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一答彰顯海南自信——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海南自貿港奮進故事可感可及

海南 53℃ 0
摘要:“全國主要農作物品種中,超70%都經過南繁培育”“海南每兩輛新增車輛中就有一輛是新能源車,這個比例全國第一”……娓娓道來,深入淺出。4月11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九場),吸引了53家境內外媒體的74名到場參加。

海南日報特派記者 張琬茜 陳蔚林

“全國主要農作物品種中,超70%都經過南繁培育”“海南每兩輛新增車輛中就有一輛是新能源車,這個比例全國第一”……

娓娓道來,深入淺出。4月11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九場),吸引了53家境內外媒體的74名記者到場參加。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新質生產力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一個個看似宏觀的問題,被發佈人折開成一則則鮮活故事、一個個典型案例,一問一答中,海南自貿港的發展脈絡和奮進足迹漸漸清晰、可感可及。

開場不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記者王晶就搶到提問機會:“海南提出要努力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具備哪些優勢,又將如何發力?”

短短3分鐘裏,發佈人如數家珍——海南的溫度有優勢:去年很火的國產樹上熟榴槤就是在三亞上市的;深度有優勢:海南是我國管轄海洋面積最大的省,新興海洋產業前景廣闊;緯度有優勢:全國第一個民建民用的商業航太發射場預計6月具備常態化發射能力;“綠色”有優勢:東嶼島近零碳運行在博鼇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期間得到廣泛關注……

“發佈會上的許多案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人民日報》記者孫海天說,特別是談及如何持續增强經濟活力時,發佈人以“今年2月全球最大的風輪葉片在海南正式下線”為例作答,並形象地比喻:“這個葉片掃風面積相當於9.4個標準足球場”,讓他直觀地感受到海南先進製造業發展的強勁“風力”。

《中國日報》記者李合子一次次舉手,希望進一步瞭解特許藥械政策在博鼇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落地情况。發佈人同樣舉例作答:“有一款治療漸凍症的藥物去年4月在美國獲批上市,6個月後就被引進到樂城的瑞金海南醫院。今年年初,國內的漸凍症患者已經在樂城用上了這款創新藥。”

講了好故事,分享好消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張懷水關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建設進展,一提問便得到了接二連三的好消息:“海南長臂猿最少的時候只有3群、11只,近期已經增長到6群、37只”“海南去年空氣優良天數比例99.5%,PM2.5濃度12微克/立方米”“白沙有一個竹蓀種植項目,經過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得到了零抵押、無擔保發放的50萬元貸款”……

誠然,發佈會不只是話成績、談規劃。面對帶著“辣味”的提問,發佈人不兜圈子、主動回應——

“我們把營商環境問題受理平臺等訴求反映通路綜合在一起,打造了企業問題全量歸集處置機制,確保企業有難題可以隨時隨地‘吐槽’”;“針對旺季高峰時段,瓊州海峽車輛過海擁堵、普通艙飛機票一票難求、仍有少量服務糾紛等問題,我們正在全力提升完善”……

“這樣的回應非常及時!敢於正視問題、主動解决問題,是積極的政府行為。”新黃河用戶端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李運恒說。

眾多境外媒體記者也從一個個問答中,感受到了更加開放自信的海南。俄羅斯塔斯社記者尼古拉·謝裏謝夫說:“發佈人對封關運作準備工作的介紹非常全面,我能感受到海南自貿港建設願景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印度教徒報》記者尼克爾·米納·巴布則認為:“自貿港建設帶來了巨大機遇,吸引了眾多人才、資金集聚海南,這讓我們對海南高品質發展充滿期待。”

“海南不僅是海南人民的,更是全國人民的”“百聞不如一見,歡迎各位媒體朋友到海南去走一走、看一看”“真誠期待和歡迎中外優秀人才選擇海南、融入海南、發展海南”……一個小時的發布會中,發佈人一次次發出熱情邀請。不少媒體記者表示,希望有機會到海南去、到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去,實地感受和聆聽更多自貿港建設好故事、高品質發展好消息。

(本報北京4月11日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