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在香港國際影視展上成熱點兩地影視合作前景廣闊

上海 22℃ 0
摘要:

香港國際影視展現場。資料圖片.jpeg

香港國際影視展現場。資料圖片

  記者顧傑

  “在我以前的電影裏,我在香港看到了上海,在這裡,我在上海看到了香港。”

  當王家衛的這段採訪視頻在香港國際影視展上播放時,台下響起了陣陣掌聲。這位生於上海的香港導演感慨,第一次走進為電視劇《繁花》搭建的“黃河路”時,體會到了什麼叫“雙城記”。

  近日,為期4天的香港國際影視展落下帷幕,《繁花》劇組演員和60多家上海影視企業等集體參展,滬港兩地影視從業者濟濟一堂。

  “《繁花》不能,也不應該是‘孤品’。”此次影視展上,不少行業人士和記者聊起“繁花”現象,大家都在期待和思考,如何能讓更多“繁花”在滬港兩地綻放。

  文化共鳴

  提前一天,就有香港本地媒體打聽:“《繁花》劇組什麼時候來?”

  當天,劇組演員突然出現在香港會展中心內時,引起一陣騷動。記者還沒反應過來,已被眼前的“長槍短炮”擋住了視線,參展的專業觀眾,瞬間變為這部電視劇的“粉絲”。可見,該劇雖已完播兩個多月,但其熱度並未减少。

  “昨天我見了一個香港朋友,她見到我就特別激動,說終於看到‘潘經理’了。”出席此次活動的《繁花》劇組演員佟晨潔告訴記者,《繁花》在香港很流行,大家看完之後有很多討論,不僅是因為喜歡王家衛導演,也因為對上海這一故事背景很感興趣。

  因為工作的關係,佟晨潔有很多來自香港的糢特朋友,平時經常一起聊天、吃飯。“大家相處都覺得沒什麼界限,生活習慣上是非常接近的。”在她看來,香港和上海聯系緊密,兩地人員往來也很頻繁,兩座城市之間有著文化上的共鳴,兩地市民的狀態也有著某種相似性,比如積極努力和快節奏的工作、面對生活獨立自信的狀態等。

  “周圍的香港朋友看過後,都覺得很‘香港’。”演員鄭愷在電視劇中出演從事皮草生意的魏總,在他看來,《繁花》以上世紀90年代為藍本進行創作,不僅符合導演心中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也與當年的香港有某種相似性。

  正因為這份相似,香港觀眾接受起來才更加無礙。更有趣的是,《繁花》中設定的許多香港元素,還曾引起在滬港企港商的關注,甚至掀起一股久違的滬港懷舊風。

  例如,在《繁花》第10集,由香港演員鐘鎮濤扮演的香港“廚神”突然“空降”上海黃河路,帶來了“仙鶴神針”“船王炒飯”等琳琅滿目、活色生香的港式粵菜,幫助陷入困境的至真園“起死回生”,相關橋段一度引起熱議。

  在影視展現場,鐘鎮濤回憶起這段經歷時笑言:“這部劇播出後,我認識了很多廚師朋友,很多是知名的大廚,他們會叫我去飯店試菜,這是我意想不到的收穫。”

  在他看來,香港和上海都是國際大都市,兩地之間並不陌生,自己也深受上海的影響。“拍戲那幾年我就住在上海,囙此對上海很熟悉,很多地方我都去過,除了不會說上海話,我已經是半個上海人了。”

  建立在相互尊重之上的交融,讓佳作得以誕生。《繁花》電視劇總製片人彭綺華告訴記者,《繁花》小說原著使用滬語創作,是海派文學的高峰,電視劇尊重原著精神,所以選擇用上海話來拍。至於未來是否會有類似《繁花》的作品出現,彭綺華笑答: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

  各揚所長

  《繁花》是一部具有滬港文化交流合作背景的電視劇,從這個意義上看,它並非孤品。記者注意到,今年參加香港國際影視展的不少上海影視企業,推出了以香港文化為題材來源的作品。

  比如,根據香港作家亦舒同名小說改編的《承歡記》,講述了發生在上海一個傳統家庭的故事;同樣根據亦舒作品改編的《噓》則將“香港一家人”落地為“內地一家人”。

  影視展開幕前一天,恰逢金庸先生誕辰100周年。來自上海的影視企業耀客傳媒在翌日舉行的新劇發佈會上宣佈,將推出系列單元劇《金庸武俠世界》,全新演繹“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該劇第一階段已製作完成,預計上半年播出。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還邀請香港著名導演袁和平加盟,擔任武術總監。“在影視劇製作方面,香港和內地有很强的互補關係,可以互相借鑒,共同為作品加分。”上海耀客傳媒首席運營官陳兆羚告訴記者,香港團隊經驗豐富,對整體視覺呈現的把控能力很强,而內地在影視拍攝的大場面協調和劇組統籌生產等方面則較便利。

  今年的香港國際影視展,吸引了超過25個國家及地區750多家展商參加,組成了30多個地區展館。對上海影視從業者來說,香港不僅是內容創作的素材來源,也是參與全球文化產業競爭的重要平臺。

  多家影視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年亞洲地區實力強勁的客戶都會參展,對作品輻射國際具有很强的促進作用。此外,3月這一節點上,交流比較活躍,成果轉化率較高。

  上海出品的作品具有獨特的魅力。陳兆羚說,上海影視公司在劇集調性和話題性的把握上,可以說是深耕細作,對市場保持著高敏感度,囙此,很受香港和其他地區買家的歡迎。

  深度合作

  滬港兩地在影視方面的合作,由來已久。香港貿易發展局中國內地總代表鐘永喜告訴記者,早年間港產電影電視劇登入內地,很多都是通過上海進行全國發行,兩地影視行業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繁花》就是經典案例。

  在鐘永喜看來,上海影視拍攝具有很好的營商環境,不同於一些地方只依靠財稅優惠吸引,上海更多依靠市場力量,且行業的配套服務十分到位,“這種做法更永續,產出的內容更有生命力”。

  在今年的影展現場,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於志慶見到了很多香港老朋友,他們中很多人曾在上海拍攝製作影視內容。於志慶和他的同事們,為其在上海順利拍攝提供了周到的服務。

  早在十年前,上海就提出建立和完善上海影視拍攝服務體系,專門成立部門協助各大影視公司到上海拍攝,免費提供拍攝支持、版權交易、版權糾紛調解等各類服務。以至於過去幾年,“在上海拍攝有難題,就去巨鹿路709號(協會原址所在地)”這句話,在全國很多劇組間口口相傳。

  於志慶告訴記者,這一做法,其實是從香港學來的,在香港叫電影統籌服務科,協助電影業解决製作方面的實際困難。此外,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還成立了科技專業委員會,致力於向香港同仁學習先進的後期製作等科技,並和香港的導演委員會等建立了廣泛的合作。

  在於志慶看來,香港影視從業者的專業能力和敬業態度,是非常值得內地從業者借鑒學習的。“製作體系標準化,不同工種之間配合一氣呵成、嚴絲合縫,哪怕是現場一個小小的場工,都非常專業,也有職業自豪感。”

  “大家提到香港班底,就是品質保證。”鄭愷告訴記者,自己剛入行時,很多導演、製片、武術指導等工作人員都來自香港,他們不僅能吃苦,還為內地影視從業者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鑒的技術。

  今年,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與香港貿易發展局簽訂了新一輪為期5年的合作備忘錄。面向未來,鐘永喜表示,希望滬港兩地在影視行業科技、人才、國際化傳播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為我國影視產品走向國際作出更多的貢獻。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