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勇立開放潮頭的江蘇,以改革開放的“一以貫之”,推動現代化建設“一往無前”;破題高品質發展的江蘇,還將奮力用好“關鍵一招”,縱深推進改革開放,持續啟動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
回望2023年,一幀幀繁花之景,為改革留下注腳;一組組硬核數據,為開放打開新局——出臺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行動方案,江蘇在與世界的“頻頻聯手”中覓新機;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占全省外貿比重達42.9%,民營企業出口占比達49.7%,跨境電商出口增長12.3%,“新三樣”出口規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簽證出口貨值均居全國第一;編制實施國家營商環境試點和自主改革事項“兩張清單”79項改革舉措,連續5年位列“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經營主體總數超過1452萬戶……改革風頭正勁,開放魅力依然,江蘇正以惟其篤行之功,成奮勇爭先之氣。
牽住“牛鼻子”,種好“改革田”
作為經濟大省、開放大省,江蘇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步入新時期,如何轉管道、調結構,打好高品質發展這場“硬仗”?江蘇牢牢牽住改革“牛鼻子”,開墾出一片片制度創新“試驗田”,以“走在前、做示範”的擔當,為自身轉型發展謀求“突圍”,也為全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貢獻“區域樣本”。
南京城東,麒麟科創園,一列“資訊高鐵”正飛速駛出。作為南京市重點培育的科技成果,該園區孵化的都市算力網解決方案已經輻射到全國多個都市,支撐了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超過10個百億級大模型。瞄準長時儲能領域的重大科技問題,國際首套“百兆瓦級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研發與集成驗證平臺”也在南京如火如荼建設中,預計2025年正式投入運行。“平臺選擇落戶江蘇,主要是看中這裡的區位優勢,輻射面强;高校和科研機構眾多,人才優勢突出;創新氛圍活躍,支持和培育戰畧科技力量的政策發力早、力度大。”國家能源大規模物理儲能科技研發中心主任、中科南京未來能源系統研究院儲能團隊負責人陳海生的選擇,折射出科技人才內心的真正“渴求”。
2月28日,來自美國、英國、瑞士等全球各地的505比特青年學者齊聚南京師範大學,出席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其中,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近85%,超過75%的學者來自世界200强高校。“制度、體制、機制的本質不是控制和約束,而是實現有序治理和活力釋放。助力人才成長,不是‘風險投資’而是‘天使投資’,要充分信任人才,放手讓其敢為敢試,人才一旦脫穎而出,回報率不可估量。”南京師範大學校長華桂宏介紹,該校黃和院士牽頭建設的長三角合成生物產業創新園正在積極推進,現時已簽約入駐20個重點專案,同時成立了20億元的合成生物產業專項基金和2億元的園區發展基金,目標是打造合成生物學新質生產力的創新高地。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增强高品質發展新動能,關鍵在對人才的“放權鬆綁”。注重運用改革思維和改革辦法,江蘇堅持把科技及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號工程”。當前,江蘇深入實施產業科創領軍人才“登峰計畫”和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畫,創新設立高層次人才事業編制“周轉池”,國家引才計畫入選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可自行處置,不需履行相關手續;鼓勵國內外科技成果到省產研院進行二次開發、轉移轉化……去年,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改革發展若幹政策措施》,提出12條措施支持和推動江蘇省產業科技研究院改革發展,這方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獲得了更多利於創新的“養分”。
“用好改革創新這把‘金鑰匙’,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准,加快實現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們的不竭動力和天然使命。”全國人大代表、省產研院院長劉慶回憶起2023年全國兩會依舊心潮澎湃。當時,他向習近平總書記當面彙報了省產研院近年來的發展成績,並現場聆聽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江蘇在深化改革方面繼續大膽探索,蹚出一條從科技到產業的新路:過去一年,全省科技系統共推進86項科技體制改革攻堅任務,實施48項基礎研究、89項產業前瞻研發和85項成果轉化項目,佈局3個省基礎科學中心,為進一步推進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細描“工筆劃”,共迎“新風景”
向細節要質量,向問題要進步,這是改革的真本領,也體現著改革的高品質。眼下,江蘇全面深化改革已經從前期的夯基壘臺、立柱架梁,中期的全面推進、積厚成勢,進入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新階段。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我省各地各方協同發力,共同細描改革“工筆劃”,把各項任務落細、落准、落實。
國企改革的成效,體現在老百姓的切身感受中。駕車行駛在江蘇密集的高速路網上,通行票據實現“紙改電”,單車通行時間减少3—5秒;經停省內各個服務區,都能感受到“蘇高速·茉莉花”的芬芳美好,“最美園林”陽澄湖服務區、“特色美食品鑒基地”沙溪服務區和“近零碳節能型”寶應服務區等一批“三精”服務區,成為人們通過高速進入江蘇感受到的第一道亮麗風景線。
“聚焦改革‘提質’,過去一年,我們積極在引領產業升級上展現新作為。”江蘇交控黨委書記、董事長鄧東昇表示,立足交通主業、深耕交通產業,集團錨定交通建養、交通能源、交通數位、交通資料及商貿4條覈心產業鏈奮力攻堅,交通產業板塊體量快速增長,年複合增長率超10%。
2023年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開局之年。我省各單位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基礎上持續發力,圍繞國之所需,大力强化國有企業功能使命,進一步拓展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改革成效不斷轉化為發展實效,帶動國有企業活力持續增强——
2023年1—11月,省市國資委監管企業實現營收11366億元,利潤總額107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12.5%。其中,省屬企業實現營收、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5%、19.7%,重點領域保障支撐能力穩步提升。
持續深化改革開放,以關鍵環節體制機制創新帶動重點領域改革,江蘇緊緊抓住“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機遇,向改革要活力,以開放促發展。
絲路迢迢,笛聲嘹亮。1月1日下午,位於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的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一列滿載100標箱日韓汽車零配件、輪胎等過境貨物的中亞班列開出,它將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西行至烏茲別克塔什干,服務沿線國家發展需要。這是江蘇2024年開出的首趟中歐(亞)班列。
接棒駱駝、馬隊,如今馳而不息的中歐班列,成為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發展、加深各國人民友誼的“新使者”。開放潮頭的江蘇,更成為聯通世界的“先行者”——
2023年全年中歐班列開行首次突破2000列,達到2120列、增長7.4%;江蘇省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2.25萬億元,占比提升至42.9%,規模和占比均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的最高水准;沿“一帶”和“一路”方向,江蘇不斷強化與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去年對接推進重大經貿合作項目近千個。
邁步“高水准”,激發“强活力”
推進高水准對外開放是推動高品質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邁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江蘇的航向更加明確:向改革要活力,以開放促發展。
制度型開放是我國高水准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於江蘇而言,自貿試驗區的成長,更是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生動模範。最近,《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制度試點方案》公佈,南京健友生化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所需進口兩種物品在列,相比之前,企業進口這些用品節省了8—10天。
在江蘇,作為開放“新高地”的自貿試驗區,以高水准開放為引領、以制度創新為覈心,不斷實現質的提升,成為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試驗田”“排頭兵”——
過去一年,江蘇開展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畧三年行動,成為全國首個實施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制度試點的省份、首個在綜保區外自貿試驗區內開展保稅維修業務的省份;三大片區新增制度創新成果100項,累計達379項,其中25項在全國複製推廣。
推進高水准開放、推進高品質招商引資,既是引入新變數、培育新動能的務實之舉,更是優化比較優勢,為高品質發展贏得“全面勝勢”的長遠考量。聚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2023年,我省召開全省機關作風建設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一體推進政策、市場、政務、法治、人文“五個環境”建設,連續4年獲評“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
電力是工業的血脈,電力服務水平是考量營商環境的重要名額。2023年以來,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在全省首創“政府買單”的模式,為首批30家用電重點企業進行“電力體檢”,通過入企檢測排除隱患,提升企業用電可靠性,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拼經濟是當下的主旋律。對經濟發展而言,營商環境是基礎和保障,拼經濟,拼的就是營商環境。”新吳區發改委主任韓建中表示,讓各種類型的經營主體“如魚得水”,政府需要不斷優化政務服務、創新體制機制,以政策支撐加强要素保障。
前不久,向未來托育有限公司領取了南京市建鄴區首張“一照多址”營業執照,用時不到30分鐘。“這是建鄴區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又一創新舉措,節省了企業增設分支機搆所需的申請資料、環節和時間。”建鄴區副區長馬友君介紹,為深化登記便利化改革,該區全面推進“一照多址”“個轉企”改革,將企業相關聯的政務服務“單項事”綜合為企業和羣衆視角的“一件事”,在减環節、减資料、减時限、减費用上下功夫,同時做好登記指引,鞏固“一站式”開辦企業專區服務機制,激發了市場活力和創造力。
時代的長河奔湧向前,奮鬥的脚步永不停歇。新征程上,江蘇將始終堅持將改革開放作為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一招”,持之以恒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全力以赴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增强內生動力、釋放需求潜力。
評論留言