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全國“放魚日”活動今日在南充市舉行,這是四川連續十年舉行大規模增殖放流活動。
增殖放流,是指將人工養殖的魚類放歸江河湖泊,新增區域內各水系的魚類資源。十年來,四川的放魚活動經歷了哪些變化?未來,四川將如何新增江河中的魚類資源?
數量之變
從首次放歸4萬多尾,到如今放歸近百萬尾
今年的全國“放魚日”活動上,四川省和南充市及各科研單位將在嘉陵江水系放歸97萬餘尾魚類。
2015年,在瀘州江陽區舉行的首個全國“放魚日”活動上,放歸長吻鮠等魚類4.4萬餘尾。
十年來,四川的“放魚日”活動增殖放流規模如何新增了20多倍?
“經驗更豐富了,科技更成熟了。”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黨委書記杜軍說,2015年前,四川只有零星的小規模放歸經驗,“對搞大規模增殖放流沒底。”
此後,四川的魚類放歸後監測、追跡手段不斷陞級,讓放歸科技更加完善。伴隨效果評估的陸續出爐,證明了四川大規模增殖放流的有效性。例如,長江瀘州江陽段,自2016年起,長吻鮠等魚類種群數量明顯增加。無論是魚群規模,還是遇見率,都大幅上升。
省水產局有關負責人說,實踐來看,大規模增殖放流之下,川內大部分江河的魚類種群恢復速度持續加快。“這些為四川逐年擴大增殖放流規模,提供了充足的底氣和有力的支撐。”
除可能性新增外,必要性的快速提升,也是擴大增殖放流的另一個因素。
“放魚可以鞏固長江十年禁漁的成效。”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衡量長江十年禁漁的成效,魚類種群數量多寡是關鍵名額之一。而自然恢復的行程,受諸多因素限制。通過人工放歸等管道,能够為江河湖泊中魚類數量的恢復,裝上“加速器”。
種類之變
從經濟魚為主,到珍稀魚“唱主角”
在南充舉行的“放魚日”活動,現場放歸胭脂魚、岩原鯉等國家二級保護魚類總數約21萬尾。
回顧2015年,四川大規模放歸的魚類中,常見家魚、長吻鮠等經濟魚類,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長吻鮠,就是四川人愛吃的“江團”,是著名的經濟魚類。
經濟魚類占數量絕對優勢的局面,在2020年被打破。當年,在宜賓首次舉行長江鱘大規模放歸活動。
省水產局有關負責人解釋,原因有三:
首先,是對成活率的考量。最初放歸的經濟魚類,無論是長吻鮠、胭脂魚,還是鱅魚等,都是四川常見魚類,具有適生性强等特點。當時,“水中大熊猫”長江鱘、“水中老虎”川陝哲羅鮭等珍稀魚類,放歸存活率如何無從驗證。近年來,隨著長江鱘野外天然水域產卵場改造與自然繁殖等實驗取得成功,部分珍稀魚類具備野外生存、繁衍能力得到證實。
其次,是長江十年禁漁全面鋪開。2020年前,四川境內的天然水域尚未全面禁漁,漁民對經濟魚類有較大捕撈需求。彼時,出於推動漁民增收等考量,需要大規模放歸經濟魚類,以補充天然水域漁業資源。隨著長江十年禁漁全面鋪開並拓展至全省所有天然水域,四川境內的江河湖泊實現漁民“洗腳上岸”。這樣一來,經濟魚類的放歸迫切性大為降低,修復水中生物多樣性被擺在更高位置。同時,隨著禁漁工作的持續推進,各水域的魚類生存環境大為改善,為珍稀魚類回歸提供了可能。
再者,珍稀魚類人工繁育等科技取得突破。此前,長江鱘、川陝哲羅鮭等珍稀魚類人工繁育科技不成熟、人工種群數量有限,處於“保種”階段。今年4月,隨著川陝哲羅鮭全人工繁殖技術成果通過驗收,四川已掌握絕大部分珍稀魚類人工繁殖科技,實現人工種群跨越式發展。這些,為珍稀魚類“回家”奠定了基礎。
科研探索
讓更多珍稀魚類“回家”
此次四川省全國“放魚日”活動舉行的具體地點,是嘉陵江南充段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選擇在此舉行大規模增殖放流活動,透露出鮮明訊號:推動更多珍稀魚類“回家”。
以長江鱘和川陝哲羅鮭為代表的四川珍稀魚類,何時才能大量重回江河?
部分設想已排上日程。杜軍介紹,從外在條件來看,無論是長江鱘還是川陝哲羅鮭,都處在四川水系魚類的食物鏈頂端。近年來,隨著人工增殖放流力度新增和長江十年禁漁政策的實施,長江流域生物鏈得以不同程度修復,為珍稀魚類大量回歸江河提供了相對理想的生存環境。
從經驗積累來看,去年在長江宜賓段放歸的30尾長江鱘親本,植入了超聲波標記。隨後,科研人員通過固定站和移動監測相結合管道,瞭解這些長江鱘在長江上游遷徙分佈的規律。截至目前,仍能收到一部分長江鱘發出的訊號,證明其野外生存的可能性。2020年10月27日,四川首次對川陝哲羅鮭實現跨流域增殖放流,地點在雅安市蘆山縣境內的大川河河段,放流數量60尾,積累了部分經驗。
但業內人士指出,放流數量能否提速和擴大,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因為,相較於大熊猫等陸生動物,珍稀魚類等水生動物對棲息地的變化更為敏感。例如,野生大熊貓種群可以為了“談戀愛”,跨越幾十公里生存環境相對惡劣的基因走廊。而珍稀魚類則需要在回歸野外後,根據流速、流量等水文、河勢的變化,重新尋找食物來源、產卵場等棲息地。而過去多年,受人類活動影響,不少珍稀魚類的原有棲息地原真性、完整性均發生不同程度變化,很難驟然適應。例如,科研證明,不少魚類的洄游路線和產卵場均已發生變遷,如果讓魚類重新回歸,可能要承受諸多代價。
囙此,四川的相關探索,將會在珍稀魚類棲息地保存相對較好的河段進行,以加快取得實際成果。(記者王成棟燕巧)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