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熠
“來館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5月4日,為紀念第75個五四青年節,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舉行“青年·青春”——“龍華魂”沉浸式講解首演活動,用實景真人演繹的管道豐富講解內容。講解員李夢園注意到,觀眾大部分都是年輕面孔,不少人專程帶了鮮花,敬獻給永遠年輕的龍華烈士。
李夢園是“90後”,2019年10月,她在碩士畢業後進入龍華烈士紀念館工作,成為一名講解員。除了常規的講解工作之外,她還參演了紀念館創排的大大小小的劇碼,在一次次藝術演繹中傳播紅色文化。
龍華烈士陵園在藝術賦能紅色文化方面,接續推出多個“出圈”作品,包括無劇場話劇、國劇系列黨課等。“多年來,我們一直在探索新時代紅色文化傳播管道,從無劇場話劇到沉浸式講解,最大程度利用展館基本陳列和英烈紀念設施,深耕龍華英烈精神,在‘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上做了大量創新性的探索。”李夢園說。
年輕人之間跨越百年的對話
“龍華魂”沉浸式講解是龍華烈士紀念館的一次全新嘗試。這趟約45分鐘的紅色之旅由富有地方特色的上海說唱導入,在李大釗的《青春》中拉開序幕,在上海解放的勝利中“回到現實”。
首演這天,有一幕感動了李夢園。“在持續近一個小時的沉浸式講解中,小朋友們始終站在隊伍的最前列。這個時長超過他們日常上課的時間,但從始至終他們都沒有分神,而是沉浸在英烈故事之中。這些英雄生活的年代和孩子們相去甚遠,但英雄的故事打動了他們,也將紅色基因深深根植到孩子們的心靈中,將紅色記憶一代一代傳下去。”
這支演繹團隊由紀念館的青年力量構成,涵蓋了社教部紅色講師、初心劇社成員和“龍華魂”志願者三支隊伍。“我們現在的年紀,和百年前犧牲的革命先烈年齡相仿,當時的他們,也是那個年代的年輕人。”作為“龍華魂”沉浸式講解項目的參與者,李夢園說,以沉浸式講解的管道講述紅色故事,打破了傳統單向的文化輸出模式;對於館內的青年骨幹而言,這也是一次自我學習、傳承紅色文化的機會。
“龍華烈士陵園是全國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一直以來,都在積極與滬上高校館校聯動,打通合作新路徑。從去年出品的沉浸式戲劇黨課《覺醒青春》,到這一次的‘龍華魂’沉浸式講解,我們鼓勵高校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紀念館,成為演繹者,在演繹中教育他人,同時也感染自己,為紅色文化的教育和傳播貢獻新青年的力量。”
近幾年,龍華烈士紀念館與上海各大藝術院團合作,相繼創排了《那年桃花》《流火》等多部沉浸式話劇,演職人員全部來自紀念館。
李夢園是其中一員。大學時她讀的是中文系,那時便常常泡在劇社。沉浸式話劇《那年桃花》改編自革命烈士羅亦農的生平事蹟。這是李夢園第一次挑大樑出演女主角,即羅亦農的妻子李文宜。演出的舞臺是原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牢房舊址,觀眾穿梭其間,更能體會到當年烈士英勇就義的堅貞。《流火》則以龍華英烈茅麗瑛為原型,李夢園在話劇中出演茅麗瑛的母親。“我印象很深,《流火》用了一個月時間排出來,正式演出前加班加點排了好幾個晚上。”她說,這是一部女性群像戲,一場戲有十幾個人出場。“我們不是專業演員,導演在藝術要求上很嚴格,好幾個人被訓哭了,一抹眼淚還是轉身回到舞臺上,精氣神很足。”
年輕人與紅色文化“雙向奔赴”
沉浸式話劇的受歡迎程度超出了想像。通常來說,由於紀念館空間有限,最理想的觀眾數是四五十人。“和舞臺演出不同,沉浸式話劇,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只有1米左右,演出時能看到觀眾的表情,聽到他們的竊竊私語。”她記得,《那年桃花》演出時,有一幕是以羅亦農為原型的男主角被獄卒推倒在地上,那一刻,甚至有觀眾激憤到想沖上去推倒獄卒。
作為一名“90後”,李夢園看到了年輕人與紅色文化的“雙向奔赴”。“特別是電視劇《覺醒年代》播出後,百年前那批革命先烈的生活狀態、革命信仰,受到當下年輕人的景仰。”她說,有很多年輕人專程來陵園祭掃陳延年、陳喬年、趙世炎等革命先烈,還有人給他們送上鮮花、書信等。“年輕人在用想得到的管道紀念先烈。”
除了沉浸式話劇,龍華烈士紀念館還相繼打造了音樂黨課、戲劇黨課、情景黨課等多種艺文黨課形式。去年10月,紀念館與上海師範大學影視傳媒學院聯合推出原創沉浸式戲劇黨課《覺醒青春》,利用紀念館內的實景進行演繹,主創團隊以陳喬年烈士在上海的少年成長、地下工作、獄中鬥爭和英勇就義為主要情節。在這堂“行走的黨課”上,觀眾們一路走過石庫門弄堂、閘北紗廠、監獄等場景,見證陳喬年在上海勤工儉學、參加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裝起義、在龍華就義的短暫一生。
“沉浸式戲劇、艺文黨課等都是以一種生動的管道,讓年輕人接受紅色文化的薰陶。我們正在探索沉浸式講演,讓紅色文化根植在每個中國人心裡。”李夢園說。據悉,“青年·青春”——“龍華魂”沉浸式講解未來將以每月一次的管道在紀念館上演。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