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舒抒
昨天上午,伴隨鑼鼓鞭炮聲,8輛整裝待發的大型搬場車停靠在華涇鎮沙家浜社區,華濟路2弄地塊新建綠地項目(沙家浜社區)徵收簽約同步啟動,當天現場即完成了857證100%簽約,標誌著上海環城公園帶徐匯段建設按下“加速鍵”。
遇到不少攻堅難點
沙家浜社區位於徐匯最南端華涇鎮,建於1994年,總建築面積約5.1萬平方米。社區東臨黃浦江,南臨濱江綠化養護基地,最初的居民主要來自黃浦江上岸漁民,後又相繼遷入了動遷安置居民以及購買商品房入住的居民。
徵收簽約儀式現場,有居民帶來一份“傳家寶”:一張1951年頒發給沙家浜漁民的土地證。居民陸阿姨曾在沙家浜社區附近的工廠工作,家中三代人都在這片土地上成長,搬家打包時她翻出了不少老照片,如今奔向品質更高的新生活,“心中既感到開心,又伴著不舍”。
記者從徐匯區獲悉,此次徵收項目與“十四五”期間上海聚焦外環綠帶改造提升工程有關,環城生態公園帶(徐匯段)位於上海主城區內華涇鎮範圍,此次徵收的華濟路2弄地塊新建綠地項目,未來將建成啟動都市生態和人文資源、品質更高的綠色生態空間。
徵收工作開展中也遇到不少攻堅難點,首要挑戰是平衡居民的預期。據悉,沙家浜社區均為成套住房,在華涇鎮屬配套相對成熟的居民區,不僅商業設施齊全,還有對口學區,周邊的工業園區也能解决居民就近上班的需求。同時,隨著軌交15號線在華涇鎮轄區內穿過,沙家浜地塊的區位優勢逐步凸顯。
挑戰二是社區人員結構相對複雜。沙家浜社區此次徵收涉及人口2190餘人。社區實際居住人群大致分為兩類,一部分是原地安置居民,主要集中在原沙家浜75弄;另一部分為動遷安置和市場買賣入住的居民,主要集中在原沙家浜28弄。此外,社區還有80歲以上老人、癱瘓者、殘疾人等特殊情况居民,占居民總數約7%。
多元的居民構成延伸出了各類亟待解决的問題。沙家浜居民區一比特居委幹部為記者羅列了一番:一類問題是居民家庭衝突,包括產權人過世後簽約主體的確權及分配問題、家庭衝突、不合理訴求等;二是學籍保留問題,社區附近有不錯的對口幼儿園、小學和中學,部分居民提出搬遷後仍要保留學籍;三是搬遷過渡期中,高齡老人面臨的租房難。
“放得下心”的解答
今年2月,華涇鎮黨委組建了沙家浜居民區房屋徵收補償項目臨時支部委員會,發揮“黨建+徵收”的引領作用,由一線黨員通過政策文宣、談心溝通等管道,解决居民的家庭衝突,耐心聽取居民的合理訴求。
今年3月21日至23日,沙家浜社區的圓桌會共召開8場討論,參與居民近200人,還有約260比特居民參與了場外答疑,徵收工作組累計現場服務居民約450人。也正是這次為期3天的圓桌會,讓居民最關心的房源、學籍和高齡老人借房等問題有了真正“放得下心”的解答。
“從3月1日張貼預方案,到5月12日實現100%簽約,73天、1824個小時,一串串數位背後凝聚著工作人員的辛勞付出,還有居民的理解支持。”華涇鎮黨委書記李國榮說。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