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環保產業進入平臺期專家雲集上海“開方”:培育綠色新質生產力

上海 27℃ 0
摘要:

  記者陳璽撼

  生態環境部資料顯示,近10年來,全社會環保投資年均增長10%,帶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測算,2022年,生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達2.22萬億元。然而,起源於末端治理、以污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服務為主的傳統環保產業已進入平臺期。

  日前,在上海舉辦的2024中國環境科技大會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表示,當前,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中國,傳統的環保產業“賽道”都正在走向一個穩定或下降的時期,應當抓緊培育綠色新質生產力,搶佔“新賽道”。

  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綠色產業正在展現強勁的新動能。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950萬輛,同比增長37.9%,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出口量同比增長61.5%,達172.7萬輛。隨著技術創新突破、充換電基礎設施改善、智能化加速新能源產品力和體驗感提升,消費者需求逐步釋放,2025年銷量有望達到1700萬輛。

  王金南表示,綠色新質生產力已開始形成並展示出對綠色低碳發展的推動和支撐作用。以光伏發電為例,2010年到2022年,光伏發電的轉換效率由15%上升到25%,裝機成本由27元/瓦下降到4.8元/瓦;風力發電利用率由25%上升至35%,成本由11元/瓦下降至7.4元/瓦。在此基礎上,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由2010年的18%上升到2022年的31%。

  此外,綠色新質生產力正在提升氣象災害預警能力和資源迴圈利用效率。

  華為雲盤古大模型將全球最先進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集成預報系統的預報時效提高了0.6天,熱帶氣旋路徑預報誤差率降低了25%。

  AI和光電融合科技用於資源回收和垃圾分類,分揀效率能達到人工效率的2—3倍,並能有效降低人工分揀誤差,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無人機、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和設備正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得到高效應用。

  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副司長逯元堂介紹,中國傳統環保產業已進入存量資產高品質運營新階段,環保產業正向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等領域拓展,細分領域如環保解決方案、减污降碳協同化改造、廢物資源迴圈利用、降本增效永續運營服務等將成為產業重點形態,“各類環保企業應結合自身優勢,錯位、差异化發展”。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