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程思琪
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自動駕駛科技不斷推廣、電子證照跨地互認……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三角標準”成果不斷湧現。截至2024年3月,使用“310”號段的長三角區域統一地方標準已達23項。一系列“長三角標準”的誕生,帶動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協同合作,助力長三角逐步走向制度、規則、標準的全面一體化。
長三角地區擁有全國約40%的製藥產業,但藥品生產帶來的廢氣排放問題一直困擾區域空氣污染治理。“2021年,經過多年的溝通努力,我們聯動江蘇、浙江、安徽共同發佈《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通過這份強制性地方標準實現了對長三角區域內製藥行業廢氣排放的整體管控。”上海市生態環境局法規與標準處處長何贇說。
自《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推行以來,長三角地區製藥行業廢氣排放情况大大改善,不僅倒逼製藥企業改進治理設施,還提升了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質的達標排放水准。來自長三角地區生態環境部門2023年的資料顯示,所管控製藥企業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達標率提升到本標準的90%以上。
長三角一體化標準化工作制度自2019年啟動以來,“長三角標準”協同機制不斷完善、交流合作不斷加強、合作成果不斷湧現。在綠色生態、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創新產業等領域,處處可見“長三角標準”的身影。
2024年,“長三角標準”《電子證照共享應用規範》發佈,進一步推動長三角區域的跨省域政務服務業務互認、標準一致、數據互通、科技相容。在長三角,居民可憑電子身份證辦理飯店入住登記,40類電子證照在長三角地區可跨省域互認,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羣衆‘少跑腿’”。
2023年12月,首個長三角區域社會事業類地方標準《勞動爭議聯合調解和協同仲裁服務規範》發佈,為日益增多的勞動者跨省域流動勞動爭議和案件提供重要指導。
今年,基於長三角地區成熟的自動駕駛科技,長三角區域地方標準《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安全風險評估技術規範》應運而生,成為國內首個面向自動駕駛測試的道路評估和分級地方標準。牽頭製定該標準的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塗輝招說,現時這套標準已成功走上國際舞臺,“前期就有國際科研機構對這套標準十分關注。如今,瑞典哥德堡已將該標準應用於當地的自動駕駛道路評估,指導相關科技和產業研發應用。”
標準是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紐帶,也是全球範圍科技合作和產業協同的通用語言,是制度型開放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長三角三省一市的市場監管部門為促進長三角國際標準化水准的整體提升,實現標準“走出去”和“引進來”,還共同創建了國際標準化長三角合作平臺及人工智慧專業平臺,開展長三角國際標準化合作首批試點項目21項。
在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標準科技管理處處長陳向平看來,每一項“長三角標準”的製定都是一次協商協調的艱難過程,每一項“長三角標準”的發佈都是向一體化和高品質發展的邁進。
“我們希望通過更大力度的改革創新,推出更多經得起市場檢驗的‘長三角標準’,並看著它們走向世界,成為國際規則製定的重要參照系。”陳向平說,“通過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上實現‘一體化’,為長三角一體化提供持續有效的制度支撐,才能源源不斷地創造一體化成果,提升長三角城市群的國際競爭力。”據新華社上海4月14日電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