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永豐村有點不一樣

四川 31℃ 0
摘要:“種子、肥料和土都放置好,設備就可以啟動了。”4月13日7時30分,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種糧大戶王元威準時來到一心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育秧工廠內,檢查好物料後,打開生產線電閘,一天忙碌的水稻育秧播種工作正式開始。


鳥瞰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的育秧田,村民正在運送育秧盤。侯建明攝(C視覺)

“種子、肥料和土都放置好,設備就可以啟動了。”4月13日7時30分,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種糧大戶王元威準時來到一心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育秧工廠內,檢查好物料後,打開生產線電閘,一天忙碌的水稻育秧播種工作正式開始。

2022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視察時強調,“要嚴守耕地紅線,保護好這片產糧寶地,把糧食生產抓緊抓牢,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准的‘天府糧倉’。”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視察時強調,“要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關鍵,加强良種和良田的配套,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准的‘天府糧倉’。”牢記囑託,四川拼搏實幹。

眼下,正是春耕時節。作為四川最大的水稻中試基地,永豐村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忙碌景象。記者走進田間地頭,探訪永豐村在農業生產和村集體經濟等方面發生的新變化。

機械化生產盡顯科技範

在育秧工廠內,育秧設備“馬力全開”,機械運轉轟鳴聲不斷。這是永豐村今年最新投用的全自動水稻育秧流水線。

一個個空秧盤送上傳送帶,播種、覆土。感應到育秧盤到來,機器人的機械臂夾起秧盤整齊地碼放成摞。自動化育秧流程,盡顯科技範。

“今年投資30餘萬元安裝了自動化育秧流水線和碼盤機械臂,大幅提升了育秧播種效率。”王元威以碼盤機械臂舉例,過去需要二三名工人輪流碼盤,現在無需人工且效率翻倍。

按現時生產效率,該育秧流水線一天可生產1萬盤育秧盤,可播種500畝左右水稻。今年總體計畫生產育秧盤約20萬盤,總計可滿足1萬畝以上農田的秧苗需求。

自動化生產不只是節省勞動力和種植成本。王元威的兒子、眉山市東坡區涵雨糧油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海聰介紹,流水線工作“產出”的秧苗,具有立苗快、不漂秧、分蘖快等特點,秧苗整體質量相對穩定。同時,標準化的秧盤更加適合插秧機栽插,大幅縮短插秧時間。

談話間,機械臂已將180個育秧盤壘放整齊。壘放好的秧盤,再由叉車運送至密室暗化催芽。種子將在密室裏度過“舒適”的3—5天時間。

記者跟隨叉車來到密室,能看到昏暗的倉庫內擺放著萬盤等待發芽的秧盤。

“俗話說,秧好一半禾,傳統育秧,可離不開人看管。”現場操作員說,過去需要查看溫度、濕度,隨時翻動穀堆,如果溫度過高,就會造成“燒芽”。如今,採用密室暗化催芽,讓種子在適宜的環境中生長,可達到95%以上的發芽率。

在高標準農田邊,軌道延伸至田中間,這是永豐村首次使用的秧盤輸送機。通過軌道運輸,僅田間秧盤運送、擺放環節,就比以前節省2/3的人工。

今年,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教授馬均團隊在永豐村中試80個水稻品種,數量為近年新高。其中,新品種60個,上一年度中試表現優異品種19個,已推廣且表現良好的參照系品種1個。

集體經濟目標實現倍增

水稻育秧火熱進行時,一群小學生和家長來到永豐村開展活動。這是永豐村今年新推出的春耕研學活動。

在共亯田園,學生和家長戴好草帽、挽起褲腳,走進田間動手勞作,感受春耕。“和孩子一起參加春耕研學活動,不僅增進了親子感情,還能在實踐中學習農業知識,讓孩子知道糧食來之不易。”家長袁思露說,活動中還將參觀永豐村村史館。村史館的展陳,將讓孩子進一步瞭解農業發展歷程。

“研學活動是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永豐村集體公司副總經理呂瑩說,隨著綜合服務中心“豐收裏”項目的投用,村裡的接待能力和服務保障能力明顯提升,不少人慕名而來參加研學活動。

今年永豐村豐富了研學內容,推出“四時農耕”“高新農業”兩個研學主題。依託永豐村農業這一優勢產業,延伸服務內容、延長研學週期,覆蓋更多研學人群。

永豐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點落在擴展新產品、拓展新業態上。在永豐村駐村第一書記張銳看來,研學活動讓更多人走進來,而永豐村也要“走出去”。“走出去,特色產品是最好的載體,讓‘永豐好物’進入更多人的視野。”張銳介紹,除了“永豐大米”,他們還推出永豐米露、米花糖、手工水豆豉三款特色產品。現時,永豐米露、東坡小稻蛙產品已在東坡區的300家餐飲門店上架銷售,“永豐特產還參與了20餘場巡展活動,得到了市民的認可。”

“我們今年的目標是,永豐村集體經濟收益實現倍增。”張銳說,今年6月,永豐村還將推出新品,圍繞大米深加工和傳統老味道,生產與永豐村關聯的特色產品。(記者張蒙

标签: 永豐村 農業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