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顧泳通訊員瞿乃嬰
昨天是第29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文宣主題是“你我共同努力、終結結核流行”。記者在昨天舉行的上海健康大講堂專場活動上獲悉,上海戶籍肺結核患者中,老年人占比超過50%。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人群肺結核防治工作已成為社會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與愛滋病防治所結核病防治科主任陳靜介紹,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杆菌複合群引起的人、畜、禽共患的慢性傳染病。人體許多器官和系統均可患結核病,如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骨結核等,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約占85%。人們熟悉的肺結核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通常來說,1個噴嚏可包含數萬個飛沫,肺結核患者在咳嗽、打噴嚏、高聲喧嘩時,將帶有結核分枝杆菌的飛沫噴出體外,健康人吸入後可能被感染。研究資料表明,1名傳染性肺結核患者1年內能使10至15人感染結核分枝杆菌。一旦感染結核分枝杆菌,就有可能發展為活動性結核病。
人類普遍對結核分枝杆菌易感,我國約有1/5人口感染了結核分枝杆菌。不過,感染結核分枝杆菌後是否發病取決於結核分枝杆菌的毒力、數量以及人體抵抗力。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助理李濤說,結核分枝杆菌的易感和高發人群通常有兩類,一類是與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員,另一類是免疫力較低的人群。
李濤說,從統計資料來看,一般人群從發病到開始接受治療平均需要約2個月,而老年人需要3個月,這主要是由於肺結核的症狀對老年人來說不典型。在肺結核的諸多症狀中,疲勞、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情况在老年人中經常發生,可能不會引起他們的重視。同時,很多老年人肺部存在一些基礎疾病,症狀與肺結核容易混淆。此外,老年肺結核患者在治療上存在藥物相互作用的問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是老年人常見病,這些疾病所用藥物可能會與結核病治療藥物產生衝突。對於臨床醫生來說,要更精准地把握好老年肺結核患者的用藥劑量,在達到治療效果的同時,還要减少由此產生的不良反應。
化學藥物是治療肺結核最基本的方法。臨床實踐證明,現時使用的一線抗結核藥物對治療普通肺結核非常有效。李濤強調,結核病的治療必須遵循“早期、規律、全程、聯合、適量”原則。“治療過程中,患者要在結核病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只有規律用藥才能有效殺滅結核分枝杆菌。普通肺結核的規範治療療程一般為6個月,只要按醫生的要求堅持服藥治療,90%以上患者可以治癒。”李濤提醒,“在服用抗結核藥物1個月後,臨床症狀得到緩解甚至消失,有些患者就會自行停藥。事實上,雖然1個月的治療可以改善症狀、减少體內的病菌數量,但停藥可能會使疾病以更嚴重的形式復發,並新增耐藥的風險。”
陳靜表示,接種疫苗並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個人衛生習慣,對預防感染結核分枝杆菌和發病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預防結核病,首先要做的就是疫苗接種。我國對新生兒免費接種卡介苗,它雖不能完全避免被感染,但能有效預防兒童重症結核病的發生。在進入醫院、結核科門診等較高危險場所時,建議市民戴好醫用防護口罩。此外,建議老年人積極參加年度健康體檢,接受胸片/CT檢查。”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