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做客“民生訪談”都市安全挑戰依舊嚴峻

上海 24℃ 0
摘要:

  記者陳璽撼

  昨天,上海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馬堅泓做客“2024上海民生訪談”,就市民關心的生產安全事故、電動自行車火灾、汛期安全等熱點話題一一回應。

  三個“沒有根本改變”

  2023年,上海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1人,全年未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切實守牢了超大都市安全底線。馬堅泓表示,整體來看,上海近年事故總量波動不大,安全生產形勢平穩。

  但挑戰依舊嚴峻。去年,上海發生有人員死亡的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包括工礦商貿、生產經營性火灾、道路運輸、水上運輸、鐵路運輸、漁業船舶、農業機械、民用航空)438起、死亡455人,與2022年相比,分別增加18.1%、13.8%;與2021年相比,分別新增1.9%、下降0.4%。去年,上海發生4起較大事故,分別造成3人死亡,未發生重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馬堅泓表示,作為超大都市,上海的都市安全風險面臨“三個沒有根本改變”:都市高風險的安全狀況沒有根本改變,重點行業領域的高風險特徵沒有根本改變,事故隱患大量存在的現狀沒有根本改變。同時,新問題、新風險不斷增加,隨著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加快佈局,一大批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投入使用,大跨度、大面積的建築施工集中出現,可能帶來更多風險隱患。

  切實防範事故發生,應急管理部門部署推進了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馬堅泓介紹,2023年,上海通過專項行動排查整治建築施工、消防、燃氣、廠房倉庫等各類重大事故隱患2805項,是前三年排查總量的11.8倍。

  電池入室充電高危

  去年,上海發生超過1000起電動自行車火灾。近年來,上海電動自行車火灾的數量以年均30%的速度遞增。

  馬堅泓表示,作為全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最多的都市之一,上海從4月2日起啟動了全市範圍的電動自行車排查和專項整治工作。

  “根據此前掌握的情况,上海電動自行車約有1060多萬輛,現時實際使用量有待進一步排摸。”馬堅泓表示,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大幅增長的同時,電動自行車的相關標準、政策卻不够健全,尤其是在電池等方面。

  據透露,去年上千起電動自行車引發火災中,約五分之一與室內充電著火有關。“現在整車帶進樓充電的少了,但把電池帶進家裡充電仍是普遍現象。”馬堅泓認為,應當儘快出臺相關安全標準、政策,明確電池的報廢條件和判斷風險的依據。

  “電動自行車專項整治需要綜合施策,大家共同努力。”馬堅泓透露,從“防”的角度,相關部門正抓緊修訂《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依法依規加大對相關危險行為的追責、查處力度;從“疏”的角度,上海正研究如何鼓勵、引導規範的企業去集中建設、設定一批質量有保障的標準化集中充換電裝置,同時配備監測和集中管控的功能,一旦發現充電過程中有過熱、火灾等情况,及時通報給就近的部門採取措施。

  建設韌性安全都市

  再過一個月上海將進入汛期,馬堅泓表示,根據初步判斷,今年汛期上海可能出現高溫天數多、梅雨天溫度偏高、降雨量偏多等狀況。受北上颱風影響的可能性會新增,不能因去年的較好形勢而心存僥倖,更要未雨綢繆,堅決做好各類防範工作。

  馬堅泓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上海有兩起典型的社會共治案例,被應急管理部通報表揚。

  今年2月2日,上海發佈寒潮大風預警後,嘉定區南翔鎮立即部署了排查工作,一個社區及時發現了一幢樓有牆面保溫層開裂的情况,有高空墜物風險,居委會在風險區域周邊拉起警戒線,並在一個小時內剷除開裂保溫層。2月4日、2月5日,嘉定區果然遭遇大風天氣,但事故隱患已經提前消除。

  今年3月5日,上海發佈雷電黃色預警,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排查發現,某社區一戶居民的屋頂和雨棚有鬆動墜落的可能,居委會、物業緊急組織搶修,避免了高空墜物的風險。

  “這兩個案例看似不起眼,但值得我們反復地宣傳推廣。”馬堅泓表示,建設韌性安全都市的根基在於全民安全意識的提升。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