旅遊高品質發展活力。“海南旅遊具有天然的優勢和足够的底蘊去打造‘爆款’,我們要做好文宣推介,打造爆款文旅IP,將海南獨具特色的非遺呈現給遊客,讓遊客多維度感受凝聚在非遺中的古老智慧與文化藝術魅力。”吉貴說。

在今年的省兩會上,吉貴結合當前海南研學旅行市場趨勢提出精准開展各項定制專業培訓,鼓勵研學基地與學校直連,真正做到“研”有所得、“學”有所獲。吉貴認為,研學旅行是一門注重開拓視野的校外課堂,學校應當關注研學旅行的環境特點,例如濱海都市的學校應當多選擇雨林文化、民族文化等主題的研學產品;中部山區的學校應當多選擇海洋文化、科技文化等主題的研學產品。

(本報保城6月13日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