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楊子
記者日前從上海市東方醫院獲悉,由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臨床級幹細胞庫負責人、東方醫院名譽院長劉中民團隊研發的“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心衰注射液”已進入Ⅰ期臨床試驗階段,這也是我國在該領域的首款藥物。
我國現時心血管疾病患者數量達3.3億人,其中進展為心力衰竭者並不罕見,約有890萬餘名患者飽受其苦,5年死亡率超過50%。藥物、起搏器、心臟移植等現行治療管道均存在一定缺陷,是否有突破性新療法?
治心衰現有手段存在一定缺陷
東方醫院幹細胞基地GMP實驗室主任賈文文介紹,幹細胞的功能為控制和維持細胞的再生。從分化潜能而言,幹細胞可分為全能、多能與單能,如胚胎幹細胞具有發育全能性,在理論上可以誘導分化為機體中所有種類的細胞;而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則是一種多能幹細胞。
“它是從臍帶黏液質中選取的幹細胞,具有組織修復、免疫調節、抗炎作用,並且免疫原性低,可分化為多種細胞類型,在再生醫學中具有廣泛應用潜力,尤其是在修復受損的軟骨組織、骨骼和心肌等領域。同時,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還能通過分泌特定的細胞因數調節免疫反應和减少炎症,對自身免疫疾病和慢性炎症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劉中民介紹,心衰是由於心臟結構和/或功能异常導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損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發展的最終階段,隨著年齡增長,患病率和發病率均明顯增加。“現時,主要有藥物治療、血運重建、細胞和基因治療等臨床手段,但大多會反復發作,無法解决心臟的真正問題。若走到最後一步——心臟移植,不僅供體少、創傷大、經濟負擔重,患者也較難回歸社會,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如何能讓心肌細胞“死而復生”?劉中民團隊將目光投向了幹細胞的再生修復能力。
幹細胞治療有望降低心衰死亡率
東方醫院早在2013年就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成立幹細胞工程轉化醫學中心,打造了國內首個“幹細胞存儲—製備與質檢—基礎研究—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臨床轉化應用”的全產業鏈。
劉中民還記得,在當時我國幹細胞產業化政策未明的大背景下,上海先行先試,2014年,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投入2.55億元打造幹細胞產業基地,東方醫院承擔了幹細胞轉化醫學產業基地項目。此次“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心衰注射液”的研發,便是其中一項成果,2017年作為上海市科委計畫項目立項,2019年完成國家幹細胞研究項目備案,今年1月正式獲得藥物臨床試驗Ⅰ期臨床默示許可。
東方醫院幹細胞基地辦公室主任湯紅明介紹,臨床前動物實驗結果提示,通過小鼠心梗模型和猪冠脈結紮致心衰模型研究,“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心衰注射液”可通過旁分泌作用調控心肌組織微環境,對於缺血性心肌病中的心肌細胞組織損傷有明顯抑制作用,新增動物心功能,促進血管再生,减少心肌凋亡。
在全球範圍內,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心衰的研究現狀如何?劉中民說,隨機雙盲研究目前共有12項,共入選823例患者,結果顯示,治療使死亡率下降27%,再入院率下降47%,分鐘步行距離新增117米,德國、日本分別有一款治療心臟疾病的幹細胞產品已上市。“我們希望研發出屬於中國人群的新藥,若能降低四分之一的死亡率,對個人、家庭乃至社會都將帶來人力、物力與經濟減負。”
對臨床安全性有效性充分評估
2022年8月,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依託單位東方醫院已簽署《技術轉讓(合作)合同》受讓相關科技及成果,將優先在中國開展藥品注册申報及後續臨床試驗開發。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後,還有哪些關鍵技術瓶頸亟待攻克?
“相對於傳統化學藥物,幹細胞品質檢驗在方法學驗證方面缺乏統一標準與規範,且表面標誌物、週期、凋亡及細胞功能學等檢項缺少標準品。”劉中民坦言,製備安全、合格、優質的細胞製品,是一條漫長的路,尤其需保證不同批次的質量均一化。“另一方面,動物實驗可使用帶有示踪劑的樣本進行研究,進入人體後,幹細胞到了什麼器官、停留多久、能否解决問題,都需要審慎的數據支撐。”
據悉,“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心衰注射液”Ⅰ期臨床試驗主要入組對象為35至75歲的嚴重慢性缺血性心衰患者,治療方案需在開胸手術中同時進行幹細胞注射治療,保證受試者安全的關鍵在於克服術後感染、出血等風險。現階段相關受試者均來自東方醫院,後續還將聯合長三角地區多家三甲醫院招募,為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充分科學評估。
“從化學藥物到物理療法,再到細胞治療,醫學界已經迎來‘第三次革命’。”劉中民說,幹細胞醫學如同“發展之翼”,期待上海在幹細胞產業發展中搶佔國際先機,未來形成集政策監管、產品孵育、成果交易與臨床驗證為一體的成果轉化模式,最終讓更多患者受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