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燕
近日,一頭於今年1月在三亞海灘擱淺的短肢領航鯨,在市民、遊客、科技人員以及志願者救助治療下,身體恢復健康,被放歸大海。擱淺鯨回家的故事,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畫卷,讓人欣慰,也讓人感動。
暖心故事源自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鯨豚救助是世界難題,國內少有成功案例。此次擱淺的短肢領航鯨長約3.6米,傷痕累累,長時間擱淺導致其脫水嚴重,肝、腎功能出現異常。為救護這頭擱淺鯨,三亞多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歷時4個多月,接力參與到這場生命的托舉之中,有人捐款、有人出力,他們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換來了圓滿結局。
接力護鯨,護的不僅僅是一頭鯨,更是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維護和對生態為先理念的踐行。鯨豚既是海洋環境健康的訓示物種,也是開展海洋保護工作的旗艦物種,保護它們對於維護海洋生態平衡至關重要。羣衆自發、樸素的愛鯨、護鯨行為,讓人看到了海南一以貫之的生態環保理念。
海南是海洋大省,守護藍色海洋,全面加强海洋生態系統保護是海南的重大責任使命。近年來,海南始終堅持生態為先的理念,扎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呵護綠水青山、碧海藍天逐漸形成合力,生態文明理念也已深入人心。此次救助擱淺鯨,正是海南持續保護生態環境、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深入人心的又一例證。而救助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對生命的尊重、對自然環境的呵護,也是一堂生動的公開課,將喚起更多人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動中來,共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作為一次探索實踐,此次對短肢領航鯨的成功救治和順利放歸,也將為未來開展鯨豚保護和科研工作積累成功經驗。鯨豚救助之所以難,是因為其中有太多不可控因素。資料顯示,三亞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從2011年起共救助79頭鯨豚,只有1頭印太瓶鼻海豚成功放歸。多年的經驗積累,也在此次救助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在此次140餘天的救助中裏摸索出的經驗科技、記錄的各項數據,也將成為寶貴的資料,為今後的鯨豚保護工作提供支撐。
140餘天的接力護鯨、救鯨,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溫暖與感動,還有更多思考。尊重生命、保護生態環境,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只是抽象的理念,更是一個個真實而動人的行動。期待更多人加入這樣的行動,讓保護成為常態,共同守護我們的美好家園。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