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遊上海端午互動傳承致敬端午小長假首日恰逢我國第八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假期8大板塊200項活動在上海各區陸續登場吸引市民遊客外國友人

上海 53℃ 0
摘要:

樂遊上海端午互動傳承致敬.png

昨天,黃道婆紀念公園裏,一場中國龍文化微講座吸引小朋友和洋朋友同堂聽講。受訪者供圖

樂遊上海端午互動傳承致敬.jpeg

昨天,近60組親子家庭參與“2024尋迹閔行”都市考古定向挑戰賽。在蒲匯塘橋點比特,小朋友們邊做手工邊瞭解這座古石橋背後的故事。記者蔣迪雯攝

  記者李寶花諸葛漪施晨露陳璽撼鐘菡

  非遺市集、音樂快閃、戲曲彩繪……端午小長假首日恰逢我國第八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一系列活動吸引市民遊客、外國友人沉浸式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這個端午假期,包括“觀文博、看美展、賞好劇、聽歌會、來海考、享美育、逛景區、品食尚”8大板塊的200項“樂遊上海·享端午”活動在上海各區陸續登場。

  逛集感受傳統文化時尚表達

  “匯學博覽樂遊樂韻”——昨天,一場融合了國潮古韻和音樂元素的“樂遊上海·享端午”徐匯主題活動在衡山路8號熱鬧開啟,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來此逛市集、享美食,感受傳統文化的時尚表達。

  在衡山路8號中庭廣場,端午非遺市集看點多多。香囊、盤扣、中醫藥香品、喬家柵糕點製作技藝、老鳳祥珐琅器製作、上海剪紙、如意越劇團的攤位一一擺開陣勢,為市民遊客帶來不一樣的傳統文化體驗。

  “我們先把兩張粽葉毛糙的一面對好,彎出第一個角,填一半米和赤豆,然後放一顆蜜棗,再填另一半米,把粽葉對折彎出第二個角……”老字型大小喬家柵點心“老法師”張宸宇邊講解邊示範。包粽子環節也吸引了幾名外國遊客,興致勃勃地體驗東方的美味。

  為期三天的“樂遊上海·享端午”徐匯主題活動發佈4條樂遊線路,它們分別是:以音樂為特色的衡複街區“樂”讀建築之旅,以百年武康大樓與都市交集、沉浸式AR融合為特色的武安街區“武康大樓轉一圈”,以徐家匯書院為原點的徐家匯源海派尋源之旅和以工業遺存為視角的百年蛻變·西岸之路。

  活動日的每個午後,衡複音樂街區主題活動都會現身衡山路8號。江南絲竹、經典民樂,作為中國爵士樂在世界的代表——JZCLUB呈現的歡樂時尚風格的爵士,或獨奏或合奏,將在衡8水塔舞臺混搭出一場“快閃慢享”音樂主題活動,呈現可聆聽的“樂韻特調”。

  觀戲與戲曲“國家隊”零距離

  非遺市集、國潮手作、戲曲演出、沙龍講座、戲曲電影……昨天,上海戲曲藝術中心攜手上海京劇院、上海昆劇團、上海滬劇院、上海越劇院、上海淮劇團、上海評彈團和上海宛平劇院,在宛平劇院打造為期兩天的“非遺戲韻·遊園會”,亮相“2024上海文化遺產季”。

  戲曲“國家隊”和非遺匠人連袂推出的非遺市集是活動的一大亮點。除了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及所屬單位帶來的特色文創、限定印章、互動遊戲,上海市總工會“幸福直通車”非遺專場也來到宛平劇院,現場齊聚來自上海各區的非遺好物,如海派繡球、金玉鑲嵌制作技藝作品、上海燈彩等,更有來自雲南的非遺產品,以新消費場景助力戲曲文化和非遺技藝的發展傳承。

  夏繪紙鳶、翻花舞龍、趣玩龍舟等配合節日的主題國潮手作,讓市民在有趣的遊園會中感受文創、美食、咖啡帶來的愜意生活。

  遊園會除了隨到隨玩的體驗,共開放600餘個預約名額,一些熱門項目的網上預約名額在幾分鐘內便一搶而空。上海市文聯專職副主席,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穀好好表示,舉辦“非遺戲韻·遊園會”,不僅是對戲曲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近距離展示,更是對傳統文化傳承的有力推動,“傳遞戲曲人精氣神,又將非遺融入生活,激發市民對戲曲藝術和非遺技藝的興趣,賡續都市文脈,賦能都市消費”。

  “國潮戲韻”戲曲演出實現非遺藝術和國潮文化的“雙向奔赴”。6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保護組織的戲曲名家代表陳少雲、沈仁偉、梁偉平、王志萍、高博文、沈昳麗集體亮相,6個劇種的經典演繹、跨界融合,把遊園會的氣氛推向高潮。

  讀書“打開”老房子品匠心

  昨天,在徐匯區武康路393號老房子藝術中心裏,一場別出心裁的“打開老房子”修繕工藝體驗暨《打開老房子——近現代建築遺產修繕工藝》新書品讀活動吸引了大小參與者。在寶山區,圍繞國家級非遺“羅店劃龍船技藝”創作的“金”字系列原創非遺技藝傳承繪本《金龍船》也在端午節來臨前與小讀者見面。

  《打開老房子》是一本立體書,但與其他建築類立體書不同的是,這本書的主角不是房子,而是修繕老房子的傳統工藝和掌握這些工藝的工匠們。

  “書中盡可能地使用真實的修繕資料,如水泥、顏料粉、石粒等。很多互動元素,包括可旋轉的齒輪、可抽拉的紙條等,都是展現不同修繕技藝的動作手法。還有一些互動性强的小彩蛋,比如揭開木窗的局部可以看到裡面的榫卯結構等,希望讓複雜的科技變得更易於理解和記憶。”《打開老房子》的作者張默在30歲那年成為一名建築遺產修繕行業的從業者。“剛入這一行時,常聽老師傅們說,等這棟建築‘打開’之後如何如何。師傅們的意思是將屋面、地板、附加粉刷層等部分拆卸後,才能更加直觀地看到建築表層之下的結構資訊和歷史資訊。”

  “這本書不僅詳細記錄了老房子的修繕工藝,更傳達了從‘建築可閱讀’到‘建築可體驗’的轉變,為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提供新的視角。”《打開老房子》責任編輯陳屹說。

  “反復的試驗和探索,對孩子也是生動的教育。做一個模型都這麼不容易,工匠們在修老房子時更不容易。以後大家看到老房子都要承擔起保護的責任。”一名參與者表示。

  同日,原創非遺繪本《金龍船》在美蘭湖畔·大隱書局展開“非遺繪本創作和推廣·大家談”活動。《金龍船》是繼《金繡娘》後,“金”字系列第二本寶山非遺技藝傳承繪本。《金繡娘》兩次加印,還前往博洛尼亞、巴黎等國際書展推廣互動。據悉,“金”字系列非遺技藝傳承繪本還將延續,以寶山寺唐式木結構營造技藝為主角的第三本原創非遺繪本正在創作中。

  遊園外國友人穿漢服蹴鞠

  端午假期首日,上海公園綠地迎來不少渴望踏青賞花和體驗民俗文化的市民遊客。記者從各大公園瞭解到,昨天,上海動物園、共青森林公園、上海植物園遊客量破萬,分別接待遊客19693人次、16362人次、1.5萬人次;上海濱江森林公園、古猗園、辰山植物園分別接待遊客9123人次、5200人次、4214人次。

  在共青森林公園的水面上,20多只皮划艇齊聚一堂,在教練的指導下,家長和孩子學習了技巧要領,通過一場競速比賽檢驗學習成果。得益於近年來園內生態環境質量的不斷提升,共青森林公園推出了一系列“公園+體育”的主題功能拓展活動,新潮的皮划艇、槳板等水上活動很受歡迎。

  古猗園的梅花廳內,同場舉辦的清代傢俱展、園藏明清文物展、瓷器展讓市民遊客大呼過癮。“‘暗八仙’,指的是八仙手中所持的8件法器,是明清時期傢俱、瓷器上常見的紋樣。”來自上師大附屬嘉定小學三年級的左萊是古猗園首批選出的18比特“猗園小貢生”之一,每逢週末和節假日,便身著漢服,為遊客講解歷史文化。古猗園經營管理科何詩韡表示,園方計畫將選拔範圍拓展至其他學校,通過這種管道在校園中營造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氛圍。

  在徐匯區黃道婆紀念公園裏,30餘比特身著漢服的中外遊客沉浸式遊園,共同體驗了端午民俗活動、體育競技遊戲和傳統非遺活動,共度端午佳節。當日,黃道婆紀念公園“文旅三級快捷網站”掛牌。

  活動現場,來自東華大學外語學院、上海紐約大學共9個國家的留學生身穿宋制漢服,與中國遊客一起體驗中式節俗,並參與射五毒、蹴鞠、打陀螺、投壺、舞龍等傳統體育競技遊戲。還有志願者扮成楚大夫屈原和《楚辭》中的“雲中君”,給中外遊客沐蘭湯、點雄黃、系長命縷。

  來自土耳其的艾法拉是東華大學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學生,第一次穿漢服的她,印象最深的是舞龍,“大家一起舉著龍開心地走,好像一個大家庭。有些同學我之前不認識,現在我們也成為朋友了。”來自薩爾瓦多的安東尼喜歡蹴鞠,“穿漢服,運動起來也很方便。我經常踢足球,但蹴鞠玩法不太一樣,很有趣”。

  在傳承基地的活動室裏,黃道婆紀念公園學術顧問方雲以一場中國龍文化的微講座回顧中華龍文化的演變史,留學生們認真聆聽,不時拿起手機記錄。“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方雲介紹,中國端午節以龍舟為符號向世界傳播,“我們以龍為主題,向外國友人講述中國的節日故事。”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