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全面啟動30個智慧教育模範區建設

江苏 19℃ 0
摘要:“老師對題目的解法可以同步到自己的荧幕上,錯題整理也更便捷,學習效率更高了。”近日,薑堰第二中學高二年級的一堂數學課上,學生薑鵬程熟練地使用平板電腦對題目進行標注記錄,所有題目的解法、錯題歸納一目了然。今年是國家數位化戰畧行動實施第三年,也是數位教育“擴優提質年”。

“老師對題目的解法可以同步到自己的荧幕上,錯題整理也更便捷,學習效率更高了。”近日,薑堰第二中學高二年級的一堂數學課上,學生薑鵬程熟練地使用平板電腦對題目進行標注記錄,所有題目的解法、錯題歸納一目了然。

今年是國家數位化戰畧行動實施第三年,也是數位教育“擴優提質年”。日前,教育部啟動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全域應用試點工作,不斷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推動教育變革創新,示範引領區域教育均衡與教育品質提升,以數位化助力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在江蘇,30個智慧教育模範區建設如火如荼,在智慧教育資源供給、智慧教學創新實踐、智慧教育評估改革等方面,探索區域整體推進教育數位化轉型的新路徑。

搭建優質資源共亯庫,破解教育資源不均衡難題

打造智慧教育基座平臺,需要海量數據支撐。在鹽城市鹽都區搭建的智慧教育基座平臺中,學校、教師、學生和家庭構建出四維“數據畫像”,為智慧教育生態提供數據支撐。鹽都區教育局副局長李建國介紹,平臺有課堂教學、教育評估、教輔後勤、行政辦公、資訊服務等方面的“資源庫”,開闢區、校兩級及各應用系統間的數據“互通橋”,打通各級教育資源,實現教學統一化與個性化相結合。

“過去,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較難解决。當前,在智慧教學平臺的加持下,優質教育資源得到充分流動擴散。”連雲港市海州區電教裝備與信息化中心主任韋有波說,海州區有序推動城鄉結對互動課堂建設,現時已建成68間互動課堂教室,實現全區中小學、村小、教學點全覆蓋。“2023年度,海州區共有4942名教師通過互動課堂、專遞課堂、直播課堂等形式,開展教學、培訓、科研、課題交流活動近400次,促進了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用,有效緩解了城鄉、區域、校際之間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

當前,江蘇不少地區已建立起區域特色教育資源供給體系。太倉依託蘇州線上教育太倉分中心,打造區域特色精品教學資源庫,建立教師、學校、市級資源供給體系。去年,太倉全市9.69萬名中小學師生,年登入分中心213.69萬人次,觀看課程472.49萬節。

加大教育投入換來的智慧教育資源,不能任其“肆意生長”,而需摸清家底,硬體設施、智慧場景、軟件、平臺數據以及各場景數據彙集的狀況都要清楚,“在現有的條件下,重組和優化智慧教育資源,挖掘要素潜能,推進教育數位化轉型。”蘇州市電化教育館原館長顧瑞華說,智慧教育模範區建設,還需要考慮教育優質均衡的普惠價值問題。智慧教育模範區創建過程中,應著力推進智慧課堂覆蓋更廣範圍,特別是要向農村學校傾斜,促進區域教育均衡,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够得到智慧教育模範區創建所帶來的普惠價值。

豐富智慧教育應用場景,教學品質提質陞級

學生的數位素養存在差异,如何提高智慧教學的利用程度,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許多教師已習慣傳統的教學方式,如何讓智慧教學平臺和工具被他們接受並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學校點比特上的實踐落地後,如何達成市、校二級教學應用共亯,實現區域統籌推進?這些,都是當前智慧教學應用中需要解决的問題。

無錫市梁溪區開發了“梁溪問學AI學習系統”,基於知識圖譜建立了具有區域特色的工作題庫,並集成了自主學習資料和微視頻教學資源。利用即時的智慧組卷和批改科技,教師批改完一個班的工作只需要20分鐘;學生每次工作在後臺產生的數據被系統深度分析後,還會自動生成錯題本,並定期向學生和家長提供“學習力診斷報告”。試用一年來,已收集區域好題45824題,建立了面向工作的稽核監管制度,動態分析學科工作佈置題量、班均總量、工作平均用時、難度係數等數據,實現校本工作“按需定制”,確保工作數量的科學性、規範性。現時已在五愛小學等4所學校進行了試點,計畫年內拓展至10所實驗學校,並逐步實現系統的全域應用。

但是,智慧教育不等於教育智慧,用平板教學的課堂也不一定是智慧的課堂。“我們的目標是以智慧的教育,引領每一名學生的發展,激發他們的潜能,塑造他們的未來。”宿遷市湖濱新區教育局副局長蔡勝訓說,要將“智慧教育”理念貫穿於學校管理的各個環節,在“慧教”“慧學”“慧評”等方面進行探索。“慧教”是教師們的追求,學校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結合多元的教學方式,將知識與智慧融入課堂,引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探索、發現、創新;“慧學”是學生們的期待,學校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創設多元的學習環境,鼓勵他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慧評”是對教育評估的革新,學校不再僅僅關注學生的成績,而是更注重他們的全面發展,包括他們的創新能力、批判思維、團隊合作等能力,用多元化的評估管道,來衡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智慧教育模範區建設,關鍵在於應用新技術,突破新難點、解决新問題,推動教與學的管道變革,實現教育品質的提升。互動課堂、精准教學、彈性工作改革等應用場景,能否從源頭上落實工作減負?李建國說,最近,鹽都區正在推動智慧作業系統陞級,改進工作設計,同步嘗試以“錯題本”為載體,實施彈性工作改革,推動個性化工作的設計、分析、糾偏;同時,打造智慧體育教學應用場景,現時已經在區實驗初中實施操場及體育教室的智能化改造,實現體育訓練科學化、教學個性化、測試規模化以及體育中考標準化。

智慧教育,不僅外顯於“形”,還要內化於“學”。在鎮江京口區,10個區域特色教育場景覆蓋學生學習活動的全場域。智慧創客“夢工廠”、智慧體能“加油站”、智慧“閱讀”評估、智慧“國劇體驗館”、智慧心理護航等,指向勞動、科學、體育、綜合實踐、心理健康、傳統文化等學科教育。自2020年起,南京建鄴區所有中小學普及人工智慧程式設計教育。在中小學階段引入人工智慧教育課程,通過程式設計教育、機器人教學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科技素養,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們深知,智慧教育不僅是教育技術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陞級。囙此,我們注重將智慧教育融入日常教學,使其成為教師和學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努力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教育生態系統,讓教師和學生能够在這個環境中自由探索、創新和學習。”蔡勝訓說。

教師作用不可替代,智慧教育著眼未來

當前智慧教育發展如火如荼,但也存在各項應用較為分散、智慧教學落地不同學校效果不一、部分教師運用信息化的能力不足等問題。

蔡勝訓坦言,如何使科技更好地服務於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是其面臨的挑戰。學校和教育機構需要建立有效的評估機制,及時發現和解决問題,不斷提升智慧教育示範區的實施效果。

教師個人信息素養與時代發展需求不匹配怎麼辦?韋有波介紹,海州區分層次量身定制專屬培訓方案,讓信息化能力發展伴隨教師成長。教研員結合學科特點,推進資源融合應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教學內容的數位化、視覺化和互動化,加快教師隊伍專業化成長行程。

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長韓志祥認為,當前智慧教學的維度還未能更加細化,比如在智慧工作批改過程中,可以監測學生作答結果,但學生做題的主觀感受並無法知曉,需要教師的關注和補充。韓志祥分析,當前智慧化課堂的應用,更多是智慧科技應用於工作批改、刷題講題等代替黑板的基礎性功能,而推動課改走深走實,關鍵在於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發展思維,比如借助智慧課堂組織學生圍繞情境任務和問題,開展自主探究。

創新人工智慧技術應用進校園的實踐探索,或許能為智慧教育開闢一條新路。無錫市梁溪區教育局副局長邵華强表示,將繼續堅持人工智慧賦能教育,深化數智化在教學各環節的應用,開設AI區、校首席科技官制度,引入大模型助力智慧課堂教學、自研自我調整學習系統、開發跨學科教學微模型系統、開展AI智慧體育項目建設、增設7個人工智慧實驗室,更深入推動師生人工智慧素養提升。

智慧教學,不止於淺層應用。鎮江市京口區教育局副局長於德青介紹,將在“慧學大課堂”體系框架下,立足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從五育融合、學科融合的角度,對遴選的特色場景進一步優化,指導學校充分利用智慧感知系統、AI訓練輔助系統等科技,將學科課程與特色課程、綜合實踐課程進行有機融合,構建融合式課堂資料庫,打造慧學特色應用場景,全面提升場景的綜合育人功能;還將在常態錄播教室、特色場景等場館,依靠人工智慧科技,對伴隨式學習行為數據準確記錄,構建基於數位畫像的多元綜合素質評估模型,全面解讀學生的特質、偏好與習慣,找出個體學生的價值及最佳發展方向,為不同學科的大跨越、不同學段的大銜接、不同學校的大教研服務奠基、提供支撐。

智慧教育發展,不僅要注重教育技術的引入和應用,更要著眼於未來教育發展趨勢。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柏宏權舉例,建鄴區通過成立智慧教育名師工作室,開展多元化的培訓,提升教師素養,培育適應智慧時代的教師隊伍,這體現了對未來教育人才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未來,還可將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科技融入課堂,鼓勵教師在探究中應用,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