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人工智慧長篇小說《天命使徒》在滬發佈

上海 13℃ 0
摘要:

  記者施晨露

  “給這部小說打幾分?”對記者的這個問題,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教授王峰略加思考後回答:“61分。”

  比及格高1分,是王峰打給長篇小說《天命使徒》的分數。他不諱言這部借助國內大模型完成的百萬字小說仍處於“網路小說的下游水准”。《天命使徒》是採用“國內大語言模型+提示詞工程+人工後期潤色”的管道完成的,人工智慧占70%,人工占30%。接受採訪時,王峰強調:“61分,是有意為之的結果。我們希望盡可能减少人工干預,不要美化。”他坦言,他和團隊想要挑戰與驗證的是,人工智慧到底能“吃下”多少提示詞,並在連續投入的前提下保持生成品質穩定。

  這部小說的作者被命名為“鳳雛2.0”,其1.0版本在去年底完成了一部4.3萬字的小說《扮演那個有魔法的人》。《天命使徒》去年10月啟動,原本預計今年6月完成,最終成品出爐提前了一些。王峰感慨於大模型科技發展日新月异的速度,他與團隊的最終目標是訓練出一個文學大模型,一個讓任何人都能通過AI和自己的創意生成長篇小說的平臺。

  除了質量,另一個向王峰團隊一次次拋來的問題是,人工智慧寫小說這件事,到底有什麼意義?

  挑戰網文生產機制

  《天命使徒》是一部模仿網路文學的小說。它的生產機制是這樣的——首先,王峰團隊對網路小說的結構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網路小說的情節結構,在此基礎上撰寫大量提示詞,成功建構出一套玄幻小說提示詞。隨後,通過調用大模型API,批量生成內容,形成整體線索連貫的長篇小說。後期,通過人工介入,對大模型生成的小說進行修改,删除掉重複、累贅的部分,為情節跳躍的部分撰寫連接語句,最終打磨成型。

  這部人工智慧小說是現時完成的第一部以機寫為主的中文小說。王峰說,這次探索驗證了國產大模型能在大批量提示詞連續投入下保持穩定的生成質量;其次,確定了提示詞的寫法並積累了必要的提示詞工程經驗;最後,建立了簡易可行的生成系統。從鳳雛1.0和2.0來看,提示詞的優化空間還有不少。“現時,生成小說的整體線索能保持一致,但在細節方面存在大量跳躍和重複之處,需要人工修改。尤其是出現的新人物,往往不知道來歷。還有一個問題,人工智慧不知道如何結尾。”不過,王峰表示,這些科技問題“都不難”,攻克時間可期。他與團隊的目標就是通過不斷優化提升,盡可能减少人工介入的工作量。

  “我的原初動力就是想改變網路文學。未來網路小說必然要與人工智慧結合。”王峰說,他的學生中就有不少是網路小說寫手,他們已開始使用ChatGPT這樣的工具。人工智慧參與寫作,能大幅提高寫作效率。

  “我們希望人工智慧小說文風向現有小說文風靠近,甚至可以類比人類作家的文風。之後的探索主要包括四個部分,一是撰寫大量提示詞,並優化提示詞的結構和質量;二是對大模型進行微調,提高文字表達能力;三是建立提示詞敘事模塊和系統,可智慧組合並調用;四是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上,建立人工智慧寫作平臺,提供自動寫作服務。”王峰說,一個勤奮的網路寫手寫作100萬字的小說大約需要一年,通過機寫方案,完成這一體量的作品大約需要一個半月,下一步目標是將這一時間縮短為兩至三周。

  “讓每個對長篇小說寫作感興趣的人都能通過人機融合的管道寫自己想寫的小說。”王峰承認,人工智慧小說暫時不會衝擊精英文學創作,“但我認為未來的文學可能會發生巨大變革,精英創作也會受影響”。

  商業模式能否跑通

  “幾年前,我加入北京一家公司的項目,在一個多月時間裏用ChatGPT2輔助寫作,寫了兩個故事和一部中篇小說裏的兩個章節。當時寫兩三千字花了兩三天時間,如果自己寫,兩三個小時就寫完了,人工智慧輔助寫作似乎還比較遙遠。可誰也沒有想到,ChatGPT4來了。依靠强大的算力,模型忽然之間有了神奇的能力。現在,我們面對的問題轉變為如何與模型共同進步。”魯迅文學獎得主、上海作家小白分享自己的親身體驗。

  如果說一年前的ChatGPT4對世界帶來衝擊性的影響,這一年來,Sora等大模型層出不窮,人工智慧已在不同領域影響人類的生產創作。近期,大模型公司相繼宣佈陞級大模型長文字處理能力。這是不是意味著,文學領域也將被人工智慧“攻克”?

  王峰認為,長文字處理能力的科技探索是有意義的,它將引領國產大模型科技能力陞級。不過,他也強調,《天命使徒》的創作和大模型的長文字閱讀能力並不直接相關。現時,大模型的長文字處理能力更體現在閱讀理解能力上,而他的團隊重點在於訓練大模型的長篇小說創作技能。“從團隊實驗結果來看,現時大模型的語料和專用性還遠遠不夠。應該用大量文學語料來訓練大模型。”

  “算力不是最根本的難題,難的是語料訓練,包括語料的合法合規,對大量語料的標注。”王峰預計,今年年底,團隊就能推出一個人工智慧寫作平臺,它將被命名為“臥龍”。

  人力、算力背後,文學大模型還需要財力支撐。誰來負擔開發成本?誰願意承擔使用成本?這或許是王峰團隊瞄準網路小說的原因。“中國網路小說產業具有强大的市場基礎,也具有廣泛的世界影響力。從需求來看,網路小說讀者數量眾多,文化消費潜力巨大。創意寫作可能是大模型最快得以應用落地,並產生良好經濟效益的領域。大模型在事實對齊上存在艱巨的科技挑戰,但小說是虛構的,這就巧妙避開了當前的科技痛點。創意寫作產業太大了,就看誰先進入這個市場。”

  王峰預計,讓大模型創作能力達到中等網路文學的水準是3至5年的目標。“這讓有想法和興趣的人可以更容易地創作長篇小說。如果作者文筆好,可以繼續修改生成的文字;如果文筆不好,生成的文字足够連貫,可以直接發佈。”大模型創作必然會帶來作品和寫手數量大幅提升。小說的數量多了,每部小說的讀者就會變少,這是可以預期的未來。同樣地,創作成本變低了,那麼每部作品需要獲利的目標就要降低。“但這仍然是可以跑得通的商業模式。”

  “會不會導致一部分小說成為‘自娛自樂’,就像在K歌房裏唱卡拉OK?”對記者的問題,王峰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就像在有卡拉OK之前,不是每個人都能有舞臺,能當‘歌星’,也不可能人人都有很多聽眾。就算是自娛自樂,有什麼不可以?”

  人類會成“前浪”嗎

  “有一句話叫後浪推前浪,後半句話不太美妙。我願意做那個‘前浪’。”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辦的《天命使徒》研討會上,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王曉玉的話引起一陣笑聲。對人工智慧而言,人類會不會是“前浪”?王曉玉的觀點是“人工智慧和人的創作,不是對立,而是有重合”。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楊俊蕾認為,在華語文學創作領域,智能化潮流已悄然興起,引領著科技從簡單的程式應用邁向AI藝術家。“王峰團隊在《天命使徒》的創作過程中,可能已觸及智能化與人文學科交會的奇點。從藝術起源的視角來看,算灋的作用不再僅是模仿現實,而是逐漸演變成世界的‘模擬器’。AI大模型的應用,不僅是作為一種科技手段,更是構建了一個超越傳統界限、與現實具有高度相關性和互動性的未來路徑網絡。”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周志强認為,人工智慧寫作的未來可能引發兩種趨勢:一是“心”艺文,即強調個性、情感和獨特體驗的文學形式;二是“芯”艺文,即更加小眾、更加精准和高效化的文學形式,也可以理解為遊戲態文學。

  有意思的是,這個學期,王峰在華東師大分別開了“大模型與創意小說”通識選修課與專業選修課,上這門課的學生組建了多個團隊,投入“劇本殺”寫作,即一種遊戲化的文字。

  人工智慧會不會取代人?王曉玉認為,寫作者“不用焦慮”,“即便使用一樣的工具,出來的作品也不一樣,人工智慧只是提供了一種新的生產方式”。

  王峰則強調,創意變得更重要。“人工智慧首先改變的是教育。如果你沒有創意、不會使用工具,就可能被取代。”

  “文學就是一種很好的遊戲。讀者需要作者,需要符合審美興趣、能帶來閱讀樂趣的作品。”作家小飯稱自己樂見AI文學的發展。

  “人工智慧的引入會帶來相關職位逐漸縮減,但不是立即替代所有崗位。人工智慧的發展會使社會逐漸適應並轉向接受,堅持傳統管道的人數會逐漸减少。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有些體力工作不能被人工智慧替代,但人工智慧會改變這些工作方式。囙此,無論是寫手還是體力勞動者,都應該通過使用人工智慧工具,變成更好的決策者。”王峰說。

  “作為藝術的一種,文學沒有止步不前。它正經歷著飛速的變化,我們在暢想未來時,很可能正在見證某些奇迹的發生。”王峰說,“文學大模型可能是所有專業大模型中最難的,因為文學的質量提升是沒有上限的。”

  “令人憂慮的並非人工智慧模仿人類創作,而是人類開始模仿人工智慧的創作管道。真正值得警惕的,也並不是人工智慧能否創作出如李白般的詩篇,而是未來人類可能陷入潜在的認知轉變,認為人工智慧的作品在藝術性和深度上超越了經典。”周志强說。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