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以上污染天數控制在6天內、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3%以上、鄭州市鋼鐵企業全部退出……為打好藍天保衛戰,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南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38項治理措施,明確到2025年,河南全省PM2.5濃度低於42.5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71%。其中,信陽市、南陽市實現空氣品質二級達標。
38項治理措施,持續推進空氣品質改善
鄭州大學教授張瑞芹介紹,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我省克服困難,付出努力,實現了空氣品質的歷史性改善。2022年全省PM10、PM2.5較2015年分別下降37.8%、37.7%,優良天數較2015年新增42天。
河南省空氣品質預報發佈系統
4月11日召開的全省空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推進會上指出,河南省空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各項空氣品質名額均同比改善。但是當前全省環境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空氣污染指數依然較高,重點都市排名不容樂觀。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既要清醒認識污染防治的嚴峻形勢,又要抓住環境治理的現實機遇,敢於擔當,咬定目標,推動空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
張瑞芹認為,此次《行動計劃》進一步明確了2025年全省空氣品質目標,出臺了包括三大結構調整、面源污染治理、多污染物减排、大氣環境管理、能力建設等38項治理措施,將持續推進空氣質量的改善,促進經濟的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推動美麗河南的建設。
推進清潔取暖,減輕重污染過程發生
“受地理氣象條件影響,我省冬季環境容量有限,加之供熱取暖排放新增,導致重污染過程發生和年均PM2.5超標。”張瑞芹說,我省需要加强重污染天氣的預報預警,科學研判,製定精准的應急管控方案和聯防聯控機制,减少對正常生產的影響。
圍繞重污染天氣的預報預警,我省搭建了河南省空氣品質預報發佈系統,向社會發佈空氣品質預測預報資訊,提高區域空氣品質預報預警能力。在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官網即時更新空氣品質指數資訊,以滾動清單的形式展示全省各省轄市(示範區)最新1小時AQI監測數據及空氣品質新標準6項名額監測數據,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對空氣品質信息的關注和査詢,也為區域空氣污染聯防聯控提供了支持。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官網即時更新空氣品質指數資訊
針對供暖帶來的空氣污染壓力,《行動計劃》提出,要持續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加大民用散煤替代力度,因地制宜成片推進清潔取暖改造,支持平頂山、漯河、駐馬店等市申報國家清潔取暖試點都市,保質保量完成許昌、商丘、周口等試點城市清潔取暖改造任務。到2025年採暖季前,全省平原地區散煤基本清零,穩妥推進山區散煤清潔能源替代。依法將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方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依法依規整治違規銷售、儲存、運輸、使用散煤行為,防止散煤複燒。對暫未實施清潔取暖改造的地方,加强潔淨型煤生產供應和質量監管。
張瑞芹建議,在原來空氣污染治理成效的基礎上,分清氣象條件對空氣品質的波動影響,樹立空氣品質的改善依賴於污染物持續减排的科學觀念。同時提升創新能力水准,强化科技支撐能力,加强重污染天氣的預報能力,明確重點管控區域、都市、行業及重點企業,實施科學精准的預警和應急管控。
淘汰落後產業,基本消除“冒黑烟”現象
張瑞芹介紹,現時我省空氣污染形勢尤為嚴峻,在保障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的前提下,要以降碳减污協同增效為抓手,推動三大結構調整措施的落地。高耗能產業加快降碳减污升級換代,工業園區、化工行業等建立工業VOCs全過程綜合治理科技體系,並儘快在全省推廣應用。大力增强清潔能源車推廣力度,進一步提高大宗物料清潔運輸比例,實現氮氧化物的大幅削减。
《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三大結構。同時定下目標,到2025年,基本淘汰第一階段以下排放標準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基本消除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以及鐵路機車“冒黑烟”現象,主要港口船舶靠岸期間原則上全部使用岸電,機場飛機輔助動力裝置替代設備使用率穩定在95%以上。
張瑞芹表示,現階段傳統手段和末端治理帶來的减排潜力有限,達標壓力大。必須嚴守各行業領域達標排放的底線,建立我省空氣品質改善目標與大氣污染物减排之間的關聯機制,以降碳减污為契機,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空間結構四大結構的調整,落實科學精准治污,最終實現大氣污染物的大幅减排,進一步支撐空氣品質的持續改善和美麗河南建設。(楊露露)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